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更好地服务于广东省垦造水田建设需要,对采集于广东省内水田占比较大的博罗县、惠东县、仁化县以及英德市4地高产水田的耕作层、犁底层样品,进行土壤物理指标检测和方差分析、MATLAB拟合VG模型参数,探究其土壤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处样地耕作层、犁底层的饱和含水量、容重和总孔隙度均值分别为40.50%、25.17%,1.24 g/cm3、1.57 g/cm3和51.79%、39.04%。耕作层容重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粉粒、黏粒含量显著负相关,犁底层则与砂粒含量正相关但不显著,而与粉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VG模型参数n值、黏粒含量均值为犁底层(1.333、9.01%)>耕作层(1.274、5.14%),n值随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C语言和Foxpro数据库,根据Brooks和Corey,Genuchten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编制成《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软件》,用该软件完成了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林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及其图形与数据文本的制作,并分析了该地土壤的水分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上-1.5MPa下的含水量近似代替残留含水量与从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得到的残留含水量相比差异较大;采用Brooks和Corey模型拟合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相关指数均在0.99以上;所有试验地之间,水分特征数据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自然免耕下土壤水分运动、分布、能态、贮蓄及有效性。结果表明:免耕垄作土壤水分以毛管水占主导,从垄沟到垄埂,从垄边到垄中,从垄底到垄顶形成一个水势梯度,土壤水吸力中高边低,上高下低,水分和水溶性养分不断地从垄沟流向垄埂土壤,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同时,自然免耕增加了土壤贮水功能,协调了大气降水与作物需水之间的矛盾,提高了降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炭因其多孔性、容重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电荷多及稳定性强等特点对土壤物理结构和水分转运产生影响,是土壤改良和修复的重要材料,其可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途径作用于土壤,但其对土壤的影响随土壤自身理化性状和生物质炭原料类型不同而异。从生物质炭的组成、制备、性质特征等方面入手,结合土壤物理结构和生物质炭类型,综合阐述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孔隙分布、容重大小和水分特征等方面的作用,梳理归纳生物质炭在改良土壤物理结构性状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主要通过结构扩容、孔隙调节、胶结絮凝、物理吸附、配位络合、共沉淀等方式作用于土壤胶体表面,实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和修复。综述分析了生物质炭研究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生物质炭研究应重点关注生物质炭在土壤物理结构改良上的实际应用效果及不同类型生物质炭施用后的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昆明地区山地主要人工林类型的土壤耗水特征,以昆明市周边的麻栎、蓝桉、干香柏、华山松、云南松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对其旱季初0~200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分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100cm土层范围内,5种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蓝桉林<麻栎林<干香柏林<华山松林<云南松林;群落总盖度、乔木郁闭度和苔藓、枯落物层盖度与0~30cm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林地类型与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关系密切且土壤水分利用层均在0~100cm土层;坡向对蓝桉和干香柏林地的土壤水分影响较为明显,坡位对蓝桉、干香柏和华山松林地土壤水分影响较为显著,表现为坡上部低于坡下部。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真桦幼苗形态特征、生物量及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控水土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真桦幼苗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和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长在干旱土壤条件下的植株,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比生长在湿润条件下降低62.5%、85.9%和76.6%,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0.2%;生长季末,低土壤含水量环境中的真桦幼苗植株矮小,速生期和生长周期相对变短,幼苗的单株总生物量降低,比叶面积降低,根茎比提高,细根与总根重的比率提高。真桦幼苗对水分亏缺较为敏感,应尽量避开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分析了扎兰屯市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并以土壤水分为主导因子对扎兰屯市土壤进行分区,以期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促进农牧林业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0.
湟水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有如下特征:1.土壤入渗快,蒸发快,雨季时土壤湿度迅速增高,雨季过后土壤湿度骤降,即使在丰水年,到11月底,雨季降水已基本损失殆尽,土壤在经过四个阶段的循环后,开春时其湿度仍保持在田间稳定湿度左右;2.降水与蒸发同步,降水量最大的时段,正是蒸发强度最大的时段,3土壤蒸发时,水分整体移动性较强,在旱季0-2 m土层上下之间土壤湿度无明显差异,土壤湿度剖面比较统一;4、作物耗水绝大部份或全部来自生育期降水,土壤对生育期内降水起调节和再分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特征,本研究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选取3种不同林分密度人工林(低:700株/hm2、中:1500株/hm2、高:2500株/hm2),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手段,分析土壤水分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中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低密度和高密度人工林。(2)不同林分密度人工林土壤物理特性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当林分密度维持在1500株/hm2左右时,更有利于华北落叶松发挥其水土保持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不同肥力紫色土耕地和果园土壤水分特征,试验发现:(1)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水分势能与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分势能的主导因素;(2)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的比水容量.高肥力土壤大于低肥力土壤;(3)不同肥力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渗透速度,有机质含量高者一般高于含量低者.因此,增施有机肥、覆盖秸秆、改善土壤结构,是降低土壤水分势能、提高紫色土旱耕地土壤抗旱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滴灌量枸杞田间土壤水分运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滴灌量对枸杞田间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在栽培条件下,以‘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杞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5 100 m3·hm-2(W1)、4 350 m3·hm-2(W2)、3 600m3·hm-2(W3)、2 850 m3·hm-2(W4)和2 100 m3·hm-2(W5) 5个滴灌量处理下枸杞产量、0~80 cm土壤水分运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20 cm土壤含水量随枸杞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波动式递减趋势,W5和W1处理土壤含水量最低,平均分别为16.91%和18.40%。灌水前后不同品种剖面土壤含水量变化差异明显,灌水后0~80 cm土壤含水量随灌溉时间延长以40cm为"临界点"开始下降逐渐趋于平缓,W5处理下‘宁杞1号’和‘宁杞5号’剖面土壤含水量最低,W4、W1处理分别使‘宁杞7号’‘宁杞9号’田间土壤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16.
对昌图、沈阳玉米田棕壤物理性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表明,高产玉米田土壤耕层厚度为19~24cm,平均为22cm,体积质量低于低产田,耕层土壤总孔隙度与通气孔隙度平均分别为52.5%、12.7%,田间持水量为26.4%~30.9%,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团聚体的水稳性系数分别在20%、25%以上。土壤主要物理指标对玉米产量影响表现为耕层土壤体积质量耕层厚度耕层土壤总孔隙度耕层土壤通气孔隙度犁底层厚度,玉米产量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73、0.65、0.52、0.46。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衡水市周边桃园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以衡水周边桃园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m深度桃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桃园土壤水分含量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桃园耗水主要在浅层(0~40cm),2018年7月各桃园土壤墒情较差,次年4月,由于桃树对水分的需求增加,各果园...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叠叠沟小流域内的山桃幼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阳坡草地以及半阴坡草地等五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揭示生长季内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