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蒲江、资中、营山、雅安、纳溪等5个鉴定病圃,对120个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及新育成组合进行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叶瘟没有表现抗的(0~3级)组合,表现中抗的(4~5级)有30个(如岗优94~11、川香优6号、川优425、内香8518等);颈瘟出现9级的有79个,占参试组合的65.83%,出现7级的28个,占参试组合的23.33%,出现5级的13个,占参试组合的10.83%,所有参试组合在5个鉴定点颈瘟没有同时出现中抗以上(0~3级)的品种.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毒力频率范围为14.39%~76.26%,各品种毒力频率平均值为54.9l%。稻曲病鉴定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病穗率范围在0~75.93%,病情指教范围在0~52.67,中抗以上(0~3级)的品种有内香优3号、Ⅱ优718、金优527等13个,占10.83%,Ⅱ优725病指最高,感病到高感(7~9级)的组合占65.00%,中感到高感的组合占89.17%。本研究对四川水稻品种布局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江西井冈山和南昌两地稻曲病常发区设置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了江西省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83份和南方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39份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有的表现为高抗,有的表现为高感,但以感病品种居多;其抗性趋势与生育期、水稻类型及配组方式有关,表现为早熟品种优于中迟熟品种;籼型品种优于粳型品种;三系组合优于两系组合.多数品种的抗性两地表现一致,少数存在差异.对比分析了病株率与病丛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对应的病丛率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评价福建省15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室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3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中抗,如FJZD10-5、FJZD10-8,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2、FJZD10-3,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水稻品种对穗瘟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6、FJZD10-7,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在建阳、宁化和福安3个田间试验点,同时发生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水稻品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73.33%和73.33%。未出现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表现为抗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18个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7~2008年在湖南的攸县、怀化市、桃江县和湘阴县采用自然诱发以及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8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结果表明,抗病的品种有T优259、培两优559、新香优80和T优706;感病的品种有两优培九、红莲优6号和Ⅱ优416;其它11个品种在各地的抗感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抗稻曲病水稻品种与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自然诱发和温室人工接种试验,对湖北省主栽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稻曲病鉴定,共筛选出对稻曲病免疫的材料4份,为稻曲病的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绿核菌属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引发的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抗病种质资源稀少成为限制水稻抗病性育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117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育种亲本为试验材料,在稻曲病自然发病重病区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品种中抗病品种2份;中抗品种17份,占鉴定材料的14.53%;中感品种56份,占鉴定材料的47.86%;感病品种42份,占鉴定材料的35.90%。研究分析表明,品种的孕穗期-抽穗期气候条件及穗部特征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影响,籼粳亚种间品种整体抗病性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水稻抗稻曲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水稻部分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88份,按崇阳、远安、武汉三地进行田间自然诱发稻曲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崇阳、武汉早稻品种均未发现病穗,远安31个品种中有20个品种发病,崇阳、远安、武汉三地中晚稻品种的发病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91.2%、70.2%、14.1%,三地发病出现的差异与海拔、地理地貌及抽穗扬花期的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66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田间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了66个中稻品种对稻曲病[病原物为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的田间抗性水平.结果表明,66个品种中高抗稻曲病的品种只有3个,达到抗级的品种有30个,达中抗级的品种有14个,中感稻曲病的有17个,感稻曲病的有1个,高感稻曲病的1个.