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南张特菜基地已成立6年多,甜椒及其他蔬菜已申请了绿色食品证书。在生产和管理上严格把关,全部施用有机肥,杜绝了高毒和高残留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在病虫害防治上广泛使用人工,生物防治技术.保证了蔬菜品质.基本上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和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绿色食品蔬菜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统称。按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制定的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将产品分为AA级绿色食品蔬菜和A级绿色食品蔬菜。AA级系指产地生态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的环境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生产单位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早春大棚甜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岭县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寒冷是这一地区特征,冬春两季蔬菜生产困难,春末夏初蔬菜供应困难,大部分蔬菜靠从山东、辽南等地购进,中间环节花费比较大,市场菜价高。我们经过几年的抗寒栽培研究,得出了以下一整套适合本县实际情况的早春大棚甜椒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比较好,被本县农民称之为早春大棚甜椒生产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锡志  刘广东 《蔬菜》1998,(6):25-25
豆芽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传统蔬菜。我国传统生产豆芽多采用缸等容器生产黄色豆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食品的兴起,我们在庭院生产绿色豆芽获得成功。庭院生产绿色黄豆芽,可在庭院内地面上、平房顶、阳台边、花盆内、木箱中进行,投资少、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效...  相似文献   

5.
绿色食品蔬菜保护地黄瓜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发展较迅速,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既增加了社会效益,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辽宁省新民市大民屯镇从2000年开始推广应用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生产出符合国家A级标准的绿色食品蔬菜,为我市发展“两高一优”的蔬菜生产树立了样板,与国际蔬菜生产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是保护地蔬菜生产较高端的设施,但其建设投资大,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村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如何节本增效、实现利润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得是否得当、用工量的多寡是能否节支增收的关键。通过几年的生产试验,我们摸索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冬甜椒-早春大白菜-菜豆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日光温室,既保证了早春、秋冬生产所需的温度,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工量,经济效益显著,较适合成规模日光温室种植基地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具有生产粮食和高原蔬菜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该县蔬菜生产已由脱水蔬菜为主发展成外销高原夏菜为主。酒高粱应用于酿酒、食用、饲料、糖料、造纸原料,其生产价值越来越高。甜椒套种酒高粱栽培模式中,酒高粱既可为甜椒遮荫和搭架支撑,又能减轻甜椒病害的发生,节约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蔬菜生产正向无公害、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绿色食品倍受青睐,而且生产"绿色食品"获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相当可观,被誉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但是,由于蔬菜经济价值高,受病虫为害较为严重,所以目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仍是蔬菜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用药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2006,(8):55-55
该图谱是在《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鉴》(珍藏版)的基础上,精选出896幅彩图及涉图文字,重新编撰出版的。该图谱112页,70万字,彩色图片896幅,涉及的病虫种类667种,图片清晰,图文并茂,信息量大,防治方法先进,可供南北方从事无公害蔬菜和A级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人员、广大科技人员、菜农使用,也可供生产AA级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识别病虫害时参考。邮购价:80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蔬菜》2006,(5):48-48
该图谱是在《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鉴》(珍藏版)的基础上,精选出896幅彩图及涉图文字,重新编撰出版的。该图谱112页,70万字,彩色图片896幅,涉及的病虫种类667种,图片清晰,图文并茂,信息量大,防治方法先进,可供南北方从事无公害蔬菜和A级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人员、广大科技人员、菜农使用,也可供生产AA级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识别病虫害时参考。邮购价: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