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整地联合作业机是一种集灭茬、旋耕、深松、起垄、镇压为一体的较先进型耕整地机具。一次作业就可完成种床制做的全过程,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目前该种机具已广泛用于东北垄作地区的耕整地作业。  相似文献   

2.
水田耕整地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水田耕整地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水田耕整地作业模式,主要有旱耕水整、旱旋灭茬水整两种形式,所使用机具多为拖拉机配套水田犁、旋耕机、水田耙等。这种耕作方式,机具进地次数多,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不仅增加水稻生产成本,而且作业质量不能满足插秧作业要求。水田平地搅浆机,可在原茬高度40 cm以下、泡田3~5天后,一次完成碎土、搅浆、压茬及平地等联合作业,田块能够满足机械插秧要求。  相似文献   

3.
1GZML-350/5型深松式联合整地机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GZML-350/5型联合整地机是一种新型耕整地机具,是在现有联合整地机基础之上,创新设计耕整地动力传动机构、机架结构;在机架前端安装伞齿变速箱将机车输出轴动力分解为灭茬动力和旋耕动力;在旋耕和灭茬刀轴之间加装深松松土工作部件.优点是:1.动力输出轴输出的动力合理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传递给灭茬变速箱,一部分传递给旋耕变速箱.此结构明显减小输入动力对原有结构旋耕、灭茬共用变速箱齿轮、轴承的冲击力和磨损强度,提高了机具的整体使用寿命;2.实现垄台、垄沟,同时深松,而现有联合整地机只能完成对垄沟的深松;3.该机具一次下地可完成灭茬、垄上深松、旋耕、垄沟深松、起垄、镇压等多项作业,田面达到待播状态.  相似文献   

4.
1GW-6.8型棚室用微耕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棚室用耕整地机具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机具体积大,旋耕整地时边角地带漏耕。介绍一种新的棚室用微型耕整地机具,阐明了其工作原理。该机具的特点是:1.采用无轮式设计,轻巧灵活,最适合于棚室内、狭小地区、倾斜的山坡地及崎岖地形作业。2.机体轻,转向操作轻便,可以限速杆为支点将机体于原地作180°旋转。3.整机重量轻,搬运方便,可手提、肩扛,机动性好,不受地形、地物影响。  相似文献   

5.
1DF-300型复式少耕整地机是结合我国配套动力及旱作农业的实际情况,改制创新的新型耕整地机具。它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作业可完成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整平合墒及镇压碎土等作业,有效地实现了复式少耕技术,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理想配套机具。为此,阐述了复式少耕整地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1DF—300型复式少耕整地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DF—300型复式少耕整地机是结合我国配套动力及旱作农业的实际情况,改制创新的新型耕整地机具。它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作业可完成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整平合墒及镇压碎土等作业,有效地实现了复式少耕技术,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理想配套机具。为此,阐述了复式少耕整地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覆膜播种及其配套机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稻既可水养又可旱长的生育特性,在水稻本田进行旱整地、封闭除草、覆膜和等距穴播等作业.通过覆膜提高地温和水温,增加积温,减少水分渗漏及蒸发,比插秧水田节水35%~40%,缓解了春季稻区争水的矛盾,同时可免用育苗土,节省用工费.与其配套的作业机具完成整地后的覆膜、打孔、播种和施肥等联合作业.配套机具作业幅宽1.4m,配套动力11~18 kW,行走速度4~6 km/h,行距与穴距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联合整地机具有显著的功能集成性优势,能够在一次性作业过程中完成全部耕整地工作,且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耕整地质量。从联合整地机的机具特点展开分析,说明了拖拉机与联合整地机配套的注意事项,并总结了联合整地机的使用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9.
旋耕机是一种利用拖拉机的动力驱动旋耕刀辊进行耕、耙、整地作业的耕耘机具,按配套拖拉机来划分,旋耕机可分为手扶拖拉机配套  相似文献   

