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茶农生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亮 《农业考古》2005,(4):197-200
唐代是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华茶文化的发轫时期,因此吸引了当今众多学者对唐代茶业进行研究。回顾近二十年来诸贤所取得的成果,大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茶叶生产、茶叶消费、茶叶市场、茶业政策等方面。而本文主要想对唐代茶农生活作一个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茶业的祖国。 中国对茶叶的发展、开发和利用,茶文化的创造,茶业这个最古老的产业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俊     
《云南农业科技》2004,(3):F002-F002
张俊,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云南镇雄人。1987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茶人联谊会会员、云南省农学会理事、云南省茶业协会常务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副会长、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茶树栽培、新品种选育研究、科技管理、培训和党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举办茶文化论坛,并召开婺源茶业发展战略座谈会,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欣喜之余,我作为一名从事茶叶生产、经营20多年的茶人,也想就茶文化与茶叶的话题谈一些看法,以供专家们参考,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唐代贡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代贡茶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广智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其西南丘陵山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业发源地,而且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贡茶产制历史悠久。但贡茶制的形成却始于唐代。这些对推动茶事活动,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和促进茶业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茶事传播与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台湾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茶文化的发展概况 ,总结了台湾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通过弘扬茶文化和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来促进四川茶叶销售和茶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茶文化是茶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蕴含在茶叶品牌中,茶叶产品是短暂的,但茶文化是永恒的。所以,企业在塑造茶叶品牌的同时,还要同时大力宣扬汉中茶文化,努力增加汉中茶品牌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1,(8):32-33
最近福安茶叶生产蓬勃发展,茶业经济欣欣向荣。茶叶面积、产量、茶类品种、红茶产值和销售总量、无性系茶树良种率等均跃居国内前茅。闽台茶业合作迈开步伐,茶文化事业蒸蒸Et上.茶业人才脱颖而出.福安茶业进入了复兴发展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个十分重要的企业经营原则,已成为茶业经营者的共识。由此出现了国内各茶区推广适应市场经济的茶树栽培新技术;着力抓区域性的名优茶生产;培育市场流通体系,强化促销手段;实行茶业为主,多元经营等茶叶发展新格局,但这种局面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表层性效应”,只有对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内涵加深认识,推动茶业加快体制改革力度,改善经营机制,提高茶业科技水平,加强茶叶成本管理,才能使茶业不被无形的市场所约束,持续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湘丰(茶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丰旅游)是湖南湘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丰茶业)的全资子公司,湘丰茶业地处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旅游基于集团公司茶业的良好发展基础,将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叶机械、茶艺展示、茶文化展示等多个功能结合于一体,开发了以茶为中心的独特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1.
有着二百六十余年历史的清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兴起,以及对外贸易的扩大,茶业和茶政空前发展,茶叶产区进一步扩大,茶叶制造技术不断革新,茶叶名品进一步增多,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都开始形成并逐步得到确立,开创了我国传统茶叶发展的新时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饮茶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之一,中华茶文化在日益平民化的历史进程中跃上了一个新的境界。但是,由于受当时学术风气和社会观念的共同影响,清代茶学著作并未获得应有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是中国产茶大省,在世界茶叶市场中占据独特地位。从荷占与明郑时期、清朝时期、日据时期、战后时期等4个历史阶段,系统梳理台湾茶业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茶文化随之变迁的总体风貌。认为品质的不断提升是台茶行销世界的重要原因,台湾茶文化发展轨迹同茶叶国际贸易命运息息相关,两者又受台湾历史和政治局势的深刻影响,与大陆茶文化同根相连,又别具地域特色。台湾茶业在外销不振的情况下,通过社会各界倡导的茶文化自觉,实现了内需市场的发展,这给大陆茶业以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3月 2 2日— 2 4日 ,由国际茶艺交流研究会 (筹 )、世界茶文化交流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台湾茶商联合会、南靖县茶叶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在海峡茶都茶文化博览馆举行。这次活动得到了厦门海峡茶都、福建闽星集团汇全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天成兴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厦门茶叶茶具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历届茶王邀请赛 (筹 )等单位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两岸茶文化界、茶学界、商贸界约一百多位人士前来参加此次盛会 ,其中有陈文华、余悦、程光茜、陈香…  相似文献   

14.
王平盛     
《云南农业科技》2004,(3):F003-F003
王平盛,男,汉族,生于1948年11月,江西人。1969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研究员。曾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书记。并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云南茶叶》期刊编委,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15.
<正>"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湖南省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茶叶自然品质好,品类齐全,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在"建设茶业强省,打造千亿茶产业"的目标指引下,湖南省茶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茶叶产业兴旺、茶文化繁荣的欣欣向荣景象。2014年,湖南省茶园面积达到13.2万公顷,茶叶产量18.7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到540亿  相似文献   

16.
《论文集》由该书编委会组织编著,顾问王家扬,主编高麟溢、陆尧,特约编审王郁风。全书36万字,收入论文60篇、附录为《世界茶叶统计资料选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定价28元。 《论文集》作者多为长期工作在茶业和茶文化事业一线的管理者、企业家、学者,许多是当代茶界的知名人士。论文内容涉及茶业历史、现状、未来,分别论述了茶叶市场营销、茶饮料食品工业、茶馆业、茶文化旅游业、现代茶业科技教育、茶业股份制改造、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相关国际经验等内容。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读者对象为:国…  相似文献   

17.
唐代我国茶文化形成特点及向外传播途径(提要)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及茶文化形成重要时期,当时已将野生茶树普遍实行人工栽培种植。全国种茶区域遍及13省42州郡,可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茶业经济的走向问题,认为经济新常态下茶业经济将改变过去依靠面积扩张和过分依赖外部能源投入的粗放式、资源掠夺式的发展;茶产业将实现其产业链条上的优化升级、延伸发展,在保证茶叶第一产业茶叶加工生产稳定的情况下,深入开发茶叶深加工及茶文化旅游等二、三级产业,并在生产、种植方式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茶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运用科技创新,由粗放式的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同时逐渐远离泡沫,回归正常企业利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在都匀市举办的贵州省茶文化节,也跟历届茶文化节一样,都企望通过文化的力量来促进贵州茶叶经济的发展。应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活动,而是造福贵州茶叶经济的寓意深远的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著名茶叶专家童启庆、寿英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茶业展望》一文中指出:“新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不再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鼓励企业文化的创造与确立。”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当前必须“致力于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用文化的力量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一、改变茶业现状的必由之路茶叶经济要在21世纪寻求持续发展,与茶…  相似文献   

20.
今年早些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安徽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欣闻安徽省在京举办徽茶文化活动,很有意义,谨表热烈祝贺。我国是茶的原产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茶叶生产,建设现代茶业,既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茶区经济,又能改善人居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倡导普及饮茶,发扬光大茶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