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9,(6):81-81
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最近审定的灵芝新品种“仙芝1号”,解决了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含量和活性低的问题,具有如下特点:灵芝孢子粉产量高,平均每667m2产量24.66k,比对照日本红芝、韩芝分别高61.92%、56.40%;灵芝多糖、灵芝三萜平均含量分别为2.47%、0.83%,分别比日本红芝高31.03%、39.04%,比韩芝高21.20%、20.48%。  相似文献   

2.
为菌草替代木屑种植灵芝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黔芝2号为试验菌株,设置8种不同配方梯度的巨菌草替代木屑的培比试验,并通过测定黔芝2号的菌丝长势、农艺性状、多糖含量和三萜类物质含量等指标,筛选适宜种植黔芝2号且高产、稳产、活性物质含量高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配方3(巨菌草30%、木屑48%、麸皮20%、石膏1%、蔗糖1%)栽...  相似文献   

3.
不同灵芝主要活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灵芝分类鉴定及其药用成分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比较不同灵芝菌株(德昌1号、德昌3号、德昌4号、黑芝、血芝、灵芝)的多糖及三萜化合物含量,并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三萜化合物的组分。[结果]子实体多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灵芝、德昌3号、黑芝、血芝、德昌1号,三萜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血芝、德昌1号、德昌3号、黑芝、灵芝;不同灵芝菌丝体所含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存在差异,同一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所含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结论]灵芝多糖含量与三萜化合物含量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并比较4种不同灵芝菌株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灵芝的多糖含量最高(P0.05),达6.55 mg/g;大红芝的甘露醇含量最高(P0.05),达21.92 mg/g;黑灵芝的总三萜含量最高(P0.05),达170.53 mg/g;在1.0 mg/m L浓度下,赤芝、大红芝、黑灵芝、灵芝902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88%、80.92%、80.30%、76.38%。由结果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间的多糖、甘露醇和总三萜含量存在差异。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灵芝菌株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均较强,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几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灵芝多糖及灵芝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液体培养时添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灵芝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硫酸锌、VB1,和复合VB,采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时神芝和泰芝进行培养,并测定芝培养液和菌丝体中的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结果]灵芝多糖含量以添加1.0‰VB1最高,其培养液中为6.00mg/m1,菌丝体中为552.5mg/g,分别是空白对照的5.45倍和2.58倍;灵芝酸含量也以添加1.0‰VB1最高,其菌丝体中为23.56mg/g,而各处理培养液的灵芝酸含量均很低;添加0.1‰~0.2‰硫酸锌和1.0‰复合VB,也能显著提高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不同灵芝菌株的灵芝酸含量有很大差异,神芝的灵芝酸含量为泰芝的2倍。[结论]添加适量的铁、锌、VB1及复合VB能显著提高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茶枝屑代料栽培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不同用量的茶枝屑进行灵芝的代料栽培,并分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和灵芝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在茶枝屑代料培养基上能正常生长、出芝,产生和释放孢子,灵芝的生物转化率比杂木屑代料栽培降低了6.25%~31.33%,灵芝多糖含量高3.03%~28.28%,灵芝总三萜含量高2.62%~17.40%.认为茶枝屑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7.
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转色前的菌丝疏松,而菌膜、菇蕾的菌丝相对比较致密。菌膜、菇蕾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高,而幼菇、成熟菇、退化菇蕾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糖分供应量减少、蛋白质含量降低、代谢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菇蕾退化的原因。退化菇蕾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高、膜损伤程度加大是菇蕾退化的生理表现,也可能是菇蕾退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随着灵芝多糖已渗入到药品、保健品、化装品和食品等领域,多糖的提取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人们对多糖的重要活性物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多糖的提取、结构、药理学及临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灵芝及灵芝多糖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茶园套种对灵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茶园套种对灵芝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园套种灵芝的生产模式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竖栽覆土和横栽覆土2种茶园套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式,分析比较2种茶园套种方式与常规室外荫棚覆土栽培方式之间灵芝的生长性能、商品性状及其品质的差异。【结果】茶园套种模式下,灵芝可以正常出芝并生长发育成熟,其商品性状正常,但生长性能和商品性状均不如室外荫棚覆土栽培。与室外荫棚覆土栽培相比,竖栽覆土和横栽覆土2种茶园套种下的灵芝菌棒下地后生长时间分别慢25、 18 d,出芝率分别显著降低12.8%和14.5%(P0.05),生物转化率分别降低10.48%和4.49%(P0.05)。茶园套种时灵芝的多糖、总三萜和氨基酸等含量与室外荫棚覆土栽培均无显著性差异;竖栽覆土和横栽覆土的灵芝多糖含量为1.09%和1.08%,比荫棚覆土栽培的灵芝高9.90%和9.29%,总三萜含量为1.19%和1.21%,比荫棚覆土栽培的灵芝高11.48%和13.55%。【结论】茶园生态环境条件下灵芝可以正常生长,茶园套种可提高灵芝的品质,但对生长性能和商品性状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同一菌株的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种灵芝的有机溶剂萃取物中的三萜指纹的情况,并比较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灵芝生长期间,萃取物的HPLC图谱相似度较高,均0.93;且子实体从开始分化形成时到子实体成熟期间,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稳定;然而灵芝三萜萃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的总峰面积,则是第二生长阶段最大,第一生长阶段最小。这说明应生长发育之需求,灵芝三萜的各组分和总量在不断变化。另外,研究中的6个灵芝品种,三萜萃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比较灵芝三萜萃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总峰面积发现,美芝(MZ)最大,其次是G4、G9、京大(JD)、南韩(NH),最小是G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霍山产3种石斛多糖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霍山石斛、霍山铁皮石斛和霍山细茎石斛3种霍山产石斛在8个不同生长阶段的多糖含量,并分析了其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在组培苗繁育阶段,石斛多糖含量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稳步增长,且呈现出霍山铁皮石斛霍山石斛霍山细茎石斛的规律;石斛在栽培2年后多糖含量达到最高,品种间的规律表现为霍山石斛霍山铁皮石斛细茎石斛,其中霍山石斛2年生茎多糖含量高达35.74%,在3种石斛中是最高的。