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用10、50、100、250、500、1000 mg/L浓度的铝溶液处理蚕豆种子,研究铝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铝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株高和鲜重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高浓度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低浓度铝处理丙二醛含量变化很小,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随铝浓度的增加而直线下降。高浓度铝胁迫过氧化物酶含量比对照增加较多,1000mg/L铝处理是对照的2.3倍。[结论]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影响有两面性,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铝对蚕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铝(<50 mg/L)对蚕豆生长有促进作用,根系活力、株高、鲜质量有所增加;随着铝质量浓度的升高,蚕豆种子萌发率下降、生长受阻,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表现出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高质量浓度(≥500 mg/L)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蚕豆幼苗在NaCl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250 mmol·L~(-1)中进行盐胁迫处理,经过一段时间(48 h)后分别进行根系活力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定,叶片中丙二醛、叶绿素含量的测定,POD、SOD活性测定以及气孔开放程度的观察统计,以研究不同盐浓度下对蚕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蚕豆幼苗在盐胁迫的处理下,随盐浓度的增加根系着色状况逐渐由深至浅,其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OD及SOD活性随盐浓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气孔开放程度受盐胁迫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1,2 ,4 -三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50—250μg·g-1浓度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影响甚小 ,但延迟小麦种子的出苗速率 ;300μg·g-1浓度胁迫使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至57.9%。在正常条件下 ,小麦种子露白后第4dα -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值 ,第12d以后迅速下降 ;在150—200μg·g-1 浓度胁迫下 ,小麦种子内α -淀粉酶活性的峰值下降 ,贮藏物质的转化受阻 ;幼苗的生长受抑 ,干重、鲜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受害程度随着1 ,2,4 -三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 ,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减弱。根部比地上部对1 ,2,4 -三氯苯胁迫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三唑酮应用于蚕豆壮苗、抗倒伏,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40、60、80、100 mg/L)三唑酮浸种和不同处理方式(水浸+喷水,水浸+喷三,三浸+喷水,三浸+喷三)对蚕豆幼苗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处理条件下,三唑酮浸种蚕豆幼苗株高、节间距受到明显抑制,主根长度有所缩短,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以10mg/L三唑酮浸种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处理抑制蚕豆幼苗生长较明显。[结论]三唑酮能够矮化蚕豆幼苗,具有一定的壮苗效应,并能提高植株抗倒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蚕豆幼苗在梯度碱胁迫(0,50,100,150,200,250 mmo1/L NaHCO3)下,分别分析处理4,8,12,16 d后蚕豆幼苗的叶片脯氨酸含量、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NaHCO3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蚕豆幼苗叶片脯氨酸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0 mmo1/LNaHCO3处理的SOD活性呈先增加(P<0.01)后下降(P<0.01)趋势,100~250 mmo1/L NaHCO3处理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P<0.01);50 mmo1/L NaHCO3处理的CAT活性呈增加趋势(P<0.01),100~250 mmo1/LNaHCO3处理的CAT活性呈先增加(P<0.01)后降低趋势(P<0.01);50~150 mmo1/L NaHCO3处理的POD活性呈先增加(P<0.01)后降低趋势(P<0.01),200~250 mmo1/L NaHCO3处理的POD活性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是蚕豆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碱性。 相似文献
7.
8.
