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间接ELISA对囊虫粗抗原、B抗原、用等电聚焦技术分离的抗原组分及特异McAb亲和层析抗原的特异性作了评价,结果均不理想。用McAb分析查明,在某些囊虫抗原分子上既有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又有非特异性决定簇。应用特异McAb以R-PIⅡ和Ⅰ-ELISA检测囊虫病人和猪的血清抗体,结果完全消除了假阳性反应;用R-PIⅡ微量法和Ⅰ-ELISA检测,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7.36%(76/87)和89.66%(78/87),病猪血清的阳性率为89.32%(92/103)和86.41%(89/103);用R-PHI玻片法检测,病猪血清的阳性率为87.32%(90/103)。  相似文献   

2.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对CA效价与虫负荷的相关性作了初步观察,发现两者密切相关.轻度感染猪血清CA效价≤000,中度为1000~10000,重度为10000~100000.人工感染病猪血清一般在感染后1周检出CA,于感染后4~5周达高峰;抗体一般于感染后2周检出.这种方法可检出的最小虫负荷约为20个/猪  相似文献   

3.
囊虫病循环抗原检测用于疗效考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 15头囊虫病猪和 15例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 (CA)的变化情况作了观察。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猪 15头 ,经剖检证实治愈 13头 ,其中 10头在治疗后 15 d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30 d后 13头猪血清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其中 3头猪 CA转阴 ) ,治疗 6 0 d后 CA转阴猪达 10头 ;未治愈的 2头病猪 ,CA一直变化不大。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患者 15例 ,其中 9例经 1个疗程治愈 ,治疗后 30 d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治疗 6 0 d后 CA全部转阴 ;3例经 2个疗程治愈 ,6 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转阴 ;2例经 3个疗程治愈 ,治疗 90 d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 ;1例严重感染的患者经 6个疗程治疗未治愈 ,其血清中 CA的衰减幅度小于 2。以上结果表明 ,血清 CA的光密度 (D值 )变化能准确反应囊虫在患者体内的生存状态 ,治疗前后 CA的衰减幅度大于 2或 CA消失可作为囊虫病治愈的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以反向被动血凝试验(RPHA)检测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囊虫病猪血清的检出率为94.55%(104/110),健猪血清阳性率为8.5%(8/94).假阳性反应主要来自棘球蚴感染.囊虫病猪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可耐受100℃30min而仍保持其抗原活性,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两株分泌抗囊虫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G_6和3E_1,其分泌抗体分别为IgG_1和IgG_3。间接ELISA法检测其24h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中的效价,2G_6为10~3、10~7;3E为10~2、10~5。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只与囊虫抗原反应而不与棘球蚴、细颈囊尾蚴抗原和猪血清反应。两种单克隆抗体不能交互抑制。3E_1抗体能与囊虫抗原发生沉淀反应,2G_6抗体无沉淀反应性。应用酶标记的3G_1抗体经ELISA抑制法检测囊虫病猪和非囊虫猪血清中的抗体,阳性率为86%(86/100),阴性符合率为100%(119/119)。  相似文献   