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主栽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明确我省主栽品种的抗性现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不同,其中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的抗性较好,全抗率均为100%,中粳稻的抗性相对较差,全抗率为20.0%;参试品种对G1和中F1小种的感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11个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农场和闵行区两地测定了11个水稻品种(楚梗3号、楚梗24号、95Y-2、水晶3号、桂朝2号-6542、寒优湘晴、楚梗22号、合系41、9522、9363、东繁1号)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分析表明,水晶3号为抗病品种、9522为感病品种,东繁1号为中抗品种.通过田间观察发现: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易感病,田块的边缘发病重,中间轻.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曲病抗性遗传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经多年接种鉴定,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强抗性的水稻地方品种早光头粳(P1)与感病品种粤B(P2)配置了P1、P2、F1、F2、BC1(F1×P1)和Bc2(F1×P2)6个世代。在水稻孕穗期,对这6个世代单株进行人工接种稻曲病病菌,调查各个单株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稻曲病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第1对主基因的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作用次之;第2对主基因的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作用不明显;对于该组合,按F2分离世代计算,水稻稻曲病抗性的遗传率为82.8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苗期抗谱鉴定的方法,选取178个稻瘟病菌株对黑龙江省13个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进行了鉴定。从品种对整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来看,龙粳14和龙盾104抗性最好,抗谱分别为93.82%和93.26%。从品种对适宜积温带稻瘟病菌株的抗性来看,绥粳7和龙盾104分别是第2和第3积温带抗瘟性最好的品种,抗谱分别为73.08%和95.40%。此外,还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品种搭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联合抗病性系数最高的组合是龙稻7和绥粳7,联合毒性系数最低的组合是绥粳4和垦稻10。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用67个稻瘟病菌菌株对35个水稻品种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毒力频率较低(<20%)的有两优培九、金优77、汕优晚3、汕优63、Ⅱ优63、早丝苗、汕优10号、威优晚3、9003、金优402、安两优402、汕优647、嘉育948和优Ⅰ402等。联合抗病性系数在0.70以上(含0.70)的两两组合有101对,其中有17对搭配的联合毒性系数为0,即稻瘟病菌不会同时对搭配的双方致病。联合抗病性系数在0.80以上(含0.80)的组合有12对,这12对组合的联合毒性系数为0~0.03,这些两两搭配的双方均对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被评价为高抗稻瘟病的搭配,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传统的鉴别寄主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参加区试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用于抗性鉴定的稻瘟病菌群体是1998年采集于广东省各地稻瘟病区的田间菌株,共100株.根据菌株在全国统一的鉴别寄主上的反应,探明该群体的致病性结构包括4群10个中国生理小种,其中ZG1是最优势小种,频率为31%,ZCl3和ZCl5次之,频率分别为28%和21%.将这一群体的菌株分别接种到参加区试的14个杂交稻组合上,毒力频率较低的有优优8821、培杂桂99、今优71、优优122、粤优8号、青优303、湛8S*303、培杂67、优优303和优澄2号共10个,是高抗的杂交稻组合.对这些高抗组合的联合致病性分析表明,只有34对搭配的联合抗病性系数大于0.80、联合毒性系数等于0,被评价为高抗稻瘟病的搭配,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依据湛8S*303和优澄2号等同时具有较高的联合抗病性系数和联合毒性系数,可推测它们具有较为相似的抗感病性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7.
稻曲病是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在稻曲病菌作用机理和多样性、抗稻曲病资源的筛选以及遗传进行综述,并在抗稻曲病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首先是目前的研究侧重于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多样性。二是在水稻抗稻曲病的生理机制研究较少,进展缓慢。三是抗稻曲病基因的遗传和定位进展缓慢,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克隆还未开展。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主栽及后备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方法]通过对安徽省17个后备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试验以及对部分主栽品种的调查,鉴定了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盐粳9号、80优226、天协1号、A01籼、绿粳糯6号表现为中抗,A03籼、扬粳636表现为感病,其余10个品种都表现为中感;对安徽省内主栽水稻品种进行稻曲病普查,结果显示水稻两优系列品种多数较为感病,新两优香4表现一定的抗病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安徽省水稻抗病性栽植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套具有不同致病性的22个鉴别菌株,对我省115个水稻主栽品种采用叶片离体接种法鉴定各水稻品种的抗瘟性,鉴定结果表明:98.26%的水稻品种均能够被稻瘟菌侵染,只是有的品种被多个稻瘟菌菌株侵染,而有的是被一个或者几个稻瘟菌菌株侵染;仅有2个品种未被侵染,占整个参试品种的1.74%。22个菌株的致病能力大多控制在4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