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林抚育是在造林后郁闭成林之前,以人为的活动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巩固植树造林成果,促进幼林加快生长的技术措施。幼林除草方式的确定,应根据树种的特性、造林年限,杂草的繁茂程度,抚育次数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沙质海岸人工混交林种群竞争及其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胶南市环海林场人工混交林种群竞争强度和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树木受到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树高和冠幅呈负相关.2黑松刺槐混交幼林竞争强度较小,成林竞争强度较大.3多树种混交林种间竞争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侧柏〉火炬松〉刺槐、黑松〉白蜡.4多树种混交林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火炬松〉白蜡〉黑松〉刺槐〉侧柏.生态位重叠较大,其中刺槐与黑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729,火炬松与侧柏的生态位重叠最小,为0.155.  相似文献   

3.
对塞罕坝机械林场8个林分类型108个林班的地表森林可燃物组成、载量、含水率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成林和幼林、樟子松成林和幼林、针叶混交林、桦次生林等林分地表可燃物以枯落物为主,栎次生林和灌木林地表可燃物由枯落物与灌木组成,未成林地与草地可燃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地表可燃物载量依次为落叶松成林〉落叶松幼林〉针叶混交林〉樟子松成林〉樟子松未成林〉针阔混交林〉桦次生林〉樟子松幼林〉落叶松未成林〉灌木林〉栎次生林〉草地;草地与栎次生林的含水率最低,着火点也最低,火险危险程度最高;将现有林分按燃烧类型划分为5个类型20个亚类,全场地表可燃物总载量约为2.5×10^6t。  相似文献   

4.
人工幼林蒸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等新造人工幼林生长期蒸腾的研究表明:蒸强日间均值12~14时最大,0~2时最小,凌晨5~6时渐升。昼间均值顺序是:紫穗槐>刺槐>河北杨>白榆>侧柏。回归建立的五种树种蒸强与环境因子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77,差异极显著。五个方程偏相关系数顺序是:光照强度>气温>风速>相对湿度。蒸腾耗水量月均值顺序是: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和利用平通河流域的固定样地观测资料,对该流域主要树种的冠层截留、枯枝落叶层持水、土壤蓄水和蒸散发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此为指标对该流域防护林调整前后林种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对平通河流域防护林进行调整布局后,蓄水量从原来的37 912万m3减为37 135 m3,而蒸散发从21 344 m3增加到22 304万m3。通过估算,调整成林后流域内经济效益增加1.63亿元,调整后更有效地利用了流域水资源,增加了流域内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亚热带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2006年5月-2007年4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对不同林龄(幼林、中林、成林)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动态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6~7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2~1月份。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异养呼吸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季节变化与5cm深的土温存在着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双因素模型模拟结果显示,5cm土温和土壤表层含水量能够共同解释土壤异养呼吸变异的68.9%~91.9%(p〈0.05)。不同林龄下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土壤异养呼吸速率呈现为中林〉成林〉幼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增强。土壤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在幼林、中林、成林中分别达到71.89%、71.02%和73.53%。幼林、中林、成林样地土壤异养呼吸CO2年释放量分别为29.072、38.964和30.530t·hm^-2·a^-1。  相似文献   

7.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物活性硒元是近年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有机富硒植物营养素。为了探讨活性硒元对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作用,以优良油茶品种的2~4年生幼林和10年生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共设3个随机区组、6个处理(即CK0、CK1、CK2、Ⅰ、Ⅱ、Ⅲ,其中以处理Ⅱ为推荐处理),就富硒肥的施用效果问题进行了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活性硒元土壤赋存复合肥(以下简称为"活性硒元")处理Ⅰ、Ⅱ、Ⅲ的油茶成林与幼林的果实产量明显高于各对照(CK)组,且推荐施肥处理Ⅱ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处理间油茶产量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活性硒元的施用对油茶产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尤以处理Ⅱ的影响最为显著;活性硒元各处理组油茶果实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CK)组,且其含硒量随着硒元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种仁的含硒量最高,成林种仁中的含硒量为0.127~1.042 mg/kg,幼林种仁中的含硒量为0.119~0.866 mg/kg,果皮中的次之,种皮中的含硒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油松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南部的黄土高原和沟壑区营造用材林、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当前,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探求人工油松幼林间伐抚育的适宜密度,我们对桥山林区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幼林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述如下。一、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1.造林密度与幼林郁闭期的关系:幼林郁闭的迟早,与初植密度有关。一般是密者早,疏者迟。据调查,不同密度的人工幼林,达到郁闭状态所需要的年限不同(表1),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不同郁闭度林冠下人工更新油松同龄幼林生长状况的差异,为低产林分改造提供合理的采伐强度与伐后保留株数,为不同郁闭度林冠下油松人工幼林适时抚育提供科学依据,加速人工林的培育,使其早日郁闭成林。1998年12月,对官庄林场白城桥营林区226林班5小区10.5hm2的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油松同龄幼林生长状况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现就调查分析情况分述如下。1 调查方法与样地设置选择立地条件、坡向等因子相同,但上层林冠郁闭度不同的10年生油松人工更新幼林为对象。调查时上层郁闭度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石家庄市的道路、公园、学校中的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石家庄市主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单株树木滞尘量都存有较大差异,乔木中,以侧柏、榆树的滞尘能力最强;灌木中,以大叶黄杨的滞尘能力最强;地被植物中白三叶的滞尘能力比早熟禾强。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点的滞尘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不仅与树种自身有关,还与其周围环境质量有关,如公路旁的榆树的滞尘能力比植物园里的同年龄的榆树的滞尘能力要强。同一树种不同径阶树木的滞尘能力也有一定差异。得出结论:不同类型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12.
湖南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人工林在19世纪,与湖南杉木人工林有相似之处,采用单一树种营造大面积人工林,造成地力消耗很大,无法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杉木经营历史,分析了现有栽培制度下的炼山、幼林抚育、轮伐期短、林分结构单一等现状所导致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本研究引进德国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及原则改造杉木人工林,分别对杉木幼林、中林、成林进行第1代目标树经营,为第2代目标树形成创造有利条件,使林地地力得到恢复,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同时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是东北林区速生的用材树种之一。在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浓河林场,结合生产对落叶松人工林的幼林抚育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研究表明,落叶松幼林抚育方式以采取2、2、1次连续3年的抚育为好;在植被盖度较大的条件下,亦可延工1—2年。  相似文献   

