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重庆市10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分季播种,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播、夏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农艺性状如营养生长期、株高、主茎分枝数等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在春播和秋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夏播、秋播条件下进行春大豆育种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春大豆春播和秋播性状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加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英粒数、有效分枝、总英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或极显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条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以35个春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春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每荚粒数、有效分枝、总荚数、有效荚数、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等性状在春播和秋播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表明秋播条件下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单株产量、百粒重等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以来自国内不同生态区的57份大豆种质和来自国外的10份大豆种质为试材,分春、夏两季进行播种,研究播期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16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12份相差5 d之内,39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绥农6号缩短天数最多,达33 d;生育期延长的种质中,盘石豆延长天数最多,达54 d。夏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27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28份相差5 d之内,12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吉育30缩短天数达55 d。与春播相比,夏播时,大豆全生育期缩短,主要是生育前期的缩短,即播种至结荚阶段的缩短。从积温角度来说,夏播大豆比春播大豆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减少,主要是开花和结荚期减少,而在其他发育阶段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12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在单种和套种模式下对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种和套种模式下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较大。单种模式下承豆6号产量最高,套种模式下晋豆19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不同播期与农艺性状试验调查及相关分析后,结果表明,播期与各农艺性状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播期的单株粒数,荚数,出苗至开花日数等差异达极显著水平,5月上旬播种比5月下旬播种增产16.3%。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17个南方春大豆品种在莆田地区秋播下的生物学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7个春大豆品种底荚高度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大豆秋播条件下,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总方差遗传累积贡献率达84.43%,基本上反映了所有性状的变异信息;系统聚类分析表明,17份品种主要可分为有籽粒大、中、小,且产量高、中、低交叉等7大类型。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夏播条件下,以冀、晋地区的10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北京主栽品种科丰14为对照,进行2年3点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高产、稳产和高品质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株高、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性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生育期、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河北省培育的冀豆12、冀豆15等品种适合在北京地区夏播种植,可以作为引进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9.
不同熟期春大豆若干生长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植物生长分析技术对春大豆早、中、迟熟类型的研究表明,生育期的差异主要在初花后的生殖生长期,在现蕾至现蕾后10天内,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增加最快,早、中和迟熟品种的LAI分别在现蕾后20和30天达到最大,此叶面积(SLA)和叶重比(LWR)随着生育进程而逐渐下降,SLA处理间无多大变化,而LWR早熟春大豆下降快,至生育后期已降至较低,早、中熟春大豆叶片的相对生长速度(RGR)至现蕾后30天  相似文献   

10.
11.
福建春大豆地方品种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春大豆地方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着手,经遗传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剖析了春大豆地方品种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各数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我省春大豆的高产优良基因型的表现是:单株粒数多、瘪粒率低、籽粒较大,而株高、主茎节数及每株荚数等性状中等。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明确小麦主要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性状对单穗粒重的贡献大小,本试验选用了20个小麦品种(系),针对1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穗粒重、千粒重、每穗粒数、第1节长的遗传力很高;每穗粒数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千粒重、第1节、第2节与单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I2、每穗小穗数、千粒重对单穗粒重的遗传直接通径为正贡献,每穗粒数、第1节、IL、第2节通过I2,穗长通过每穗小穗数对单穗粒重的间接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条件对不同生态类型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4 ̄199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地研究了紧凑型和平展型峡谷个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肥力、密度、品种的复式裂区试验表明,密度、品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密度和产量呈显著相关,品种和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密度和把力的正交试验表明,密度和产量呈显著相关,三个大量元素肥料不同设计水平间均差异不显著可见品种密度在玉米栽培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54  
 我国农家品种蛋白质、面筋含量高;国外优质品种面筋强度大、面团流变学性状好,我国育成的品种在品质上一般介于上两类品种之间。我国品种在面筋和面团性状上显著低于国外优质品种,但也有一些优质品种。各类品种在育种上都有其利用价值。半个世纪中,我国小麦品种在蛋白质、面筋含量方面有下降趋势,但在面筋强度和面团流变学性状上却逐年有所改良,表明籽粒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将硬度(或角质率)、沉降值、蛋白质含量这三个易于测定的简单性状作为育种早代的选择标准,有利于协调品质性状之间及其与产量和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客观评价小麦品系的主要性状,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提供依据,对3份较为稳定品系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系的产量均比对照(永良4号)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分别为:芒长(0.254)〉主茎穗长(0.189)〉有效分蘖数(0.171)〉结实小穗数(0.122)〉单穗粒数(0.111)〉不孕小穗数(0.109)〉单穗粒重(0.032)〉株高(-0.040)〉韧度(-0.063)〉千粒重(-0.216)〉粒径(-0.620)。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容重与产量呈弱的负相关。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株高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品系07-1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6个春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百粒重、穗粗、秃尖长、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除穗长、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穗粗.其中百粒重、穗行数和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大.因此,提高百粒重,增加穗行数和穗长,并兼顾其它性状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广东籼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东省172个栽培稻品种10项米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评分与角质率,胶稠度,米饭品尝评价,整精米率,粒长和糙米率呈很显著的正相关,与垩白粒率,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呈很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总评分贡献最大的为角质率,其次为粒长宽比,米饭品尝价,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雍胶稠度;在间接作用中,角质率通过整精米率对总评分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不同品种的幼穗在离体条件下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 MS 和 N_6培养基对春小麦4个不同品种的幼穗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在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和植株的再生上,品种间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品种欧柔最好。初步认为,在禾谷类原生质体的培养和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工作中,材料的基因型选择可能是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