Cu胁迫对大麦幼苗生长及DNA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石英砂培养试验,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Cu胁迫对大麦幼苗根系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同时比较基因组DNA损伤与幼苗根系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对Cu污染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2.5~50 mg·L-1 Cu处理8 d后,与对照相比根长显著变短,根系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基因组DNA的AFLP 图谱与对照相比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谱带的消失、新谱带的出现以及谱带荧光强度的改变.三者均对低浓度的Cu污染胁迫响应敏感,其中AFLP图谱变化是对Cu胁迫响应最为敏感的生物标记物,可用于土壤Cu污染的早期诊断和生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蚕豆(Vicia,fabaL)开花期喷洒 B_9(二甲氨基琥珀酰胺酸)3000ppm 强烈抑制生长发育;喷缩节安(1,1—氯化二甲基哌啶)50~200ppm,卅烷醇0.5ppm,环烷酸钠100ppm 无明显效应;喷 B_93000ppm GA(赤霉素)10ppm 导致伞状株形;喷调节膦(氨基甲酰基磷酸乙酯胺盐)300与1000ppm 导致矮缩密集株形、花而不实、后期发生低位分枝、延迟衰老;喷 NAA(萘乙酸)100ppm B(硼酸)500ppm,增加盆栽条件下百粒重;喷4-CPA(4-氯苯氧乙酸)50PPm,强烈抑制顶梢生长,形成上疏下密株形;喷 B500ppm,增加粒/荚壳比值和粒重;喷4-CPA50ppm B500ppm混合溶液的控梢效应比喷4-CPA50ppm单一溶液强,并有提高双荚数、粒/荚壳比值、荚数、百粒重和产量的趋势,同时叶绿素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外源腐胺对镍胁迫下大麦幼苗SOD活性和同工酶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品种扬啤一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镍胁迫下大麦幼苗植株生长、SOD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镍胁迫下大麦幼苗叶片SOD同工酶所有主酶带、根系SOD 1酶带增强,叶片和根系SOD活性显著提高。总之,Put通过增强SOD同工酶表达而调节SOD活性,增加大麦幼苗生物积累量,缓解了镍胁迫对大麦幼苗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蚕豆品种地膜覆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类型蚕豆品种进行了地膜覆盖效应探讨,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加速蚕豆生长发育,提高青鲜荚及籽粒产量。在城市郊区,以收获青鲜荚供作菜用的,可提倡地膜覆盖栽培,以利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蚕豆下茬可种蔬菜 相似文献
14.
15.
16.
锌对水稻幼苗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稻幼苗期利用不同浓度锌处理对幼苗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幼苗2叶1心期,喷施1.0mg/L的锌溶液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苗高、根长、苗鲜重、根鲜重及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3.05%、10.74%、29.77%2、3.27%和89.97%;根内的SOD、POD活性比对照增加243.48%和43.60%,叶片中的SOD、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72.77%和75.35%。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水稻幼苗期喷施锌溶液,浓度以1.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7.
蚕豆锈病的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及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锈病由蚕豆单孢锈菌(Uromyces fabae de Bary)引起,是一种常见专性寄生的真菌病害,其侵染和传播方式与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ri Syd.)相同,主要以夏孢子传播.因此常作为大豆锈病研究的模式靶标.又因其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基于植株的筛选方式难以适应先导化舍物筛选.该文针对蚕豆锈病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探索,对影响蚕豆锈病侵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离体叶片法筛选的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采用离体叶片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1 522份真菌固体发酵提取物和放线菌液体摇瓶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初筛,筛选出具有杀菌活性的提取物90份.对经过HPLC纯化后的540个组分进行复筛,获得具较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3个. 筛选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能稳定、高效地进行先导化合物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6个苜蓿品种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6种紫花苜蓿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0.20%~0.30%和0.50%~0.60%出现双峰;大多数苜蓿品种的SOD活性在盐浓度为0.30%~0.40%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盐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开始下降。结论为:苜蓿体内游离脯氨酸的产生并积累可能存在两种机制,以提高自身在不同盐浓度下对盐胁迫的耐性;在一定盐浓度范围内,SOD能够降低活性氧对苜蓿的伤害;研究苜蓿耐盐性时应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碱胁迫对水稻苗期SOD和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a2CO3和NaHCO3以质量比1∶3配比,对供试水稻材料进行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4份参试材料0.25%处理浓度下SOD的活性均高于0.20%处理,龙粳29活性最高,最低为龙育05-158;随着碱处理浓度增大,POD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长白9号的POD活性最大,其次是龙粳29,龙育05-158活性相对较低;碱胁迫后,MDA均随处理浓度增大含量上升,两者呈线性正相关,长白9号MDA含量相对最低,抗碱胁迫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台湾玉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材,研究淹水时间对苦瓜幼苗生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4 d时,玉华苦瓜幼苗的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淹水8 d后,株高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淹水12 d后,株高、叶片数显著低于对照,MDA含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说明玉华苦瓜对涝渍胁迫的抵抗能力有限,生理受到伤害,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