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为更新我县早熟马铃薯品种,八一年引进“东农303”试种,到八六年累计推广5,600亩,总产952万公斤,平均亩产1,700公斤(最高亩产3,945公斤)比“红眼圈”品种增产一倍,早熟十天。六年增产400万公斤,增收100万元。自八四年以来已成为我县早熟马铃薯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2.
灌阳县柑桔栽培面积3.2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万亩。但单产水平低,亩产在450公斤左右徘徊。为了提高柑桔产量和质量,县特产局1988—1989年在23个场2188.8亩面积上进行低产园技术改造,增产显著,经测产验收,1988年平均亩产791.1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1164.5公斤,比改低前两年平均亩产353.9公斤,分别增加437.2公斤和810.6公斤,比1988年广西最高亩产731.8公斤,分别增加59.3公斤和432.7公斤,创广西先进水平。他们改造柑桔低产园的经验有五条。  相似文献   

3.
灌阳县3·2万亩桔园多分布在“酸、粘、瘦”的红壤坡地上。普遍存在着树势弱、单产低等问题,1987年冬至1989年我们采取以改土重施有机肥为主的综合措施,改造了温州蜜柑和新会橙低产园2188·8亩。经科委组织验收,1988年—1989年平均亩产分别为791·1公斤和1164·5公斤,分别比改造前两年平均亩产353·9公斤增产437.2公斤和810. 6公斤,增产率分别为123·5%和229·05%。两年共增产2059766·3公斤,增值1933565·27元,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4.
长巨果树队有苹果树22,000棵,其中20~38年生的结果树2000多棵(1981年前)。过去果树产量低而不稳,1972—1974年平均年产果30万斤左右,亩产2521斤,株产尚不足百斤。  相似文献   

5.
(1962──1976)(注)各品种成熟期均以泰安、省果树所二果园为标准。 栗树是重要的木本粮食之一。我省为国内传统的实生树产区。实生树结果晚,产量低,收益慢,品质差。全省1800万株栗树中,结果树300万株,常年产栗700万斤,平均株产只有2.3斤,实生老栗园大都亩产只有几十斤,高的百斤左右。这种晚实低产的情况一直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产区也迫切要求改变这种情况。 毛主席说:“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因而从实生栗树中评选、整理、鉴定利用良种资源于生产,改低产实生树为高产良种树,是迅速提高原有栗树(…  相似文献   

6.
(一)栗树造种的意义 栗树是一种重要的木本粮食果树,像其他木本粮油树种的生产一样,是粮油生产的第二战线,被称为“铁杆庄稼”。搞好这项生产,是贯彻执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我省大部分栗幼树结果期晚,结果少。其原因除了管理粗放、栽植过密以及局部受病虫、干寒等自然灾害外,主要是由于用种子繁殖(实生繁殖)。因栗树实生繁殖变异性大,保持不了原采种母树的优良特性,单株性状千差万别,坏的多好的少。这个问题,在过去都是实生繁殖的老产区也是存在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兴隆县是全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年产板栗600—700万公斤,年创外汇700—1000万美元,居全国县级板栗产量的第二位。然而,自1986年以来,该县栗树普遍发生了一种蛀蓬害虫,经中国动物研究所白九维先生鉴定,暂定名为“栗蓬麦蛾”。这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现。此虫的成虫体长3—4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连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在团党委的领导下,把1000多棵实生栗树改接成良种,平均成活率87.4%,试验田成活率95.8%。栗树改接以后,生长健壮,树冠恢复很快,在实现栗树良种化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既勇于实践又认真对待 我连的栗树已栽十多年,但由于对发展栗树生产的意义认识不够,管理不好,虽然树体高大,但结果很少。去年春季,在团党委领导下,举办学习班,分析了栗树不结果的原因,是过去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利润挂帅”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没有按照毛主席 “有了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  相似文献   

