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昌龄、储光羲咏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龄(约698—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调氾水(今河南荥阳西北)县尉。因世乱返乡,道经毫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相似文献   

2.
皇甫冉:唐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字茂政,十岁能属文,张九龄呼为小友。天宝中(742~755)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著有诗集。 皇甫曾:系皇甫冉母弟,字孝常,天宝十一载(752)登进士第。历侍御史,坐事徙舒州司马,阳翟令(今河南禹县),诗文与冉相上下,有诗集。 皇甫兄弟都是茶神陆羽的好友,他们都有咏陆羽诗流传至今,成为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唐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他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以下简称《试茶歌》),在历代茶事记载中首次叙述了炒青茶的制作,是一篇很重要的茶史文献。它究竟作于何地?不能不认真探讨一下。《试茶歌》题的西山兰著(即阿兰若寺院,梵文aranyakah的略语之意)其具体地点现在有三种说法:一是浔州浔江郡(今广西桂平县);二是朗州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三是连州,朱自振“古代茶叶诗词选注”第五首说:“本诗作于刺连州(古治在今四川筠连县)时。”(《中国茶叶》1982年第3期)。今查刘禹锡的一生并未去过广西,也不是在两广的好友(如柳宗元在柳州、陈谏在封州等)寄茶与他尝饮,却是他在西山兰若(有人误为兰茗)亲自观看山僧“自采至煎俄顷余”,并亲自尝茶,因此,肯定不是广西桂平县的西山茶。以前的书、刊上已有多篇说在桂平,笔者(靖)在《中国茶叶》1982年1期  相似文献   

4.
李中与茶     
李中,字有中,陇西(今属甘肃省)人,仕南唐(937~975)为淦阳(今属江西省)宰(县令),著有《碧云集》。《全唐诗》把他的诗编为四卷。 李中的茶诗,主要是描述煮茶(烹茶)方面的,他善于从各个侧面把煮茶之事摄入诗中,因此读之就觉得别有风味,且有清新之感。李中虽然没有一首专门写茶的诗,但人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诗中,欣赏和了解到一千多年前古人的饮茶风尚。  相似文献   

5.
武都买茶析     
关于王褒《僮约》“买茶”一句,宋代不同版本说法不同:一说“武都买茶”(《太平御览》宋·太平兴国(977年)李昉撰),一说“武阳买茶”(《古文苑》·淳熙六年(1179年)韩元吉辑本)。近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引证《僮约》为“武都买茶”(《中国历史》第二册)。而茶叶界多数史考者发表专论阐述,认为“武都”是“武阳”之误。武阳今彭山双江镇,川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重镇,秦汉时其泯江上下流域  相似文献   

6.
[作者简介]吕从庆,本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从其祖吕伸宦居金陵(今南京市)。黄巢起义军攻金陵时,偕弟吕从善出走歙之(土曷)田,此后战乱频繁,又迁隐于旌德之丰溪(均属今安徽南部)。他每以陶彭泽(陶渊明)自况,自号丰溪鱼叟,卒年九十七岁。  相似文献   

7.
朱升、钱宰、张以宁这3位都是明代人,他们都写了一些有关茶事之诗,大可一读。 朱升(1299~1370)、明文学家。字允升,称枫林先生休宁(属今安徽)人,后从居歙县属今安徽)。早年研究心理学,曾为池州路儒学正。元至正17年(1357)朱元漳兵下徽州,素闻朱升之名,亲往访问。朱升向他进献三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朱元障所  相似文献   

8.
林昌彝与茶     
林昌彝(1803~1876)清文学家,字惠常,又字芗溪,别号(石求)山人、茶叟、五虎山人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道光举人。与魏源等交好。系林则徐的族弟(1979年版辞海说为林则徐[171850年~58]的族兄,有误,今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林昌彝诗文集》  相似文献   

9.
谢应芳与茶     
谢应芳:元明之际学者、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为人耿介尚节义。元至正(1341~1370年)初,江浙行省举他为三衢清献书院山长,阻兵,居吴(今江苏苏州)之葑门,转徙吴淞江上,筑室于松江之旁,授徒讲学,并以诗酒自娱。明洪武初,年逾八十,归隐横山(属今江苏苏州),筑小室  相似文献   

