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雄性不育突变体NJ89-1的遗传学与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J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授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等位性测验表明NJ89—1不育基因与ms1~ms5均不等位。NJ89—1在败育时期、减数分裂、四分体形成、小孢子壁发生、花药壁发育、花粉粒形态等诸多方面与ms1~ms6突变体均存在差异,而与st2~st5突变体却有相似的减数分裂变异如联会异常等,但是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st2~st5突变体的雌性均高度不育。因而NJ89—1是一个既不同于ms类型又不同于st类型的新雄性不育突变体。建议将NJ89—1雄性不育基因符号定为ms7。  相似文献   

2.
荔枝胚胎败育与胚珠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绿荷包(胚胎完全败育品种)和乌叶(胚胎发育正常品种)荔枝胚珠中内源激素和胚胎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绿荷包胚珠中ABA含量与ABA/(IAA、GA1+3)和ABA/(ZRs+DHZRs+iPAs)比值在胚胎败育发生时期保持较高水平,IAA、GA1+3和CTK含量则在花后 7 d迅速下降,并在败育期处于较低水平。乌叶胚珠中 ABA含量在花后 7 d即急剧下降,其含量与以上2个比值在各个胚胎发育阶段均始终明显低于绿荷包,但前者的IAA、GA1+3和CTK含量在胚胎发育早期则远高于后者,其中尤以CTK含量差异显著。ZRs、DHZRs和iPAs含量有不同变化特点,对胚胎败育亦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Nca(A1、A2)和保持材料CaN(B1、B2)及其亲本中油821(P1)和埃塞俄比亚芥(P2)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各材料的核型:P1:2n=38=24m+10sm+4st,P2:2n=34=30m+4sm,A1:2n=38=28m+8sm+2st,B1:2n=38=30m+6sm+2st,A2和B2:2n=38=32m+6sm。异核型材料与亲本P1均有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2B”核型,P2有比较对称或原始的“2A”核型。  相似文献   

4.
K型杂交水稻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粳籼杂交后代出现的不育株作细胞质雄性不育供体,先后育成了K青A、K19A和K17A等籼型不育系。育成的K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已有5个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初步研究发现,K型胞质对提高柱头外露率和开花累积率的作用明显优于WA型胞质;在可恢性及主要数量性状上的胞质效应与WA型和D型胞质差异较小。花药发育的细胞学显示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后期,少量花粉发生在二核期,败育花粉以典败为主。K17A和K青A花药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汕A存在差异。随机扩增多态性NDA(RAPD)分析表明K型胞质与WA型和D型胞质的线粒体基因组存在组织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5.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U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金23A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金23A配合力研究studiesonthecombiningabilityofJing23A李伊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415000)1研究目的金23A是以笔者为主经10年选育,于1991年育成的一个籼型野败型细胞质中熟早籼优质米不育系。1992年通过...  相似文献   

7.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表达对温度的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控温及自然条件下,比较研究了22个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表达对温度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用22~24C+14h光照在育性表达敏感期连续处理7~10d,部分不育系败育彻底,花粉可染率与自交结实率均为0;部分材料花粉可染率为0.1%~4.2%,但自交结实率为0;还有一部分材料不但花粉可育(可染率0.5%~80.7%),而且自交结实(结实率0.1%~54.8%).不育系g0521S育性转换方向与其它不育系相反,即高温可育,低温不育。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诱导油用亚麻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试验用链霉素等5种抗生素地油用亚订品种(系)陇亚8号、9410、9033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诱导雄性不育突变体,对获得的不育材料进行特征特性观察以及育性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种抗生素的均能均发有和亚麻雄性不育突变,变剂种类,处理浓度油用亚麻品种是影响诱变效果的重要因素。(2)9410诱变处理获得3株不育株,其M2表现育性分离,诱变不育性可以遗传。  相似文献   