[结论]试验研究了霍山产3种石斛多糖含量变化规律,为石斛的繁育、栽培以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打顶时期对云烟85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烟85种植密度、打顶时期试验表明,烟株按110cm×50cm移栽、含蕾打顶,烟叶产量、产值最高,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居第3位,烟碱含量较适中,化学成分较协调,符合卷烟工业配方需求;烟株按110cm×50cm移栽、现蕾打顶,烟叶产量、产值居第2位,上中等烟比例最高,但烟叶烟碱含量显著偏高,居第2位,卷烟工业的可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不同灵芝菌株的差异,探究其最佳的栽培模式,可为灵芝精深加工源头提高优良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通过不同栽培模式对4个灵芝菌株其子实体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段木栽培中黄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代料栽培中野生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最佳;段木栽培中平芝多糖和三萜含量最高;代料栽培中野生灵芝多糖含量最高,而平芝三萜含量最高。灵白、平芝和黄灵芝其多糖和三萜含量段木栽培皆高于代料栽培,野生灵芝其多糖和三萜含量代料栽培明显高于段木栽培。由此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适宜于不同的栽培条件和栽培模式,这为选择获得活性成分高的专有灵芝菌株及相应的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液体浅层培养对猪苓菌丝体生长及其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液体浅层培养方式培养猪苓菌丝体,在培养28d后,猪苓菌丝体的鲜重达到最高,而菌丝体干重在21d后增幅不大;培养28d后的培养液pH由接种前的3.9升高到5.0,菌丝体旺盛生长阶段的pH为4.0~4.6;菌丝体中总糖含量在培养14d后达到最大,浅层培养猪苓菌丝体生产猪苓多糖的适宜培养周期约为2周;对从猪苓菌丝体和猪苓菌核中提取的猪苓多糖进行红外吸收光谱比较分析,两者红外光谱图相似,表明多糖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但含量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灵芝主要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灵芝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衰老、免疫调节、保肝护肝、降血糖等。主要介绍了灵芝的主要化学成分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灵芝微量元素等近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川产天麻不同抽茎开花阶段块茎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天麻阶段发育块茎的质量变化特性,为天麻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期原位动态采集天麻开花结实发育阶段块茎,水法蒸制透心,切薄片,50℃恒温烘干,考察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天麻素含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HPLC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结果]川产天麻各生育阶段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依次为:箭麻期〉抽花期〉花蕾期〉盛花期〉果实期〉枯萎期,箭麻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0.629%和9.894%,天麻素含量(y1)和天麻多糖含量(y2)与累积有效积温(T)回归方程分别为y1=10.024-0.004T(n=6,r=-0.996***),y2=0.606+0.000 8T(n=6,r=-0.935***)。[结论]天麻抽茎-开花-果实-枯萎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随阶段发育进程和有效积温增加而显著降低,商品天麻最佳状态为箭麻,在采收天麻果实后枯萎前的块茎均可作为制药和功能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i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其中花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是影响铁皮石斛花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铁皮石斛花苞期、微开期、盛花期全花以及盛花期花的花被、合蕊柱、子房的烘干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及福林酚法,探讨了不同花期铁皮石斛花及盛花期花朵不同部位多糖、总黄酮及总酚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而确定了铁皮石斛花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采收部位。结果表明:①不同花期中盛花期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61.5 mg·g-1)与微开期(55.3 mg·g-1)及花苞期(45.6 mg·g-1)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微开期花中总黄酮质量分数(17.4 mg·g-1)显著低于花苞期(19.9 mg·g-1)和盛花期(19.2 mg·g-1)(P < 0.05);盛花期花中总酚质量分数(22.2 mg·g-1)显著高于微开期(19.6 mg·g-1)及花苞期(18.5 mg·g-1)(P < 0.05)。②整体而言,盛花期不同部位中花被相应活性组分即多糖、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合蕊柱及子房,分别为64.5,24.2及26.5 mg·g-1(P < 0.05)。因此从活性组分质量分数方面考虑,盛花期可作为铁皮石斛花采收的最佳时期,花被是最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0,200,500 mg/L的酵母胞壁多糖喷雾处理黄瓜植株,以研究酵母胞壁多糖对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和500 mg/L的酵母胞壁多糖均能提高黄瓜含糖量及维生素C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对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林倩倩  赵淑杰  朱鹤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69-9671,9804
[目的]研究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研究了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三萜化合物的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微波萃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三萜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0.748%;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微波萃取法的74%、80%和83%。[结论]微波萃取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时间短和提取效率高的优点,是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打顶、留叶对K326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32 6打顶、留叶试验表明 ,烟株含蕾打顶、留叶 19- 2 0片·株 -1,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 ,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居第 2位 ,但各部位烟叶特别是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偏高 ;烟株初花打顶、留叶 19- 2 0片·株 -1,烟叶产量和产值居第 2位 ,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居第 3位 ,中下部叶烟碱含量适中 ,但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偏高 ;初花打顶、留叶 2 1- 2 2片·株 -1,烟叶产量和产值居第 3位 ,而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上中等烟比例最高 ,各部位烟叶烟碱含量最适中 ,也最符合卷烟工业配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