14.
日本落叶松的生物产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落叶松(Ldrix Lerptolepis)具有速生、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等特性,为了在本区增加新树种,以良种代替劣种提高生产力;扩大栽培范围。川西林区于1970年从辽宁引进日本落叶松种子,育苗后在1973—1974年分别栽植于塔干和鹿角沟,现已郁闭成林。我们在鹿角沟日本落叶人工幼林内进行生物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对河套灌域的2014年5~9月的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和MODIS陆地蒸散产品数据,通过监督分类得到了灌区的土地利用分类,利用SEBAL模型反演地表参数,获得了灌区日蒸散发量,最终得到了灌区不同土地类型的蒸散发(ET)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赖晓超 《绿色科技》2022,(23):184-188
樟树是提取重要香料芳樟醇的主要树种,但苗木质量不规范导致林分质量普遍不高,生产力低。以樟树优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培、扦插、嫁接方式繁殖的苗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繁殖类型苗木对樟树幼林生长及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类型显著影响了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表现为:组培苗≈扦插苗>嫁接苗。从幼林树高、地径及冠幅生长量来看,整体上以组培苗表现最佳,嫁接苗最差,但造林2~3年时,扦插苗与组培苗生长无显著差异;造林1~3年,以组培苗幼林的生长量最大,其次扦插苗,嫁接苗最小,且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以枝占比最大,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比以组培苗最高达86%;苗木类型对得油率、含醇量及芳樟醇、樟脑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在造林第3年三种类型苗木幼林的得油率明显增加;3种类型苗木芳樟醇产量大小为:组培苗>扦插苗>嫁接苗。研究结果还表明,樟树造林宜优先选择组培苗,其次为扦插苗。  相似文献   

17.
内厝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中,应遵循“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立体开发,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实行定时间、定地段、定树种、定株数和包整地、包造林、包套种、包抚育、包管护、包成林的承包管理责任制;采用木麻黄、柠檬桉为更新的主要树种,以湿地松、相思树进行混交;并做好整地套种、苗木选育、密植、幼林抚育等技术措施以及各项管护工作,实行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分布较广,是我省东部、东北部山区现有人工成林的主要树种,辽南半岛丘陵区也有一些人工成林。目前,新植和即将郁闭的幼林,遍及全省山区,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速生珍贵树种之一。因此,要大力发展落叶松,必须多、快、好、省地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的落叶松苗木。  相似文献   

19.
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个以马尾松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区。全县马尾松林占用材林面积的61.6%,蓄积量占用材林蓄积量的63.8%。现将这一古老树种在本地区的生长、利用等情况综合介绍如下: 分布范围和生长特点马尾松在通道县,水平分布遍及全境,垂重分布在海拔350—900米之间。总面积65407公顷中,幼林43673公顷,中林4487公顷,成林17247公顷;总蓄积量502.48万立方米中,幼林127.68万立方米,中林47.18万立方米,成林283.65万立方米。全县马尾松中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05.15立方米,为全国马尾松中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49.35立方米的2.13倍。成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64.4立方米,为全国马尾松成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11立方米的1.48倍,少数优良林分每公顷可达1500立方米以上。胸径26厘米以上的大径级马尾  相似文献   

20.
崇州林场不同林分近自然度分析与经营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是恢复生态学最成功的实践,讨论"近自然度"通常是用一定程度受到人为影响的现实状态与认为的自然理想状态之间的对比来实现的.选取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典型地段的崇州国营林场为示范地,采用郁闭度、胸径级、实生幼树株数、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群落顶极适应值为参数对林场不同林分的近自然度进行分析.其近自然度水平为顶极天然林>演替天然林>人工乡土树种幼林>人工外来树种幼林>人工外来树种成林.并根据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制定了封禁、封调、封改、封造4项经营技术模式,以期模拟恒续林的最优结构和功能,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同时也为构建本区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示范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