9.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相似文献   

10.
黄农荣  张旭 《杂交水稻》1997,12(5):23-25
研究了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GD2S、N12S、N18S和133S在不同光长和光强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8h超短光照能明显提高光温互作型核不育系N12S和温敏型核不育系133S的花粉可染率和自交结实率;对温敏型核不育系培矮64S和GD2S也有影响,但不显著,可能由于高温效应掩饰了超短光长的作用。用不同光强对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发现不同光强下的育性变化不明显,说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变化与光强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甜菜B.patulaAit作母本,叶用甜菜B.cielaL.和糖甜菜B.vulgarisL.作父本,通过3种间杂交,获得了一种新型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学观察表明,该不育系表现出特异的花粉败育特性。以通用的Owen型不育系作对照,通过线粒体DMA的RFLP分析,结果显示两类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织结构具有明显差异,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了所获得的不育系为不同于Owen型的新型不育系。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1)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F2符合3:1,BC1符合1:1,不同组合间分离比例同质,MICMS系统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2)恢复系宁R1、宁R3和宁R4的恢复基因属同一位点;(3)恢复系宁R1和宁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P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1994年发现的国内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报道,命名该不育材料为Cs型。初步鉴定表明:Cs不育为无花粉型不育,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期到四分孢子期;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它的发现添补了世界空白,随着进一步研究对燕麦育种方法改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六种培养基系统对马铃薯东农303,Favorita和极早三个品种来源的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最佳外植体大小及最佳培养基系统。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外植体大小为叶片0.5cm2、茎0.5cm、块茎0.25cm2×0.3cm,适合于茎、块茎及叶的有效培养基系统分别为:①MS+3mg·L-1BA+0.01mg·L-1NAA(ph5.6)4周MS+0.3mg·L-1GA3(oH5.6);②MS+1.75mg·L-1ZT+0.87mg·L-1IAA(pH5.8);③MS+2.25mg·L-1BA+0.186mg·L-1NAA(pH5.8)2周MS+5mg·L-1GA3+2.25mg·L-1BA(ph5.8)。  相似文献   

15.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的遗传及等位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光敏核不育系M901S,F151S,HS-1,HS-2和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5460S1、5460S2材料杂交配组。通过对这些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杂交组合的育性观察,研究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敏核不育系与温敏核不育系之间及各温敏核不育系之间的不育基因不等位。HS-1与培矮64S,HS-2与5460S1,M901S与5460S1,分别存在着1对、2对、3对基因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1194年发现的国内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报道,命名该不育材料为Cs型,初步鉴定:Cs不育为无花粉型不育;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期到四分孢子期;不育性状由一体隐性基因控制。它的发现添补了世界空白?随着进一步研究对燕麦育种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九二0”对水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二0”对水稻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EfectsofGA3onoutcrossingrateofMSlinesinriceandanalysisofthereasons邓应德唐传道郭名奇毛昌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广西农...  相似文献   

18.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自Chinsurah Boro Ⅱ水稻雄性不育胞质cms-bo,其恢复可育受1对显性Rf-1基因控制,该基因属fl-pgl连锁群。Rf-1座位上有4个效应不同的复等位基因。来自野败水稻雄性不育胞质cms-WA,在一些试验中其恢复可育至少有2对独立的恢复基因,它们的互作效应随不同组合而异;在其它试验中,恢复性受单基因,多基因,隐性微效基因或修饰基因控制或调节。一些恢复基因和符号已由水稻基因符号,命  相似文献   

19.
在籼型群体渝85-1A-4/IR8的F3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材料──CQPGMS,经连续定 向选择,选育出101S、7646S等新资源两用核不育系。101S与7646S相互杂交F表现全不育,两者具有相同的 育性基因;101S、7646S与培矮64S、9309S、安农S、新光S杂交,F1全部恢复可育,表明101S、7646S与它们具有 不同的育性基因;两者与籼型品种杂交、回交,在所有B1F1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3的分离比,在 所有F2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15的分离比,表明101S、7646S的育性受两对独立的隐性主效核基 因控制。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制种授粉花粉悬浮速度测定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杂交水稻制种授粉花粉悬浮速度(uB)的概念及其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了明恢63、测64一7这2个父本的花粉悬浮速度参考值,分别平均为1.12m/s和1.095m/s;还利用花粉悬浮速度授粉的基本原理对母本珍汕97A进行了投粉试验,其异交结实事比现有人工辅助授粉提高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