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草地补播豆科牧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国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地补播是一项重要的草地改良措施。特别是在以禾本科草为主的天然草地上补播豆科牧草,能提高产草量,改善草地群落的营养成分,提高草地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然而此项措施并未有效地运用于实践,补播技术和草地群落稳定性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论述了天然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关于品种选择、补播方式、补播时间等补播技术问题,对补播豆科牧草后天然草地的产草量、牧草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进行阐述分析,并从豆-禾牧草种间竞争和共存角度对补播后草地群落稳定性问题进行探讨。天然草地补播豆科牧草时应选择适宜的补播技术,并以种间竞争和共存理论为指导来提高补播群落的稳定性,实现草地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的测试分析技术,由于准确、高效、无损等检测优势,在牧草营养价值评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天然草地牧草方面应用较少。快速、实时评价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为研究天然草地营养供给和营养载畜量提供基础数据,对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评价牧草营养价值,分别从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抗营养成分、营养物质消化率4个层次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2个方法中的应用,并做出展望,以期建立基于NIRS技术的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数据库,为天然草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牧草是畜牧业发展最为基础的生产物资,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加强对牧草种子种植技术展开研究对提高牧草生产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对牧草种植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探讨分析牧草种子种植技术要点,旨在提高牧草产量及质量,提升整体种植效益,为新疆吉木乃县生态畜牧养殖业奠定物质基础,促进当地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蹇小英 《种子科技》2017,(9):109-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而我国适宜大面积放牧的地方,牧草的生长速度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因此要进行牧草的种植。而牧草的种植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故对牧草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用技术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根据草地中影响牧草质量的因素和草地放牧利用及牧草的营养指标,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提出贵州草地管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山区主要优良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熙贵 《种子》2006,25(8):87-89
对贵州5种主要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供试牧草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产草量、营养价值、耐刈性能等综合性状均表现较好,适合于贵州中部地区及相同生态条件地区推广种植,是建立优质人工刈牧兼用型草地的理想草种。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寒地区燕麦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6个混播比例4种施肥模式,对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株高、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综合评价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比例为6:4,此比例与燕麦单播相比,粗蛋白提高了60%,粗脂肪提高了36.4%,而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化肥减施50%+50%有机肥时,能使混播草地高产稳产,提高牧草营养品质,与不施肥相比,干草产量提高61.13%,粗蛋白提高23.9%;生物有机肥可以起到替代化肥的作用;施肥与混播比例存在交互作用,化肥减施50%+50%有机肥、燕麦与箭筈豌豆6:4混播时综合评价最好,适宜在日喀则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污染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全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和污染现状,并开展了"猪-沼-草"生态模式治理规模化猪场污染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采用"猪-沼-草"生态模式,配套足够的草地面积,完全可以消纳规模化猪场产生的污水,生产出大量牧草,还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但长期种植禾本科牧草且只施沼肥的草地需要补施钾肥,以弥补土壤钾养分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9.
牧草种及品种鉴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培胜  王颖 《种子》2004,23(2):41-44
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牧草种及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比较各种鉴定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我国牧草种及品种鉴定技术的应用需立足现有基础,吸收借鉴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改进与提高,必将有助于我国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草地建设的持续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扁蓿豆是青藏高原草甸化草原和草原化草甸草场上唯一的优良豆科野生种,通过对野生青藏扁蓿豆种子进行引种驯化研究发现,青藏扁蓿豆具有良好的生产能力,驯化3年后其干草产量达到7 716 kg/hm2,种子产量达到225.0 kg/hm2,自然越冬率迭96.3%,粗蛋白质含量达19.3%,粗脂肪含量迭5.1%,种植青藏扁蓿豆的地块,土壤全N、全P等成分有明显提高.在高寒地区建立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场改良时,选取青藏扁蓿豆作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草种,不仅能提高高寒草地牧草的蛋白质含量,改善牧草适口性,而且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在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地改良和植被恢复等牧草生产和生态环境改良过程中,牧草种子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对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具有直接影响。主要针对牧草种子老化生理和修复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种子老化现象,分析了老化所引起的各种牧草种子生理变化,并对修复和提升牧草种子活力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颖  毛培胜 《种子》2013,32(1):48-52
