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排种器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种器是免耕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排种质量直接影响免耕播种机的播种质量。为此,针对免耕地表作业时,出现排种盘漏吸、种子箱架空、导种管堵塞等引起的漏播情况,采用555定时器和CMOS器件,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研制的2BM-5型气吸式精量免耕播种机设计了实时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可使拖拉机驾驶员通过显示器和报警器实时掌握播种情况,能够有效提高2BM-5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的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究明振动对免耕播种机排种性能的影响,采用Pulse LAN-XI振动测试系统,对2BM-5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在莜麦茬地作业状态下排种器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测试;用Mat Lab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得到播种机在作业状态下田间振动信号的时域图及频域图。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播种机作业状态下,随着速度的提高,振动主频率对应的最大幅值有所提高;排种器的振动主频率主要集中在0~10Hz和40~60Hz;在莜麦茬地播种,2BM-5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作业速度为4km/h时振动较弱。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省甘南草原上大面积种植中草药项目缺乏配套农机具的问题,研制了2BM-5型圆盘式草原药用免耕播种机.提出了在潮湿和多石块的草原上采用双圆盘开沟器、用分离式刚性镇压器的播种机型;分析和确定了开沟器、镇压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田间试验结果:采用2BM-5型免耕播种机能够保证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种子深度合格率87.5%,出苗率提高6.85%,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4.
2BM-2型玉米播种施肥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免耕精密播种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设计出功率消耗低、适合小地块作业、结构紧凑、工作灵活的2BM-2型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该机借鉴了国内外典型免耕播种机研制的成功经验,结合辽西半干旱地区的特点及农艺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机具成本与功能之间的矛盾,可一次作业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及镇压等工序.  相似文献   

5.
2BM-9型免耕播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论述了2BM-9型免耕播种机的构造及关键部件——开沟器与排种器的设计与参数的计算与确定,并且对播种机性能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在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本文可作为保护性耕作关键设备——免耕播种机设计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对2BM-4型大豆免耕播种机作业条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技术指标,对种子机械破损率、播种(施肥)深度合格率及施肥位置偏差、晾籽率、断条率、漏播率、重播率和地表状况等主要影响作业质量的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照相关标准判定其作业质量是否合格,体现和反应该免耕播种机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技术可靠性及先进性等技术优...  相似文献   

7.
对玉柴2BFMQ-6型油菜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改进,并进行田间生产试验,改进后播种机主要由动力传输机构、旋耕及开沟装置、悬挂机构、排种及排肥器、主机架组成,能够实现了在稻茬田一次完成油菜播种、开排水沟、旋耕田块和覆土四项作业。在江西永新龙田乡花汀村永新县木山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油菜基地进行播种试验,生产率提高约40%。  相似文献   

8.
轻量化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东北地区的免耕播种机主要依靠自重增加下压力来保证开沟深度的问题,设计了2BQM-2型轻量化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重量为一般免耕播种机的一半,可减轻对土壤的压实。轻量化垄作免耕播种机采用悬挂方式与拖拉机联结成作业机组,利用拖拉机液压系统的位置调节法来控制破茬深度。为了验证作业机组的工作性能,田间试验以播种机速度、播种深度、秸秆覆盖量为试验因素,以免耕播种机的工作阻力和粒距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得到的最佳工况组合为:播种机速度为1.21 m/s,播种深度为4.96 cm,秸秆覆盖量为0.73 kg/m2时,播种机工作阻力为3.62 k N,粒距合格率为93.63%。经过对免耕播种机优化设计有效减轻了免耕播种机的重量,减少了机器的制造成本和工作时对土壤的压实,降低了能耗。经田间测量镇压轮压实土壤的深度平均为10 mm,相对现有的垄台被压平的机具,工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机化》2009,(2):64-64
6115免耕播种机 6115免耕播种机,配有牧草种子排种器,可以进行草场免耕播种和补播。可播种小麦,大豆,牧草,油菜等中、小粒种子作物。  相似文献   