10.
姚合、张籍与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合(775~854后)唐诗人,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南)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薄,历官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职,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也称“武功体”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善为五律,刻意求工,颇类贾岛,故“姚贾”并称。其诗为宋江湖派诗人所师法。有《姚少监诗集》,又编有《极玄集》。姚合常与张籍相往来。张籍(约767~约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居和县乌江(今安微和县乌江镇),贞元进士,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李华(约715—约774后)唐散文家。字遐叔,赞皇(今河北元氏)人。开元进士,官监察卸史,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贬官。本诗是作者贬官在外由杭州至岳阳途中,想到与同被贬官的陈公有名山之契,因而写诗。后归朝廷,历官至检校吏部员外郎。  相似文献   

12.
卢仝(约795~835年),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年轻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而不愿为仕,隐居少室山,诗文师从韩退之。卢仝对宦官专权极为痛恨,曾作《月蚀》一诗加以讥讽,并和当时六朝元老、江南榷茶史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贞元进士,授校书郎,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司马,后迁柳州(今属广西)刺史。这里选录的一首茶事诗,是柳氏客经湖南所(讠永)录的,是湘茶的重要史料。其一“竹  相似文献   

14.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号青莲居士,祖籍陕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天宝初供奉翰林,因受权贵谗毁,仅一年即离开长安,后曾为永王璘幕僚,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茶道兴于唐代而盛于宋朝. 朱熹(1130-1200),宋理学家,闽学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翁,晚年自称"茶仙".宋代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他的一生大半是在著名的建州北苑和茶乡武夷山度过的,"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但有闲暇,便与门生弟子入山漫游,临水瀹茗挟诵.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 ,关于饮茶益寿的事例是很多的 ,饮茶创始于唐代、相传唐宣宗三年 (公元 84 9年 ) ,有一位 130多岁的老和尚 ,耳聪目明 ,身体健康 ,皇帝召他到东都 (今洛阳 ) ,问他养生之道 ,吃的是什么 ?他说“性好茶凡覆处唯茶是求。”宣帝听后 ,赞叹不止 ,并赐茶 5 0斤 ,一时传为佳话。饮茶者长寿 古今中外皆然乾隆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长寿者 ,在位 60年 ,活到 89岁。喜喝茶、不吸烟 ,是他养生方法之一。贵州省安龙县仅有三位女性百岁老人 ,他们长寿的奥秘 ,归纳起来 :性情乐趣 ,爱劳动 ,爱体育活动 ,不吸烟 ,不喝酒 ,爱饮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  相似文献   

17.
“仙岩茶”产于政和县遂应场即今之锦屏大队上场村仙岩山脚下,四周群山重叠,溪流纵横,常年云雾缭绕,宜于植茶,是历史上政和工夫的主要产地。传说,宋朝年间,约在公元一一○○年,一位贩银商客路过上场,看到那长得高而又茂盛的野茶树,就走到上场一户范祖氏家讨茶喝,范祖氏家人告诉他说:“俺这里要喝白滚水是有,茶叶我们没有。”接着  相似文献   

18.
陸放翁与茶     
陆游是南宋的大诗人,他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主张坚决抗金,但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一生创作诗歌很多,曾有“六十年间万首诗”之称。今尚存九千首。在他的诗篇中,写到有关于茶事的诗也是十分多的,目前搜集到的茶诗,已有320多首。从这些诗篇看,放翁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把他的诗篇粗略地概括一下,可列为九个方面。一、以陆羽自比,曾写过茶经在放翁的诗篇里,曾多次出现过以陆羽自比的诗句,如下可见。  相似文献   

19.
储光羲(707~760),兖州人,一说涧州(今江苏镇江)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官太祝,转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曾受职,后被贬官,死于岭南。注释①(?)粥:指烧煮的茶。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粥.”②当昼:指中午。④炎晖:炎热的日光。④淹留:停留:滞留。茶粥  相似文献   

20.
吴师道与茶     
正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城隆礼坊(今解放路)人。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与柳贯、吴莱、许谦往来密切。又与黄溍、柳贯、吴莱等时有唱和。元至治元年登进士第,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著作颇丰。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评论说:"卢仝奇怪,贾岛寒涩,自成一家。"唐朝孟郊和贾岛,二人皆以苦吟著称,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卢仝(约775~835),自号玉川子,范阳(河北涿州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