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松大苗移植 ,是尽快达到绿化目的 ,早期收到防护效益的一种多、快、好、省的方法。下面介绍其移植方法 :一、选好植树地点和植树时间油松是一种喜光的阳性树种。它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在干旱地区PH值超过8.2时生长不良。对水要求一般 ,油松根系呼吸要求良好的土壤通气状况 ,如果水分过多 ,土壤粘结而透气不良 ,油松早期就会出现干梢 ,尤其不能在季节性积水的地方生长。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 ,树高2米的株行距以2 2(米)为宜 ;树高3米以上的株行距以3 3米或3 4米为宜。然后划好线 ,定好点便可挖坑。油松大苗移植最好是冬季 ,…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介绍河北省隆化县移栽油松大苗造林主要技术,对造林后成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等地形因子对移栽油松大苗成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坡度较为显著,坡度30°的坡面的成活率为70%,坡度30°的坡面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坡位的不同是相对的,但是基本上是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各坡向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9.
油松大苗移植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增进城市绿化 ,抵抗自然灾害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经过近几年的绿化实践 ,以小灌木为主的绿化功效明显低于常绿乔木 ,常绿乔木树种在美化城市环境、抵抗风沙、遮荫纳凉、增加绿化覆盖率等方面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栽植常绿乔木、加强养护 ,可在短期内达到绿化效果 ,尽快改善城市的恶劣环境 ,造福于民。油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 ,树冠塔形 ,大枝轮生 ,叶二针一束 ,球果卵圆形。喜光、喜干凉 ,能耐 - 2 5℃低温 ,在棕壤、淋溶褐土上生长最佳 ,酸性、中性及石灰岩母质的… 相似文献
10.
从油松大苗移植季节、苗木选择、苗木起挖运输、栽植坑准备、栽植要点和栽后养护管理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油松大苗移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提高油松大苗移植成活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和土壤因子、气象因子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比油松纯林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和生态效益之结论。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水肥状况,提高林分相对湿度,降低温度,从而增强树木的光合能力,提高树木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油松栓皮栎比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10月,应用热扩散技术研究北京西山地区31年生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标准木的比导率并对13个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油松和栓皮栎的比导率在标准日内均呈明显的凸形变化规律,栓皮栎的比导率始终高于油松.影响树木比导率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2类,即生物学结构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在林分生长期内的不同时段,环境因子对2个树种比导率的作用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树种,在各个时段内对其比导率产生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一般可用少数几个环境影响因子来比较准确地模拟出比导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木兰围场陡坡地段油松与樟子松造林存活率与生长状况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种林分中油松存活率较高,达93.01%,樟子松存活率为86.34%,二者的存活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2)樟子松人工林的平均地径较大,达5.51cm,而油松人工林地径较小,为4.82cm;(3)樟子松人工林的平均树高较大,达182cm,而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较小,为161cm。木兰围场陡坡地段环境更有利于樟子松的树高生长。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microhabitat (shrubs and herbs), plant litter, and seed burial on the regeneration of Liaodong oak (Quercus wutaishanica Mayr) and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were studied in three typical stands (Liaodong oak forest, Chinese pine plantation, and grassland)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We monitor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growth of seedlings of these two woody species in sown experimental plots, in which shrubs and herbs, plant litter, and seed burial were manipulated. In the grassland, shrubs and herbs facilitated Liaodong oak establishment, with no effe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pine. In the two forest stands, shrubs and herbs primarily had an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e trees. The effects of plant litter were facilitation or inhibition,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species and the habitat. Seed burial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seedling establishment. In all three habitats, shrubs and herbs had inhibition effects on seedling growth of both tree species. Plant litter and seed burial did not influence seedling growth in either species. Liaodong oak and Chinese pine use different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during early stages of succession and similar strategies during late stages of succession. 相似文献
16.
17.
油松与锐齿栎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锐齿栎林和草丛壤微生物Cmic,Nmic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栎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土壤剖面中从上到下明显的下降趋势,0-20cm土层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集中分布区;(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细根(死,活)生的量呈正相关,与土壤容呈负相关;(3)0-3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锐齿栎林,油松林和草丛的Cmic分别为565.87,87,502.64,292.25mg/kg,Nmic分别为89.48,79.34,46.38mg/kg,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排序为:锐齿 栎林>油松林>草丛。 相似文献
18.
褐环乳牛肝菌对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和油松苗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和油松幼苗的出棚成活率以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的增强其抗逆性,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用实验室生产的褐环乳牛肝菌优良菌株Suillus luteus SP4,SP7,SP8以及SP4、SP7、SP8的混合液体菌液,应用蘸根的方法对1年生轻基质营养包樟子松幼苗和1年生轻基质营养包油松幼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SP4、SP7、SP8的混合液体菌剂接种两种幼苗的菌根侵染效果好于单独使用一种菌剂侵染,且接种油松幼苗的效果好于樟子松幼苗;相应的用SP4、SP7、SP8的混合液体菌剂接种的樟子松幼苗和油松幼苗的生长指标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及养分现存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固定样地调查生物量的方法,在辽宁省建平县干旱所南大山试验区进行了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和养分现存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细根生物量大于油松纯林,两树种混栽后蒙古栎能促进油松的细根生长,提高油松细根生物量在混交林中的比例;混交林细根在各土层中分布得比纯林更均匀、更合理,两树种根系生长协调;混交林细根N、P养分现存量分别是纯林的1.1倍和1.2倍,可见混交林细根具有比纯林更高的养分积累和周转能力;纯林和混交林人工林的各径级活细根和死细根养分现存量都随细根径级的增加而减少,说明≤2 mm径级的细根在细根的养分循环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Fe处理对油松幼苗叶绿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供铁水平对油松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响应规律,采用砂培方法设置了7种供铁浓度(0、30、60、75、90、120、150μmol.L-1),对生长在不同供铁水平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2年生幼苗针叶4~9月份的叶绿素及活性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CK、60、90、120、150μmol.L-1供铁处理的叶绿素及活性铁含量在4~9月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8月份达到峰值;0μmol.L-1和30μmol.L-1供铁处理在4~9月份均呈单峰曲线,6月份达到高峰。不同处理间各指标的大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均表现为90μmol.L-1CK120μmol.L-160μmol.L-1150μmol.L-130μmol.L-10μmol.L-1。结果证实供铁过量或供铁不足都引起叶绿素及活性铁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