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稻瘟菌激发子溶液对油菜叶片光合作用、菌核病抗性以及叶片 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稻瘟菌激发子喷施油菜叶片能提高油菜的光合速率、增强油菜叶片对油菜菌 核病的抗性.该激发子的使用可诱导油菜叶片中至少5种蛋白质表达量的显著增加.经鉴定,5种蛋白分别为过氧 化物酶、核酮糖1,5 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黑芥子酶、苹果酸脱氢酶和一个可能与分子伴侣10功能近似 的蛋白.  相似文献   

2.
尚威  邱德文  曾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05-4506
利用PCR方法扩增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基因pemG1,并在其上下游分别引入酶切位点EcoRI和XhoI,经双酶切后与诱饵质粒载体pLexA连接构建重组诱饵质粒pLexA-PEMG1,将该重组诱饵质粒转入酵母菌株EGY48[p8op-lacZ]中进行β-半乳糖苷酶整板分析检测自激活。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LexA-PEMG1,并且其无自激活报告基因作用,对酵母菌株也无毒性作用。这说明该重组诱饵质粒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为筛选番茄cDNA文库获得诱饵蛋白PemG1的相互作用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康力 《甘肃农业》2016,(3):45-47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在生产上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筛选对稻瘟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用六种防治稻瘟菌病害的主要化学药剂:多菌灵、三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嘧菌酯、稻瘟灵做为研究对象。对两株稻瘟菌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对稻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平均EC50值为0.0520μg/ml,稻瘟灵、咪鲜胺、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三环唑的抑菌效果依次降低。嘧菌酯对于水稻的稻瘟病来说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的五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结合稻瘟菌致病相关基因和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图位克隆法在稻痘菌研究中的运用.对稻瘟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策略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6.
以 OPG、 OPH、 OPK等 3个系列 6 0个引物对福建稻瘟菌进行了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分析 .6 0个引物中有 2 1个扩增出多态性条带 ,表明福建省稻瘟菌群体有丰富的 RAPD多态性 ,可为该菌的遗传分析提供大量的遗传标记 .对 RAPD条带多样性分析发现龙岩江山病圃稻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简单 ,有明显优势种群 ,可能影响其抗瘟评定的代表性 ,说明多点进行品种抗性鉴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由稻瘟菌[Magnaporthegrisea(Her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ardo=PyriculariaoryzaeCavara]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稻瘟菌与水稻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关系,现已被作为模式系统用于研究病原微生物-植物寄主的互作机理。稻瘟菌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不仅为病害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其它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对稻瘟菌侵染结构附着胞分化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贵州省9个不同地区171个水稻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各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分布,最小EC50与最大EC50分别为1.36 mg/L和13.06 mg/L;各地区平均EC50值为4.79~6.62 mg/L;最低抗性水平为0.2,最高抗性水平为1.92,相差9.6倍,平均抗性水平为0.7~0.97。贵州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仍然处于敏感或低抗水平,目前可继续将稻瘟灵作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11.
福建稻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OPG、OPH、OPK等3个系列60个引物对福建稻瘟菌进行了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60个引物中有211个扩增出多态性条带,表明福建省曙菌群体有丰富的RAPD多态性,可为该菌的遗传分析提供大量的遗传标记,对RAPD条带多样性分析发现龙岩江山病圃稻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简单,有明显优势种群可能影响其抗瘟评定的代表性较说明多点进行品种抗性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稻瘟菌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鉴别了1987~2003年广东省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标样3 865份,分离出有效单孢菌株2 621个,共鉴定出8群6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稻瘟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存在较大的变动.其中ZC群为优势菌群,出现频率平均达45.71%,ZB和ZG为次优势菌群,平均出现频率分别为20.87%和19.11%.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达23.47%,其次ZG1、ZC15、ZF1和ZB13小种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分别为18.11%、12.18%、8.91%和7.37%.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稻瘟菌致病分子机制,创建了该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部分突变体经表型分析,获得3个生长发育及致病性同时发生变异,5个生长发育正常但致病性变异及2个生长发育变异但致病性正常的突变体;以TAIL-PCR方法获得了这些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及其边界序列,并用生物信息方法对被T-DNA标签的基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稻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用重复序列探针MGR586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组合,分析了我国1980~1994年12个省(市)108个不同稻区401个稻瘟病菌株(下简称菌株)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依其MGR-DNA指纹(下简称指纹)的相似率,结合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将表现为45个不同致病型的401个菌株区分为54个谱系,每个谱系的寄主范围有限,且与不同稻区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明显。菌株的指纹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构表明,稻瘟菌有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并在适宜的气候和人工接种条件下,草瘟菌和稻瘟菌可彼此互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稻区稻瘟菌谱系和毒性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该菌的致病性变异及其演化过程,为改进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和持抗育种的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西红柿燕麦片培养基(OTA)上培养稻瘟病菌的方法,筛选了P131小种的ATMT(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mediated transformation)转化子库中的1 500个转化子,获得10个突变体,其中生长缓慢型突变体8个.将生长缓慢突变体CD8504与野生型菌株S1528进行有性杂交,分离了单子囊孢子后代33个.分离检测结果表明,生长缓慢型突变体CD8504的突变表型与潮霉素抗性标记共分离,说明生长缓慢型突变体CD8504是由于外源质粒位点插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全基因组预测稻瘟菌的分泌蛋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泌蛋白多为病原微生物与植物受体蛋白起作用的激发子和其它致病因子,深入研究分泌蛋白将有助于明确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利用稻瘟菌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其分泌蛋白组学,将有助于全面掌握其致病因子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利用SignalP对稻瘟菌基因库中所有ORF的N-端信号肽存在与否进行预测,再依次通过Protcomp、TMHMM、big-PI Predictor和TargetP预测程序进行验证,寻找出所有可编码信号肽的基因。【结果】对11 108个稻瘟菌的ORF进行分析,最终预测出共有1 235个ORF可编码分泌蛋白。【结论】经验证此预测方法之可靠性较高,这为深入研究分泌蛋白组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4-2007年分离自四川省16个地区(市、州)41个县(市)的208个有效稻瘟病菌单孢对稻瘟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全省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20.7794μg/mL)是最敏感菌株EC50值(0.8135μg/mL)的24.54倍。确定了四川省水稻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为6.9749μg/mL。全省没有出现对稻瘟灵产生高抗药性和中抗药性菌株,大部稻瘟病菌株都表现为低抗水平(≤3),有的地区低抗菌株出现频率为0。因此,只要加强田间抗药性监测,稻瘟灵在四川水稻生产上仍可作为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培养基进行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oryzae(Cooke)Saccard。]菌落生长及产孢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3种培养基中以PDA琼脂培养基最适宜于稻瘟菌突变体的生长,在产孢培养条件观察中也发现,PDA琼脂培养基中的突变体产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心、超滤、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等方法对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激发子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其诱导水稻叶片植保素、过氧化物酶(POD)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粗激发子提取物(CEF)及DEAE-SepharoseFF层析提取物DSⅡ和DSⅢ菌具有激发子活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DSⅡ和DSⅢ的活性位点均位于糖基部分。  相似文献   

20.
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