10.
水田耕整机的选购以及使用和保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田耕整机是根据水田作业的特点而设计的新型耕整地机具。它以其独特的传动形式和底盘结构,可以用3—4马力柴油机作动力,带动犁、耙等农具进行稻田犁耕整地作业。它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耕整地作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耕整地机械存在着作业项目多,农机品种多的问题,增加了作业的复杂程度和经济投入。联合整地机具备耕整地复式作业的能力,能够在一次工作中完成全部的作业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联合整地机械在结构和技术上已经初具规模,其使用和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2.
耕整地机具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机械装备,为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奠定土壤性状的基础,随着耕整地机具技术的不断升级,耕整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实现耕整地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利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耕深的自动控制与实时测量十分必要。分析了耕整地机械特征与作业需求,设计了耕深自动控制的流程与关键技术体系,以及耕深实时测量的电子软硬件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13.
联合整地机作为农业生产耕整地作业的新机具,有效整合了传统机械化生产中耕整地机具的相关功能,并减少了机械化耕整地作业的工序与次数,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从联合整地机的作业特点出发,总结了其在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不同模式与适用性特点,分析了不同耕整地功能之间相互匹配的优势与不足,并强调了联合整地机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1简介1ZL-180型联合整地机,是用于农田耕作的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作业时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和镇压五项作业。能够克服旧式单向作业机具多次进地重复作业对农田造成的危害。该机具结构紧凑、维修保养方便、作业性能稳定、碎茬率高、垄型齐整、耕深合理。具有抢农时、省劳力、省油、增加土壤肥力、保土保墒等优点。已通过省级产品鉴定,产品达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mm):1700×2050×1150配套动力(kW):36-75以上耕幅(cm):180耕深(cm):旱田17、水田1…  相似文献   

15.
1ZL-180型联合整地机,是用于农田耕作的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作业时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和镇压五项作业。能够克服旧式单向作业机具多次进地重复作业对农田造成的危害。该机具结构紧凑、维修保养方便、作业性能稳定、碎茬率高、垄型齐整、耕深合理。?..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目前耕整地实际状况和大功率拖拉机保有量情况,在分析窄幅联合整地机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宽幅灭茬、旋耕联合整地机,并进行了机具的试验和生产考核。试验表明,该机具可以充分发挥大功率拖拉机的作业效率,灭茬和旋耕动力传动结构更加简单、合理,传动箱的使用寿命长,一次作业能够完成灭茬、深松、旋耕、起垄、镇压等多项作业,田面状况达到待播状态。  相似文献   

17.
0前言目前,广东省水稻生产中的耕整地机械主要是手扶拖拉机,除边远山区使用小功率(2.94~5.88kW)手扶拖拉机外,其余地区基本是由工农-12K手扶拖拉机,通过配套犁、耙、旋耕机等农具来完成水稻生产栽播前的耕整地工作。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先犁后耙。随着农民耕作观念及农艺要求的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已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水田上用动力耙进行耕作。目前使用的动力耙基本上是旋耕机、水田轧滚耙及水田埋草旋耕机,这3种机具均与工农-12K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动力参数基本一致,但机具的主要工作部件—旋耕轧辊的结构不一样,因此表现出的作业性…  相似文献   

18.
水田耕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水稻生产的后续环节,水田施肥搅浆机可一次完成水田的旋耕、碎土、埋茬、搅浆、施肥及平地等联合作业。该机具完成的耙浆整地作业,不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浆层深且均匀,根茬覆盖严密,田面平整,能够实现水田插秧前的精细整地,作业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1机械旋耕筑埂技术小麦机械化耕整地是种植的基础。选用泰山 -25拖拉机配备IGX -110型旋耕地(江西南昌旋耕机厂生产) ,自制通用机架、筑埂机具 ,可组成联合旋耕筑埂机组 ,一次可完成整地、平畦、筑埂3项作业。耕整后土质松软 ,地表平整 ,达到小麦整地技术要求 ,可适应机翻地和生茬地的作用 ,生产效率为3~3 33hm2/d。机械旋耕筑埂使原机械整地3道工序(机械翻地、机械耙压地、机械平畦筑埂)改为1道工序完成 ,不但质量好 ,而且作业速度快 ,效率提高3倍 ;节省机车和机具投资70 %以上。另外 ,机械旋耕筑埂可抢农时 ,…  相似文献   

20.
1GZML-350/5是在现有联合整地机基础之上,于旋耕变速箱前方放置一伞齿变速箱及在旋耕和灭茬刀轴之间增加深松部件而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耕整地机具。这种机具的优点体现在可以将机车的输出动力合理分为两个部分,以减小变速箱齿轮的冲击力和磨损强度,进而大大提高机具的整体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实现对垄台、垄沟同时深松,达到抗旱保墒的功效。该机具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可一次完成灭茬、深松、旋耕、起垄、镇压等多项作业,且地面基本达到待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