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毛蟹的三、四叶梢为原料,通过对乌龙茶新工艺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发现在做青过程中,整叶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低→高→低和高→低→高的变化规律;整叶叶缘的PPO活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POD活性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整叶叶芯的PPO活性、POD活性分别呈依次减弱和依次增强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橄榄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榄中酚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与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关。研究了橄榄POD与PPO的酶学特性, 确定了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 橄榄POD反应时间不宜超过8 min, Km值为44.22 mmol/L, 最适pH值为7.6, 最适反应温度为40 ℃。以儿茶酚为底物时, 橄榄PPO反应时间不宜超过8 min, Km值为7.25 mmol/L, 最适pH值为7.5, 最适反应温度为60 ℃。同时在上述最佳条件下, 研究了多酚含量差异较大的橄榄品种(檀头23和马坑22)中POD、 PPO活性差异, 结果表明,马坑22的POD、 PPO活性都高于檀头23。其中, 马坑22 POD活性比檀头23高12.44%, PPO活性比檀头23高27.31%。  相似文献   

3.
做青过程中重要品质关联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皓  毛志方  涂云飞  施海根  李大伟 《茶叶》2007,33(4):207-210
以鸠坑种的夏茶对夹二、三叶新梢为原料,研究了两种做青方法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做青方法PPO的活性在摇青阶段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且在第三次摇青后活性达到最高;而POD以鲜叶中的活性为最高,整个做青过程中略有下降但不明显。丙酮粉法比匀浆法测定酶活性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两个高抗SMV3号株系种质哈91R3-184、哈91R3-301,两个感病品种合丰25、黑农16于真叶期分别接种SMV3号株系,在R1、R3、R5期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结果表明:1、抗感病品种未接种健株POD、PPO酶谱构型没有差异,只是活性高低有别,说明抗性与POD、PPO活性有关。2、接种SMV后感病品种POD、SOD酶活性明显高于未接种健株和抗病品种,其POD、PPO部分酶带加宽色深,部分酶带缺失,3、各生育阶段抗感品种PPO、POD、SOD酶活性动态的变化,可作为抗感病品种的生化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加工中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各茶类加工中酶的作用均有论述,尤以红茶、绿茶居多,而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酶学机理则缺少较系统的阐述。本文在收集、整理前人关于乌龙茶加工中的酶作用的基础上,对乌龙茶加工中的主要酶类: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水解酶的活化规律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6.
7.
以武夷肉桂品种鲜叶为原料,通过3种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做青叶内蛋白质及其SDS-PAGE、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做青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其各可溶性蛋白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随做青强度增大而加快;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做青强度增加对多酚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同工酶谱显示做青处理及萎凋处理均能促进多酚氧化酶E2同工酶活性的增强。酯酶同工酶各谱带活性在做青过程中活性均较强。文中对多酚氧化酶和多酚类物质与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作者提出可以不导致做青叶细胞质膜通透性急剧增大,引起多酚类物质显著下降作为乌龙茶做青适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唐颢  杨伟丽  文海涛 《茶叶科学》2005,25(3):197-202
试验选用毛蟹和梅占两个适制乌龙茶品种,研究了乌龙茶新工艺做青和对照(不进行摇青)处理过程在制品内源果胶酶(PG)活性及相关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鲜叶经晒青后,PG活性有小幅上升,摇青前期,酶活性逐渐增强,在第三次摇青结束时达到峰值,此后的第四、五次摇青中,酶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不同摇青工序间PG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的PG活性及变幅明显低于摇青处理。在制品含水量及可溶性果胶含量与PG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福建主要乌龙茶品种PPO酶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霞  肖丽霞  陆蒸  林启训  陆则坚 《茶叶科学》2006,26(2):117-121,127
