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地区是自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种经济类型。牛皮蝇蛆病是危害牦牛的首要寄生虫病,使幼龄牛发育受阻,成年牛产肉和产奶量下降,皮革质量下降,给畜牧业生产和制革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掌握白牦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笔者于2008年3月~6月对北山地区的白牦牛进行了牛皮蝇蛆病的调查,并用伊维菌素进行防治,为今后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调查情况和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原牦牛牛皮蝇蛆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牦牛牛皮蝇蛆病是危害高原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随着牦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近年来笔者对互助县牦牛牛皮蝇蛆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牦牛1049头,感染率为56.24%,平均强度为9.91个;用阿维菌素对400头牦牛进行了防治,驱净率达97.75%。  相似文献   

3.
牛皮蝇蛆病是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我省每年因牛皮蝇蛆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地控制牛皮蝇蛆病,给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自《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皮蝇的调查报告》发表后,笔者在该地继续进行了工作,着重对幼虫落地季节、成蝇活动季节、幼虫移行情况做了调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皮蝇蛆病是由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Lnsecta)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 皮蝇属(Hypoderma)的纹皮蝇(H.lineatum)和牛皮蝇(H.bovis)的幼虫(俗称"牛蹦虫")寄生于牛的颈肩部、背部等皮下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侵袭性寄生虫病[1].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引起患牛消瘦、产奶量下降、幼畜发育不良,尤其是皮革质量下降,损失巨大.鉴此,为摸清本乡牦牛牛皮蝇蛆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03年~2008年结合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的牛皮蝇防治考核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牛皮蝇蛆病是世界上危害人畜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危害十分严重,牛皮蝇蛆感染牛只时可导致患畜的营养状况下降和产奶性能、产肉量降低,严重感染时还可引起幼龄牛和体弱牛死亡。此外,皮肤严重损伤后,还会影响皮革的质量[1]。该病不仅可以感染牛、马、骡、驴,人感染该病的情况在牧区也时有发生[2-3]。鉴于此,为了调查玉树州地区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而筛选出高效低毒、广谱、无残留的防治药物和制订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近几年青海省牦牛牛皮蝇蛆病的感染情况作一介绍,并根据牛皮蝇的生物学特性及牦牛牛皮蝇蛆病的流行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牦牛皮蝇蛆病是危害高原牦牛的主要寄生虫之一,随着牦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皮蝇蛆的发病机率也越来越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近年来笔者对互助县牦牛皮蝇蛆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牦牛1000头,感染率45.8%,平均强度2.33;用阿维菌素对300头牦牛进行了防治,驱净率92.67%。  相似文献   

8.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部,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县.目前,全县共存栏各类牲畜35.8万头(只),其中牦牛1.2万头,占牲畜总数的3.4%.在青藏高原,牦牛皮蝇蛆病流行严重,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到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收入.为了解乌兰地区牦牛牛皮蝇的感染情况,2007年1~5月份,笔者对乌兰县屠宰场屠宰的牦牛进行了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湟源县寺寨牧场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通过触摸牦牛背部皮蝇三期幼虫瘤胞和虫孔的方法,发现湟源寺寨牧场牦牛皮蝇平均感染率达95.18%,感染强度13.47个;居我们调查各地区之首。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用阿力佳(阿维菌素透皮溶液)0.1ml/kg体重背部皮肤浇泼和维力佳(长效阿维菌素片)防治牦牛皮蝇蛆病。经过连续3年的防治,牛皮蝇蛆病在该牧场的感染率逐年下降;2008年3月的防治效果考核中,未发现1例牛皮蝇蛆病,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该方法勿需抓牛,省时、省力,能有效控制牛皮蝇蛆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甘南地区牦牛皮肤病调查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牦牛皮肤病的初步调查近几年来我们对牦牛的皮肤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和诊断,主要存在有牛皮蝇蛆病,牛虱病,牛痒螨病,牛嗜皮菌病和牛毛癣病。 1.牛皮蝇蛆病此病在全州各地均有发生,是比较普遍、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皮肤  相似文献   

11.
皮蝇蛆病是危害牦牛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在牦牛分布区广泛流行.调查显示,青海省未防治牦牛的平均感染率达64.78%,部分地区高达90.0%~100.0%,严重影响牦牛产肉、产奶等生产性能和幼龄牛存活率,并造成牛皮损伤,给畜牧业生产和制革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1-2].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对本病流行规律与防治方法的研究[3-8],许多地区曾首选倍硫磷注射剂、牛蝇净等防治本病,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然而,这类药物系具有一定残留的有机磷制剂,对防治动物有一定毒性,用药后的畜产品需要较长的停药期,其应用受到限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试验推广具有广谱、高效驱虫、杀虫效能的抗寄生虫药物阿维菌素片剂、浇泼剂等防治本病,虽然取得了较满意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药物残留和对动物毒性大等弊端.  相似文献   