9.
春金桃(Spring gold)是从加拿大引进的,它具有长树快、结果早、丰产性能强、容易栽培管理、经济效益高、适合生食、加工、并适合长途运输等特点。果实6月上中旬成熟,圆形,单果重60-80克,最大单果重115克。粘核,果肉淡黄色,成熟时果面有红晕,果形美观。果汁多,甜酸适口,品质甚佳,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该品种树势偏旺,树冠不开张,但成花容易。在一般管理条件下,栽植半成苗即接芽苗当年即可形成树冠,冠径0.6—1米,枝量20—30条并形成花芽,第二年结果。株产1.5—2.5公斤,第三年10—15公斤,第五年平均株产23—30公斤,最高株产达78公斤。泰安市山…  相似文献   

10.
栗树嫁接,是用实生栗树作砧木,改接良种栗树接穗。实生就不能保持采种母树的特性,品质优劣混杂,而且结果晚。嫁接改换良种可以克服这些弊病。在一般情况下,实生幼树15年以后才有收成,平均单株产2、3斤,而且增产幅度小。而例如在6年失砧木上改接良种栗,次年开始结果,4年后株产可达10斤以上。 本文所说的嫁接工作。主要针对我省大量实生幼树晚产、低产、品质混杂等问题提出的” 栗树嫁接在一些兄弟省有传统习惯,在我省也有个别地区(如莱西)已有长久的历史。从生产实践中看,栗树这一树种嫁接还是比较易成活的。 嫁接时期和方法 (1)砧本和接科 …  相似文献   

11.
1980年春由省果树所引进日本“长富2号”苹果新品种接穗300条,采用劈接、皮下接方法。以五年生国光作砧木,高接15株,建立3.3亩试验园。翌年见花,三年结果,四至五年丰产。11年平均亩产1033.8公斤,1990年达2609.9公斤。株产57.9公斤。连山区属富士苹果栽培北部边缘,一月份平均气温在-10℃线以内,经1985年至1986周期性冻害的考验(一月份最低温在-26.7℃)红富士苹果高接树安然无恙,而1984至1987年全区栽植富士苗40万株,冻害及其他管理不当等原因保存不到8万株。实践证明,高接换头是目前发展红富士苹果的重要途径。全区自1986至1990年高接红富士苹果树20多万株,面积达万亩。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高接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山东平度大泽山区是我省葡萄生产著名产地,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由于该区葡萄多种植在山岭薄地,管理粗放致使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大泽山葡萄名产,1984年由平度县农业局蚕果站、大泽山镇、青杨乡政府共同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大泽山葡萄增产技术开发”课题。经过三年的努力,万亩葡萄由1983年总产258.1万公斤的基础上,1984年增为283.6万公斤,1985年总产549.4万公斤,1986年达961.2万公斤(其中生食品种550万公斤,酿酒品种411.2万公斤),超额完成葡萄总产750万公斤的预定开发指标;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的发病率也由1983年的20%…  相似文献   

13.
金丝小枣是沧州地区著名特产,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主要栽培方式为枣粮间作,面积50余万亩,年产3500万公斤。 1983年以来,我们对15万亩枣树推广应用了五项综合配套技术,对提高产、质量有明显效果,现将此五项技术介绍于下,供生产参考。 一、肥水管理 针对金丝小枣生长发育规律,实行 “三肥”、“三水”。“三肥”即:①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或早春)施基肥,每株土杂肥80-100公斤,磷肥 2-4公斤,尿素0.5-0.7公斤(或碳胺1-2公斤);②花期(5月下-6月初)每株施复合肥0.5-1公斤,叶面喷施0.3-05%尿素:③幼果期(7月上中旬)每株施复合肥0.5-0.75公斤。“三…  相似文献   