牧草种子作为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地改良以及植被恢复等牧草生产和生态环境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状况是关系到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成败的首要因素。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的研究一直是种子科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老化现象概述,分别从酶活性、贮藏物质、细胞膜完整性、合成能力、内源激素及有毒物质等方面就牧草种子老化的生理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围绕化学药剂处理、渗透调节、超干处理、吸湿-回干处理等修复和提高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根据牧草种子老化生理和修复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提出未来牧草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机制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贵州高寒山区优良牧草引种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宜贵州高寒地区种植利用的优良牧草品种,对4科27个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大多供试牧草品种综合性能表现较好.经过评价,适宜贵州高寒地区高产人工草地建设利用的优良牧草品种有威宁洋萝卜、海湾黑麦草、饲用玉米、维多利亚紫花苜蓿和海发白三等8个,其中禾本科牧草产量都达到42521.25 kg/hm2以上,豆科达2284.48 kg/hm2以上,新品种海湾黑麦草比当地主推品种特高黑麦草增产37.68%,本地品种威宁洋萝卜鲜草产量最高,高于其它品种27.45%以上;适宜建设放牧型人工草地的禾本科品种有扁穗雀麦、黔草2号高羊茅、黑麦草普瑞纳和百盛等8个;兼作蔬菜的凉山圆根1个.根据各品种生育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选用优良牧草品种在该区域进行配套种植实现草畜平衡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亚  毛培胜 《种子》2012,31(9):55-60
禾本科牧草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管理粗放、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成为限制中国草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比较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研究成果,围绕种子生产中的播种、灌溉、施肥、生长调节剂、收获等技术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综述。另外,根据中国种子生产现状,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二、目前我国牧草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我国人工种植牧草的历史已很悠久,但发展却很迟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工牧草的种植面积开始逐年增长。1985年全国为667万公顷,1986年为800万公顷,1990年为1073万公顷,1997年为1548万公顷,围栏草地保留面积为891万公顷,建设种子田保留  相似文献   

16.
任健  毕玉芬 《种子》2002,(5):53-54
退耕还草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重视生态效益,而且还应考虑经济效益,退耕还草地进行牧草种子生产体现了退耕还草“双赢的方针,本文就退耕还草地进行牧草种子生产方面的问题,从气候要求,土地选择,草种的确定及田间管理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发展畜牧业,要广辟饲草饲料来源。在土地较多的地区,可把一部分粮田改种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作物;在盐碱地区,可选种碱茅草、大米草、紫花苜蓿等耐盐碱的牧草品种,发展牧草生产;在草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有计划地将草地开发利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草地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现将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准确了解草地牧草生长状况,利用EOS/MODIS遥感资料结合地面同步调查数据,分析锡林郭勒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3种草地类型NDVI和草地生物量的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利用S曲线回归估产模型测算的草地生长季逐月牧草产量能较好地反映其生长状况变化,体现了各类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其中,草甸草原牧草生长季NDVI和牧草平均估产产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208~0.560和39.8~168.6g/m2(干重),峰值出现在8月;典型草原牧草生长季NDVI和牧草平均估产产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194~0.480和33.7~146.2g/m2(干重),峰值出现在7月;荒漠化草原牧草生长季NDVI和牧草平均估产产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130~0.185和10.0~29.8g/m2(干重),峰值出现在7月。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与草地雀麦种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在15°坡地设置作物与牧草径流试验小区,以裸地为对照,在每次降雨之后用全深剖面采样器取样,测量其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定期测定玉米和草地雀麦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玉米与草地雀麦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其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差异,探索植物种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玉米与草地雀麦,对坡地水土流失均有一定防治作用,但是,与玉米相比,草地雀麦的叶面积指数和覆盖度可在雨季前达到较高水平,有利于早期坡地水土流失防治。同时,草地雀麦0~10 cm土层根系发达,地下生物量是玉米的2.88倍,可以显著提高自然降水的土壤入渗率,减少地表径流,使坡地年径流量与土壤侵蚀模数减少98.2%和99.9%,保水、固土能力是玉米种植的5.2倍和1.5倍,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贵州亚热带地区牧草甘蔗生产的优势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牧草甘蔗的产量、品质、季节、适应特点及其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发展前景等优势的分析,针对牧草甘蔗品种的筛选、改良与饲用问题,结合贵州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实际,提出了贵州亚热带地区发展牧草甘蔗生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