10.
对2BMD-12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和美国JD1590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内容包括机具适应的地表秸秆覆盖情况、施肥能力以及性能价格比等。结果表明,JD1590型小麦对行播种机不适用于我国一年两熟地区的小麦免耕播种;2BMD-12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是专门针对我国一年两熟地区免耕播种小麦而设计的,有较好的防堵性能,能在直立玉米秸秆覆盖地直接进行小麦播种,作业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马铃薯播种难以满足轻简、高效、均匀、精准和联合播种作业的需求,以及无法改善播种过程中的漏播和仍然依靠人工辅助补种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集排种、检种和补种于一体的马铃薯播种机.阐述了播种和加速补种的控制原理,建立播种机行走路径与排、补种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主要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的相关设计.所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槽缝式小麦气吸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在大粒穴播作物领域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对于小粒条播作物(如小麦)气吸精量播种机的研究却仍处于实验阶段,机具存在结构复杂、易堵塞和不适宜大田作业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台圆管槽缝式小麦气吸精量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播种机械系统和电控监测系统构成,作业稳定性高,播种均匀性好,实现了小麦的高效精密播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北方播种玉米的垄作区内存在一些不适合全机械化播种机工作的特殊地块,设计了一种脚踏式播种机,核心部件是摆动前推机构。根据不同垄宽和株距,设计了由摆动前推杠杆和限位槽组成的摆动前推机构;通过分析摆动前推机构的运动特点,建立空间笛卡尔坐标系,求解摆动前推杠杆两端点的相对坐标,确定杠杆长度和限位槽关键结构参数。田间试验表明:在垄株距分别为350mm×270mm、380mm×300mm和400mm×3 3 0 mm时,垄距误差因脚踏式播种机结构的对称性及播种机支撑装置与垄形状的相似性而相互抵消,株距误差分别为7.44%、5.13%和1.91%。脚踏式玉米播种机摆动前推机构的设计满足了农艺要求,可为便携式脚踏播种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室大棚空间狭窄、大田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无法进入作业,而现有小型机械式播种机播种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温室大棚的小型气力式蔬菜精量播种机,采用正负压双作用排种器提高播种精度,并通过更换排种盘配合不同的开沟分种装置实现不同蔬菜及不同行数的播种作业,提高了播种机的适应性。对排种器进行基于EDEM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探究充种区种群运动规律和搅种装置性能。对整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漏播率≤5%,重播率≤5%,种子机械破损率≤1%,播深一致性合格率≥90%,各项指标符合蔬菜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突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受到播种机机械化水平低的限制并减少硬粘土及多雨条件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不利影响,设计一款集旋耕、起垄、施肥、播种等作业功能于一体的2BSQF-6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首先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要求,提出2BSQF-6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整体结构设计方案。然后对旋耕、起垄、播种以及仿形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确定关键参数。最后在灌云县大豆农场种植基地展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试验。经田间试验表明,在作业速度为4.7 km/h时,大豆玉米播种深度合格率均为93.3%,大豆和玉米的粒距合格率分别为85%和95.2%,漏播率均控制在8%以下,机具各项指标均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受播种地形和地域的影响,大部分播种机的播种质量、播种效率和能耗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为了提高播种机的作业性能,深入挖掘了按顾客订单生产(Build-to-Order,BTO)模式的一般性意义,并将该模式引入到了播种机的优化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BTO模式的多目标速度控制遗传算法优化模型。根据播种质量、效率和能耗的要求,首先确定了BTO模式下播种机性能优化的初始参数,利用多目标函数确定了播种机的速度控制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通过试验样机对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播种机的性能进行优化后,播种机的播种质量、播种效率和播种能耗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新型播种机的研发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温室大棚电驱气力式胡萝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能适应设施大棚种植条件的小型播种机多采用窝眼轮式排种器,播种精度低,播种质量无法实时监测。小型气力式播种机需要配置气力式排种器和风机,存在动力系统设计困难、排种稳定性差、整机结构复杂、笨重等设计难题。本文基于设计的气吸式排种器,设计了叉形分种器,实现窄行距精密播种作业;确定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排种器和风机采用电驱方式,排种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设计了基于旋转编码器测速的电驱式胡萝卜播种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主控制器,根据旋转编码器采集的前进速度信息实时调节排种器转速,实现排种转速与播种机前进速度实时匹配。基于对射式矩阵光纤传感器,开发了播种质量监测系统,解决了小粒径种子的监测问题。通过试验表明,续航时间为10h,计数相对误差小于等于4.6%,型孔堵塞时能发出警报提醒;播种株距合格率大于93.7%、漏播率小于等于3.9%、重播率小于2.4%,漏播率检测误差小于8.4%,试验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及胡萝卜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外槽轮式排种器播量调节范围与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外槽轮式播量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机组行进速度信号,同时控制槽轮转速与槽轮长度,实现播量调节与控制。通过试验,建立了播量与槽轮转速、有效工作长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槽轮转速、有效工作长度对播量变异系数与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最大误差小于5%,平均误差为3. 2%,满足精度要求;槽轮有效工作长度在14~30mm范围内、转速为40~60 r/min时,变异系数小于0. 5%。上述参数范围是所设计外槽轮式排种器播量自动控制系统适宜的控制范围。研究为外槽轮排种器的播量自动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方播种玉米的垄作区内存在一些狭长或凹凸不平的特殊地块,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脚踏玉米播种机,包括支撑底座、踏板、前推杠杆及排种装置,通过支撑底座与踏板的相对运动,实现排种装置的排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垄宽分别为350、380、400mm时,株距误差分别为7.44%、5.13%、1.91%,播种深度合格率分别为95.14%、92.1%、89.72%,测试误差符合要求,脚踏式玉米播种机的设计能够满足特殊地块的耕种需求。  相似文献   

20.
预切种振动供种式木薯播种器勺链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预切种式木薯精密播种器存在充种困难以及播种合格指数低等问题,在播种器中进一步设计勺链排种机构。阐述播种器工作原理以及设计勺链排种机构相关参数,基于最速降线理论对排种机构的捞种勺进行参数设计,并对机构作业的充种与投种过程中木薯种茎受力和运动状态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充种性能因素显著性主次顺序为捞种勺型式、捞种勺数量、输送链运动速度以及充种倾角。利用EDEM软件进行单因素仿真,得出不同试验因素对充种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响应面BBD仿真试验,确定最优因素参数组合。研制播种器样机进行台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充种倾角为37°、捞种勺数量为12个、输送链运动速度为0.63 m/s时,充种合格指数为93.8%,漏充指数为1.9%。田间试验表明预切种振动供种式木薯播种器勺链排种机构作业性能较优,满足木薯精密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