14.
正丹东地区是我国六大板栗主产区之一,现有栗树10万hm2,年产量8万t,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90%。栽培的栗树品种主要是原产于当地的丹东栗和从日本引入的日本栗。这两种栗的结果习性是利用壮枝先端的大芽(混合芽)结果,因此,培养健壮结果母枝、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七五”以来,水果生产连续十多年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乃至出口创汇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种植业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1996年全国果树面积达1.27亿亩,产量达到4600多万吨,比1995年增产9.5%.其中苹果面积达到4429万亩,产量达1670万吨,增产19.2%;柑桔面积1821万亩,产果845万吨,增产2.8%;梨面积为1289万亩,产量达到539万吨,增产9.l%.其他水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水果总产值已达到750多亿元,超过棉花(718亿元)、林业(710亿元)、油料(610亿元)和糖料(200亿元)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位第三.全国水果人均占有量达到38.3公斤,比1978年的6.8公斤增长了5.6倍、1995年水果出口5l.44万吨,创汇4.76亿元.其中苹果出口10.89万吨,创汇4530万美元;柑桔出口14.33万吨,创汇5993万美元;梨出口9.01万吨,创汇4564万美元.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费县是近年来板栗生产发展较快的县,年总产量1979年仅19万公斤,1980年增加到60万公斤,1986年又突破了100万公斤,总产量7年增长了4.3倍。 在增产的诸因素中,良种的引进与推广是主要因素之一。1972年起费县先后引进了近20个品种。在进行小区对比试验的基础上,1980年在全县推广‘红光’、‘红栗’、 ‘金丰’、‘石丰’、‘海丰’、‘上丰’等6个品种,其中‘石丰”表现最好,因而 1986年以后重点推广。至1986年底,全县栽植‘石丰’幼树59505株,改劣换优10年生以上中、大树28000多株。 ‘石丰’成花容易,结果早,嫁接第二年(砧龄2年)的树结…  相似文献   

17.
1 板栗常用的树形 1)主干疏层形。树体比较高大,中心干明显,树冠2—3层,主枝5。7个,内膛通风透光较好,空间利用率高,丰产性好,实生繁殖的栗树多用此形,适用于山地栗树。2)自然开心形。树体高大,无中心干,2—4个主枝斜上生长,成形较早,树冠较开张,膛内通风透光良好,嫁接繁殖的栗树多用此形,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密植丰产栽培。3)自然半圆头形。有的地方又叫“一蓬形”,无明显的中心干,常有3个以上主枝成簇向上斜长,主干比自然开心形的高,主枝比自然开心形细,内膛枝多而结果不多(主要是外围枝结果),产量较高,但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西德专家研究成功土豆根外追肥,用硫酸镁(化学制剂),结果土豆高产、个大、整齐,表皮光滑。具体做法:15亩(垧)一次施用16—18公斤,用清水400斤稀释后喷洒在土豆基部。实践证明,这种镁制剂不仅能使土豆大面积增产,而且还能预防土豆黑脚病。土豆切栽子后用0.5ppm 的“九二○”药液浸10分钟,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此药液可重复使  相似文献   

19.
日本栗嫁接改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我国日本栗的主要产区。现有栽培面积约10万hm^2。近些年来,随着新品种的应用,很多栗园都进行了嫁接改造。但也有一些栗树仍然是实生状态,有的栗园因更新品种需要进一步改接。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应用,嫁接改造已成为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辽宁省栗产区多采用高接换头的方式更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王录才 《西北园艺》2004,(12):48-49
衡量苹果树修剪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修剪后能否促使幼树着生枝龄大的枝(组),大树着生枝龄小的枝(组),即所谓“树龄小枝龄大,树龄大枝龄小”,或“幼树老枝,老树幼枝”。没有这一指导思想,幼树难以早结果早丰产,大龄树不能高产稳产。试想,六年生的富士树上尽是枝龄1~2a(年)的嫩枝,怎能结果?树龄超过30a(年)的老秦冠树上尽是枝龄超过20a(年)的老枝组,如何会高产稳产?一般而言,6a(年)以上枝龄的枝结果能力会大减。而五年生红富士树上着生4a(年)枝龄的水平枝,定能开花结果。树龄超过30a(年)的老秦冠树,虽然树龄大,但由于结果枝组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