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苍南县现有茶园2.66万亩,近几年产量徘徊在850吨上下,平均单产32公斤,处于低水平。主要原因是低产茶园面积大。1989年苍南县农业局在普尾茶场进行50亩低产茶园改造试点、示范。低改前亩产干茶30公斤,亩产值197元,通过改造后,到今年春茶亩产干茶达60公斤,亩产值达1453元,单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我县制种基地北风头村“油 -稻-制”1989年示范面积133亩,1990年扩 大到269亩,两年来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9年“油-稻-制”高产田块验收,中油821亩产油菜籽105.4公斤,产值149.67 元(1.42元/公斤);早稻浙辐802亩产426公斤,产值298、2元(0.7元/公斤),秋制 汕优64,亩产202.5公斤,产值11.74.5元 (5.8元/公斤);对照晚杂汕优64亩产512公斤,产值358.4元。“油-稻-制”亩产值共计为1622.37元,除去制种每亩投入多100元,实为1522.37元,与“油-稻-杂”比较亩增产值716.1元。 1990年“油-稻-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在试验研究和生产调查的基础上,发展了短季棉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据1987~1988年调查,短季棉前作小麦亩产253公斤,比麦套春棉小麦亩增产97公斤。亩投工少22个。亩投资少16元。亩产值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农业生产结构改革的需要,扩大海埭稻田的利用率,增加稻田的经济效益.厦门郊区农科所于1985年接受了省农业厅粮油处农机推广站的“稻田综合利用”科研课题,在7.5亩海埭稻田上套种日本巨峰葡萄和少量其它品种葡萄.今年已进入植后的第三个年头,葡萄植株生长结果正常.1986年验收葡萄平均亩产272.32公斤,水稻年亩产干谷322.25公斤,比单种水稻578.2公斤少收稻谷285.95公斤,但亩产值增675.31元  相似文献   

5.
土豆-夏花生双覆膜栽培是我县耕作制度改革内容之一。由于其经济效益好,农民易于接受,很快在我镇得到推广,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实践,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 一、土豆-夏花生双覆膜栽培经济效益高。 据我站试验,覆膜栽培土豆平均亩产1687.6公斤,比露地栽培亩增产638.6公斤,增产60.9%,亩纯收入400元左右。覆膜栽培花生亩产327.6公斤,比露地栽培亩增115.4公斤,增产54.4%。覆膜栽培两作亩产值915.7元,扣除地膜成本纯收入为865.7元,比两作露地栽培增收322.4元。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是全国大麻集中产区之一,清水大麻在陕甘宁边区素有“秦安合子、清水麻”之誉称。清水地区种植大麻的经济效益较高,根据大麻集中产区57户的调查,麻皮亩产58.8公斤~77.4公斤,最高亩产140公斤。麻籽亩产19.8公斤~31.4公斤,最高达50公斤以上。麻皮、麻籽(1980年不变价)麻杆(1/3作价),平均亩产值达184.40  相似文献   

7.
《茶叶》1990,(1)
开化县茶叶试验场“扩大名茶生产,提高茶园经济效益”试验课题,自1987年以来通过完善承包和加强茶园管理,合理利用原料,充分发挥鲜叶价值,扩大名优茶生产,使108.4亩茶园,亩产值达2523元,其中6.79亩高产茶园达3036元,经济效益比试验前亩收入增加2.61倍,纯利增加5.6倍,1988年生产龙顶名茶2528.5公斤,产值182048.4元,1989年生产龙顶茶2350公斤,产值21620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课题已于1989年12月30日在衢州市开化县通过鉴定,参加  相似文献   

8.
<正> 为提高土地产出率,稳定粮食生产,增加亩产值,我们于1987~1988年在下宅乡进行粮经复合农作制(春马铃薯—西瓜套种春玉米—杂交晚稻)的栽培试验研究。两年试验面积33.82亩,推广305亩,平均亩产粮食816.01公斤,西瓜1875公斤,亩产值达  相似文献   

9.
冬瓜在我镇近年来发展面积较大,一年两季种植面积达600多亩,产值可达1200万元,一般亩产值在4000公斤左右,高达5000公斤,就义路村杨进农户,早、晚季各种植2亩,一季亩产达5000公斤,每公斤卖0.7元,亩产值达3500元。目前冬瓜栽培已成为我镇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本地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品种选用抗病、早熟、肉厚的广东或上海大青皮杂交一代品种,或本地通过人工授粉套袋选育自留的熟期适中、抗病、肉厚的黑皮品种。二、选地冬瓜根系较发达,属肉质根,瓜地宜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壤土,排灌方便的田块栽培,前作最好是水稻…  相似文献   