12.
牦牛皮蝇蛆病是皮蝇属的各种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组织内部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疾病。牦牛感染该种疾病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其生产性能,因此,做好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了更好对河南县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从2014-2016年利用伊维菌素对地区牦牛皮蝇蛆病进行防治,并从2015-2016年连续2年抽查地区牦牛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地区牦牛皮蝇蛆病的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形势不容乐观,需要继续加强该种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13.
牛皮蝇蛆病,俗称牛皮蝇病,素有“高原之舟”的藏牦牛在秋季易患此病。患病藏牦牛,产肉、产奶量下降,牛绒脱落,皮革受损,质量下降,犊牛发育受阻。为了减少牛皮蝇病的危害,提高牛皮、牛绒质量和藏牦牛业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口服阿维菌素防治藏牦牛牛皮蝇感染的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牛皮蝇蛆病,俗称牛皮蝇病。素有"高原之舟"的藏牦牛在秋季易患此病。患病藏牦牛产肉、产奶量下降,牛绒脱落,皮革受损,质量下降,犊牛发育受阻。为了减少牛皮蝇病的危害,提高牛皮、牛绒质量和藏牦牛业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口服阿维菌素防治藏牦牛牛皮蝇感染的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牛皮蝇是牛皮蝇蛆(H.bovis maggot)病原的成虫,其虫种有纹皮蝇(H.lineatum)、牛皮蝇(H.bovis)和中华皮蝇(H.sinense),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Lnsecta)、双翅目(Diptera)、狂蝇科(Oestridae)、皮蝇属(Hypoderma),牛皮蝇蛆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外寄生虫病,也是我县草原放牧牦牛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感染后引起患牛消瘦、产奶量下降、幼畜发育不良、尤其是皮革质量下降,损失巨大。鉴此,为摸清高海拔牧区牦牛牛皮蝇蛆的感染情况、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特性,笔者于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天祝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牦牛养殖是畜牧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保护和促使牦牛产业健康发展是充分发挥地方牧业资源优势,加快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牛皮蝇蛆病一直是严重困扰和危害牦牛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牦牛罹患本病后发育迟缓,贫血赢瘦,肌肉皮张受损、生产性能下降,产品贬值,商品率下降,经济效益差。全县存栏牦牛13万头,其中白牦牛3.9万头。牛皮蝇蛆病感染率高达96%以上,造成牦牛冬春季节严重掉膘乏弱,甚至死亡,经济损失严重。近年来,用敌百虫、倍硫磷注射剂等药物驱治牛皮蝇蛆已获良好的驱虫效…  相似文献   

17.
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临床触摸背部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的方法,检查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近30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未经防治牦牛皮蝇幼虫感染率为50.4%~93.3%,严重地区高达100%,感染强度2.92~20.98个;剖杀检查牦牛皮蝇蛆,感染率为75%~100%,感染强度0~315条。调查牛皮蝇蛆病对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同期比较在冬春季枯草期感染牛比未感染牛体重下降10%~15%,泌乳牛产奶量降低10%~20%,90%~100%的牛皮带有不同程度的“虻斑”和“虻眼”,20%~30%的牛皮无法利用。对牦牛饲养业和制革工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牦牛皮蝇蛆病是放牧区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皮蝇属幼虫寄生于牛背皮下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牛一旦感染该种寄生虫病,将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生长发育,使得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引起牛出现死亡。青海省大通县是典型的牧区,该地区牦牛养殖模式主要以放牧养殖为主,牦牛皮蝇蛆病危害严重。为了了解大通县牦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的3月和5月就本地区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情况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白牦牛是牦牛当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两岸、门源县仙来、珠固、互助县的巴扎、松多和甘肃省天祝县境内。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作为世界上稀有的牦牛地方类群和遗传资源,被列为不同于高原牦牛的国家家畜品种志,并获得了“高原自珍珠”的美誉。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近年来,白牦牛存栏数量逐年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白牦牛资源,2006-2008年互助县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白牦牛的分布、存栏数量、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清互助县北山地区牦牛皮蝇的感染情况,探索防治方法,我们于2007年3~7月对该地区部分村的牦牛皮蝇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