6.
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囊虫循环抗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胶体金和免疫层析技术进行了检测金免疫层析法(GICA)囊虫循环抗原(CA)试验研究。5株抗囊虫McAb和一株多抗用于最佳配对的筛选,一株用于标记胶体金,另一株包被NC膜。以双抗体夹心ELISA为对照,GICA用于CA检测,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以McAb 1A5和1B6配对的结果最佳,1A5最适标记量为10μg/mL,186最佳包被浓度为1 g/L;用GIC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囊虫CA,痈猪血清和囊液的符合率达100%,病人血清和脑脊液的符合率达80%;CA最低检测量为10 ng,检测正常猪、人及其他疾病血清,均呈阴性;检测时间5-15 min,整个实验仅一步操作;GICA试纸条分别在4℃和室温下保存105 d以及在37℃保存45 d,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改变。以上结果表明,快速检测囊虫循环抗原的金免疫层析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和稳定的特点,适合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7.
对21头囊虫病猪治疗前后血清中循环抗原(CA)的动态作了观察,发现治疗后10天内CA含量比治疗前增加,而后逐渐减少,15或30天后明显减少;未经治疗的及未治愈的病猪血清中CA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治疗后血清中CA含量见有明显减少的时间与治疗的血清的CA效价有关,原效价低者治疗后15天即见有明显减少,而原效价高者需30天后才见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纯化的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RRS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纯化的PRRSV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2株可分泌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B8、4D8。用重组N蛋白免疫的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3株可分泌特异性McAb的抗PRRS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2F3、4D5、5D11。间接ELISA检测4D8、4B8、4D5和5D11杂交瘤上清效价为1∶32~1∶512,而2F3的腹水效价为1∶12 800。单抗2F3、4B8和4D8与纯化病毒的Western blotting反应都为阳性,而4D5和5D11为阴性。IFA检测结果5株单抗都有明显的荧光,与PRRSV呈阳性反应。2F3的Ig亚型为IgM。5株单抗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至20代,分泌相应McAb的效价基本一致。本研究为PRRSV生物学诊断和方法研究提供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9.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4A7,9D6、9C2、11A1、11D4)。在5株杂交瘤分泌的McAb中,有4株(4A7、9D6、11A1、11D4)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对其中4A7、9D6两株分泌的McAb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其与CA中大约为7.7×104u的蛋白移行带出现特异反应;一株(9C2)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对杂交瘤细胞的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数在93-108之间。体外传代4个月,仍保持稳定分泌抗体的特性。这种McAb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除与幽门弯曲菌出现弱阳性反应外,与参试的其它31种非弯曲菌属的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516株空肠弯曲菌的鉴定表明,制备的McAb与现有空肠弯曲菌均出现阳性反应,与常规鉴定法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囊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猪囊虫病的研究中发现在病、健猪血清中除存在着某些抗原性相同的成分引起交叉反应外,在病猪血清中还含有一种特异循环抗原成分。为了弄清囊虫病猪对此循环抗原的免疫应答状况,自囊虫虫浆浸提物(粗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旋毛虫循环抗原(CA)的应用价值,作者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4个抗旋毛虫CA的杂交瘤细胞系,建立了以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CA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动物血清中CA的检测。应用该法检测旋毛虫病猪血清的阳性率为72.1%(31/43)。60头健康猪、30头感染猪囊虫和30头感染弓形虫的猪均为阴性。对流行地区河南邓县34头和湖北囊樊134头屠宰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能够用于制备旋毛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条的EsAg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ESAg)免疫诱导Balb/c小鼠,使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NS0瘤细胞融合,利用Es45、ES49抗原通过间接ELISA对大量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筛选,筛选出分泌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的4株杂交瘤细胞。结果ES45和ES49(分子质量分别为45ku,49ku)分别被Ts-2D4、Ts-4C5和Ts-4H6、Ts-2G8单克隆抗体识别,与猪肺丝虫(Metastrongylus pudendotectus.MP)、囊虫(Cysticercus cellulosae,CC)、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CT)、蛔虫(Ascaris suum,AS)、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iescheriana,SM)抗原反应测试表明,4株单抗与参试抗原均无交叉反应,所有单抗上清ELISA平均效价为1:1120,腹水ELISA平均效价为1.1×10^6,亲和力常数的平均值为6.12×10^9 L/mol。以金标免疫吸附试纸条原理为基础,利用制备的单抗成功研制了旋毛虫病快速检测试纸务,操作快速、无需设备及试剂,可以作为旋毛虫病的实时监测工具。结论ESAg单抗用于制备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是理想的试剂。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旋毛虫保护性抗原,建立了4株分泌抗旋毛虫McAb的细胞株。经连续培养30余代,仍稳定地分泌抗体。其中,2G3和2C10的靶抗原为旋毛虫幼虫表膜。免疫球蛋白 型及亚 鉴定表明,2G3和2C10为IgG_1,1D5为IgG_3,1C9为IgM。除2C10和IC9对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呈现阳性反应外,未见对猪圆线虫、猪囊尾蚴、伊氏锥虫表膜抗原和正常猪肉反应。经ELISA测定,2G3、2C10、1D5、1C9均可与施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作用,其腹水效价分别为1:50000、1:10000、1:1000、1:800。各McAb均与旋毛虫幼虫排泄分泌物抗原(ES抗原)作用,经ELISA测定表明,2G3腹水效价达1:320000。  相似文献   