10.
(一) 目前,单条栽茶园的面积最大,产茶最多。研究和探索这类茶园高产稳产的规律,具有更大的价值。为此,我们在浙江嵊县福全大队选了一块坡度为70度,面积为2.75亩的黄壤荒坡,于1974年冬季初耕,1975年早春复耕整地,全面深翻一尺左右,亩施基肥30担。采用行距4.5尺,丛距1.2尺的规格进行等高种植。选用本地群体种茶籽,每穴五粒,于三月播下,六月齐苗,长势比较匀齐旺盛。在综合管理和精心培育条件下,1979年亩产干茶426斤,亩产值788.10元;1980年亩产664斤,亩产值1185.20元;1981年亩产765.5斤,亩产值1415.25元。该试验地的主要种植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一般植后要4~5年才能投产;且投产后,亩产鲜叶长期徘徊在500~750公斤左右,亩产干荼100~150公斤左右。为探讨云南大叶种无性系茶——广西武呜华侨农场2号茶的种植方式与密度及其速生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与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缙云县小章茶场,海拔650多公尺,立地条件比较差。82年承担丽水地区科委“亩产150公斤茶叶生产技术措施探讨”课题。全场现有茶园272亩,已投产的199亩。总产量、产值,从81年22.4吨、83177元,82年增加到27.15吨,97981元。83年是茶叶滞销,84年仍有27.35吨,81173元。其中,承担课题的12亩试验园,82—84年亩产分别达到164.5公斤、174公斤、170公斤。另有8.7亩高产园,亩产分别为247.5公斤、269公斤和  相似文献   

13.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棉花三桃齐结不易实现,并存在早发易早衰,前期烂桃多,后期秋桃多的缺憾。为探讨新的栽培途径,1986年与中棉所合作进行了棉花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试验。试验表明,留叶枝去果枝控晚蕾的,平均亩产皮棉112.8公斤,霜前花90.2%,亩产值585.83元,比对照增产30.9%;亩增收161.93元,减少用工5.1个。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万亩机械化采茶综合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祖法  罗列万 《茶叶》1992,18(3):20-23
本项目为农业部下达的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浙江省农业厅等11个承担单位在1990~1991年实施期间,在应用《机械化采茶配套技术规程》基础上,采取4条技术措施,使全省10130.05亩机采示范茶园,1991年,平均亩产171.68公斤,比非机采园增产24.0%,每公斤均价为4.75元比手采提高0.56元,茶叶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每公斤鲜叶机采成本0.089元,比手采减少52.4%。本项目合计增加经济效益265.07万元,平均每亩增收261.67元。  相似文献   

15.
英德县石牯圹镇茶场创办于一九六五年,曾先后发展茶园700余亩。由于种种原因,茶园几度沦桑,仅留下老茶园396亩。近几年,在茶园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发展新茶园200余亩。现在,共有茶园面积600余亩,其中投产茶园452亩。鉴于老茶园开垦质量差,加之管理不善,茶园产量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徘徊。一九八二年,全场干茶总产为531.24担,亩产仅66.4公斤;茶叶总产值13.481万元,平均亩产值337.02元。如此低  相似文献   

16.
花生覆膜栽培在我县已有六年的时间,80到86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21.28万亩,平均亩产346.2公斤,比对照亩增117.6公斤,增产52.6%,其中千斤以上地块2011亩,最高亩产703.5公斤,全土层35厘米左右的中低产田覆膜11.6万亩,平均亩产292.5公斤,比对照亩增105.5公斤,增产56.4%,总增荚果1223.8万公斤,总增收673.09万元,纯增收670.16万元。本文  相似文献   

17.
1989年永丰县开始试行和推广“早椒──晚杂”耕作制,经过几多的实践,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取得显著效益。第1年在坑田乡上西村试种45亩,验收结果早椒(早杂2号)亩产2254公斤,投入237.0元.产值2254.0元;晚杂(汕优桂33)亩产465公斤,投入31元.产值325.5元;共计投入268元,产值2579.5元。比双杂(亩产1003公斤,投入124.7元,产值702.1元多净增1734.l元。1990年,该县种植5000多亩,产值突破1500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1%。1992年推广至1.1万亩。早椒后杂交晚稻的产量也不断提高,亩产达540.4公斤。 “早椒──晚杂”耕作制不仅经济效益高,也有…  相似文献   

18.
下祝茶场是福建省闽清县偏远山区的乡办茶场,海拔700多米,1965年办场时面积700余亩,分布十几个山头,十年动乱,茶园几乎荒废,1982年全场垦复改造前年产量不足5吨,年产值仅1.5万元。为了开发偏远山区经济,1982年全场低产改造,经三年努力改造了300亩成为高标准茶园。从此下祝场狠抓茶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经过十二年的努力,该场发展成为闽清县先进企业,年产值百万元,年经营额三百余万元,茶园亩产由7-5公斤提高到105公斤,亩产值由27元提高到1350元,分别提高14倍和50涪,尤其近两年茶叶市场疲软时,该茶场在竞争中仍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G.]原产新几内亚和东南亚.四棱豆的生物产量相当高.在热带地区种植四棱豆年可收33~133公斤/亩;或鲜荚2333公斤/亩;块茎133~667公斤/亩,此外,亩产数千公斤鲜叶和藤蔓.四棱豆的叶、芽、花、荚果、种子和块茎均可食用且富含营养.  相似文献   

20.
地处江南旅游胜地江苏省宜兴市善卷洞附近的善卷乡茶林场,是1975年建立的。建场初期,是由几块村办茶园合并而成,仅有茶园200多亩,亩产干茶不足50公斤,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年产值不到3万元,到1978年,该场茶园面积还不足400亩,年产值也只有20万元左右。近十年来,该场有了较大的发展,十年迈了十大步,茶叶产量和产值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十年中,该场大力发展新茶园,改用茶树良种,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狠抓产品质量,添置制茶机械,开发茶叶销售市场。从1983年开始,场部对各产茶工区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该场的发展。目前该场的茶园面积达950亩,采摘面积为855亩。1988年平均亩产达190公斤,平均亩产值为1404元,每担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