对四种乌龙茶茶树鲜叶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粗提,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酶的特性。结果表明:在邻苯二酚与被测酶液的反应体系中,当底物邻苯二酚(C6H6O2)量为0.3~0.9ml时,毛蟹、铁观音、黄旦、肉桂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呈曲线增长,含量太高会产生抑制作用,当底物含量∶酶含量=1.5∶1时,酶活力表现最高;毛蟹、铁观音、黄旦、肉桂酶活力在45~65℃范围内均呈ω型变化趋势,依次在45℃、55℃、65℃时出现高峰。在50~90℃下水浴处理1h,毛蟹、铁观音、黄旦、肉桂酶活力分别丧失34.66%~55.91%,22.68%~50.89%,23.14%~53.57%,31.58%~57.89%;酶活力的适宜pH相对偏碱,在pH8.6时表现为一个活力高峰。相同浓度的五种抑制剂对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NaHSO3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强,L-半胱氨酸其次,NaCl的抑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茶做青过程,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等内质的形成有极大影响。它是一个由物理变化到生化变化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深入研究其动态的变化机理,对大批量、自动化制茶,提高茶叶品质是必要的。兹根据已知的各方面研究成果,分述如下:一、做青与菜青水分散发的方向与速度的关系茶鲜叶(俗称茶青)采摘脱离母树后,其生理机能仍然旺盛,需要进行呼吸作用维持其生机。但这种呼吸作用只能不断消耗茶育本身的水分和养分,得不到补偿。呼吸主要是通过叶背面下表皮的气孔来完成。据严学成观察研究,各品种鲜叶每平方毫米具有气孔:梅…  相似文献   

11.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武夷肉桂品种鲜叶为原料,通过3种做青强度对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GC/MS检测。结果表明,已醛、正戊醇、芳樟醇氧化物I、芳樟醇氧化物II、(2)-已酸-3-已烯酯+苯乙醛、α-法尼烯、香叶醇、苯乙醇、β-紫罗酮、茉莉酮、橙花叔醇、吲哚等香气组分随做青强度增加而积累,品质也相应提高,同时表明,橙花叔醇是福建乌龙茶的主要特征香气组分,高含量的橙花叔醇可以作为优质肉桂茶的香气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气流对做青环境及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模拟正压全面送风空调做青环境和密闭空调做青环境,对做青过程两种环境的气温、气湿、气质等参数以及青叶呼吸速率进行在线测定,探明气流对做青环境、青叶生理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种气流条件下的叶层空气湿度、CO2含量和青叶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气流控制的空调做青环境的毛茶品质优于密闭空调做青环境的毛茶品质。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做青过程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肉桂品种鲜叶为原料,研究了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摇青可以加速做青叶水分散失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摇青和自然萎凋均能促进MDA累积。在做青前期适当晒青和轻摇青可以提高SOD活力;重摇青降低SOD活力,进而O2.-产生速率加快,脂质过氧化加速,从而促进具有青草味的化合物散失,乌龙茶特征香气提高。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和茉莉花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和茉莉花茶对小鼠的免疫功能试验结果表明,10%乌龙茶或茉莉花茶灌胃均能引起小鼠的胸腺缩小。1%花茶灌胃,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自发性~3H-TdR掺入及 Con A 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增高,但乌龙茶与10%茉莉花茶则未见这种作用。10%乌龙茶能抑制小鼠SRBC溶血素抗体的产生,而花茶对抗体的产生影响不大。1%花茶可使小鼠外周血 ANAE 阳性细胞增多。此外,还对茶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8个对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1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感性不同的野生大豆为材料,对接种大豆疫霉菌游动孢子后野生大豆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整个病程均比相应对照增加,茎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对照,且根中PPO活性高于茎和叶的PPO活性增幅;感病野生大豆根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小麦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品种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品种资源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异,并筛选稳定的低PPO活性种质资源,于2003~2004和2004~2005年度分别种植131份小麦品种及资源,采用全麦粉法测定了其PPO活性.结果表明,其两年PPO活性相关极显著,r=0.839.根据STS01和PPO18两个标记位点共同出现的变异情况,将供试品种分为4种基因组合类型,即H1H2、L1H2、H1L2、L1L2.检测结果表明,中国大面积种植的一些小麦品种PPO活性差异很大,说明遗传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最终筛选出了渝02321、宁麦9号、02P157、02Y151、34-th195、宁0076、鄂麦19等23个L1L2型低PPO活性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7.
乌龙茶香气的HS-SPME-GC-MS/GC-O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HS-SPME-GC-MS/GC-O对白叶单枞茶、金萱、铁观音、黄金桂4个乌龙茶进行香气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白叶单枞茶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及其氧化物Ⅰ(淡花香);金萱主要香气成分是吲哚(高浓度时表现出刺激气味,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花香);铁观音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水杨酸甲酯(薄荷香味)、己酸-顺-3-己烯酯(花香)和α-法尼烯(花香);黄金桂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氧化物Ⅰ(淡花香)、己酸-顺-3-己烯酯(花香)和α-法尼烯(花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