14.
囊虫病循环抗原酶联免疫试剂检测盒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部分纯化囊虫抗原免疫 B A L B/c 小鼠,取其脾细胞与 S P2/0 细胞融合制备抗囊虫循环抗原( C A) Mc Ab ,共获得 8 株分泌抗囊虫 C A M c Ab 细胞株。经鉴定,筛选出组合后能获得最佳检测效果的 C A M c Ab细胞株 M c Ab 1 C7(包被)和 H R P1 B5 作为检测用的 M c Ab,用其建立了检测囊虫 C A 的双抗体夹心 E L I S A方法,并研制了囊虫病 C A 检测试剂盒。试剂盒用于检测囊虫病 C A,敏感、特异、快速、简便,囊虫病血清 C A的检出率为 91.43% ,脑脊液 C A 的检出率为 94.44% 。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掺糖造假蜂蜜中残留糖化酶的检测方法,用从黑曲霉中提取的糖化酶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2株稳定分泌针对糖化酶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0株为IgG1,2株为IgG2b,轻链均为κ轻链。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12株抗体均可特异性结合糖化酶。其中6株单抗(McAb-2H4F9、6H9D8、8F2F11、8F2E9、1A8G6、1C4D5)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法制备的腹水效价均1∶1×104以上。采用抗体叠加试验对这6株抗糖化酶单抗的抗原识别位点进行检测,反应增殖结果表明,6株单抗分别针对4类不同抗原位点,McAb-6H9D8和McAb-8F2F11针对第Ⅰ种抗原决定簇;McAb-1A8G6和McAb-1C4D5针对第Ⅱ种抗原决定簇;McAb-8F2E9针对第Ⅲ种抗原决定簇;McAb-2H4F9针对第Ⅳ种抗原决定簇。制备的抗体针对不同的抗原表位,为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提供前提。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猪囊尾蚴膜联蛋白B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猪囊尾蚴中扩增出膜联蛋白B2基因,将其克隆至pcDNA3.1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表明,目的基因AnnexinB2已正确地整合至表达质粒中,成功构建了膜联蛋白B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用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发现了囊虫病猪的循环抗原,并用反向间接血凝技术作了检测。103份囊虫病猪血清琼扩试验对循环抗原的检出率为22.33%(23/103);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出率为32.03%(33/103),其余70份呈阴性反应的血清经免疫复合物解离后,又有25份呈阳性反应,总检出率为56.31%(58/103)。  相似文献   

18.
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囊尾蚴T24免疫原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T24基因的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Western—blotting;用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经ELISA检测血清抗体,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所克隆的T24基因片段长716bp,含有1个678bp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226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猪囊虫T2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40ku,并能被猪囊虫阳性血清识别;免疫小鼠在免疫1周后即可检测到血清抗体,第30d达到较高水平,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Various immunization procedu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the number of hybridomas producing antibodies against Cysticercus cellulosae. Ten groups of 5 BALB/c mice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immunization procedures and were bled repeatedly over a period of 68 days. The samples of sera thus obtained were tes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otal immunoglobulins, IgG and IgM levels were determined. In general, total anticyst antibody titres increased during the course of immunization but in 3 groups the final titre was lower than the maximal antibody titre. Overall, immune tolerance did not appear to be a problem and longer immunization programs seemed to end with slightly higher antibody levels. So far, 4 mice from the group that exhibited the highest immunoglobulin levels have been used for hybridoma production. Out of 124 hybridomas thus obtained, only 1 secreted antibodies against Cysticercus cellulosae.  相似文献   

20.
刘燕  汤承  岳华  王远微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7):1963-1974
鸭甲型肝炎(duck hepatitis A,DHA)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种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对我国流行的鸭甲型肝炎血清1型(DHAV-1)和血清3型(DHAV-3)病毒具有交叉中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人工合成12条DHAV-1和DHAV-3的VP1蛋白共有的抗原表位肽,分别与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载体偶联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通过检测McAb与DHAV-1和DHAV-3的交叉反应性,测定McAb对病毒增殖的抑制效率、中和效价以及攻毒保护率等来筛选McAb。本研究共获得了12株稳定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6株(C1、C4、C7、C12、C13、C16)分泌的McAb同时与DHAV-1和DHAV-3发生特异性交叉反应; C1、C4、C7、C16可以抑制DHAV-1和DHAV-3在鸭胚中的增殖,抑制率在75.34%~100.00%不等;对DHAV-1和DHAV-3的中和效价:C1(1:3&1:5)、C4(1:3&1:3)、C7(1:10&1:11)和C16(1:9&1:9);C7和C16对DHAV-1和DHAV-3攻毒雏鸭的保护率较高,分别为“70%、80%”和“100%、60%”。本研究成功研制出对DHAV-1和DHAV-3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McAb 4株,其中2株对病毒的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为DHA的防控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