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平  赵继文 《河南农业》2004,(12):45-45
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中被雇佣的来自农村的工人。进城农民工主要是填补城市“剩余”的就业岗位。农民工进入城市,但没有融入城市,离开了农村,仍然与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进城打工不仅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繁荣,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重要  相似文献   

2.
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生计,并最终滞留在城市成为市民,这是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过的历程,也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十一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然而,从目前形势看,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十分缓慢,他们绝大多数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成为城市“边缘人“.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重重,既有制度性障碍,也有政策、观念、文化、习俗等非制度性因素,对非制度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的巨大变革、城市的纷繁变迁、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造就并吸引着1.2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于是,农民工这支庞大的劳务大军涌进了城市,他们经历着从农村到城市情感上的嬗变。然而,“城里人”“农村人”这种世代因袭的观念上、情感上的隔膜并没有完全从人们的头脑中消除;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低下、权力缺失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现状所谓农民工,就是农民工人,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从身份上说他们是农民,从职业上说他们又是工人。他们是属于边缘状态的“边缘人”。这个称谓,形象地刻画出进城打工…  相似文献   

4.
马凤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9122-9123,9150
利用珠三角地区和重庆2地的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城乡社会适应状况对流向意愿的影响。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社会适应状况是影响农民工流向意愿的基本因素,城市文化适应和职业适应对农民工定居城市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村生活适应和职业适应水平低的农民工越可能选择定居城市,但城市生活适应和农村文化适应对农民工流向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性别、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流向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并没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5.
李乐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1-16003
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基本设施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农民存在“行路难”问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农民教育供给短缺;二是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水平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农民工通过政府渠道就业少、遭到城市安居工移的隔离、难以得到城市社会保障。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危机。为了切实缓解新生代农民工被城乡双重边缘化问题,提出了完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一是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物品均衡化;二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三是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为先导,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的 ,但农民工却始终没有被他们为之效力的城市所接纳。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最大阻碍就是户籍制度 ,社会歧视及农民工与土地的关系也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旧的户籍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的社会身份 ,是农民工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带着无限的遗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被取代,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职业期望值也更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然而,他们在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取得顺利的进展,这使得他们摆脱了"城乡"的束缚,形成了"脱离农村而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的新型"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们能否顺利实现城市一体化,关系到城市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研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本身却不被城市生活所接纳。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加入城市的生活,然而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为他们提供生存空间。农民工的问题关系到未来经济的稳定、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建立适合其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这已成为普遍共识。而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表面上看,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了,但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市中穿梭往来,仍然只是城市的边缘人,他们的根还在农村,这就是为什么以前的城镇化光看到投资增长,消费却没有跟上。加快城镇化转型,提升城镇化的质量,重点和难点在于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让进城的农民不只是“过客”,而是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流动人口的研究中,推拉理论是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之一.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上城市和农村分别起了与它们在促使农民流动问题上相反的作用.即城市的户籍制度屏障和群体偏见与歧视对农民工融入城市起了推力的作用,农村的家庭拖累和现行土地政策对农民工融入城市起了往回拉的作用.二者均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