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韩磊  赵罕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162-164
[目的]了解省沽油果实性状表型多样性变异规律。[方法]对河南桐柏县、湖北大悟县和安徽石台县省沽油各生长和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省沽油果柄长、果长、果宽、果厚和每果实种子数等指标的表型变异模式进行探讨。[结果]结实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的是每果序果实数和每果实种子数,其次是果厚,种子百粒重,果长和果宽相对较小。方差分析表明,省沽油果柄长、果长、果宽、果厚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方差分量分析表明,省沽油各性状种源间方差分量(0.14%~9.10%)均小于种源内个体间(4.92%~40.55%)。[结论]在对省沽油结实性状进行选择时种源内的单株选择具有较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贵州省西康玉兰主要原产地的果实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该种主要分布区内的4个天然群体果实为试材,对果质量FG、果宽FW、果长FL、果径FD、果型指数FL/FD等2类14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种源地、不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同一果实表型性状在不同种源地间、不同果实表型性状在各种源地表现各异。(2)不同果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不同,果质量FG、果径FD、果厚FT、果长FL、果宽FW 5个性状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型指数FL/FD除与种实率TSWC/FG呈负相关、与单粒种子质量TSW/SN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与其余性状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体积指数FVI除与种实率TSWC/FG、单粒种子质量TSW/SN呈正相关外,与其余性状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海拔、年均温与多数果实性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它们对西康玉兰果实内、外表型性状的影响较大。(4)西康玉兰14个果实性状中,平均多样性指数介于1.538~1.827;除果径FD、果宽FW、果长FL等3个果实性状表型变异在赫章六曲河镇(HZLQ)种源地最为丰富外,其余11个果实性状均在水城玉舍林场(SCYS)种源地最为丰富。群体的果实外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1.674)高于内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1.671)。(5)不同种源地的果实内、外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不同,其中赫章六曲河镇(HZLQ)、盘州老黑山(PZHS)种源地的果实外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分别高于果实内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水城玉舍林场(SCYS)、水城营盘乡(SCYP)种源地的则相反。研究结果为西康玉兰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育种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陕西省山桐子自然分布区的大量调查、系统观察与测定,研究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状况并进行类型划分,为山桐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收集保存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山桐子分布区内全面踏察,选取果实性状特异的植株,观察记录其果穗形状和果粒颜色,测量果穗长度、果穗直径、果柄长度、果粒纵径和果粒横径,并计算平均果径和果形指数等性状。根据果实性状自然变异调查的结果确定类型划分依据进行类型划分,然后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山桐子在果穗形状、长度、紧密度及果粒形状、大小、颜色等性状上存在广泛的变异,依据果穗长度、果粒颜色、果粒大小及形状,可将陕南地区山桐子划分为红果短穗小果型、红果短穗大果型、红果短穗梨果型、红果长穗小果型、红果长穗大果型和黄果短穗型6种果实形态变异类型。通过对各类型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丰产、高含油率的红果长穗大果型可作为优良类型加以利用。【结论】山桐子果实性状自然变异很丰富,类型较多,黄果型和梨果型比较特殊,可以作为山桐子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存;红果长穗大果型单株产量和产油量都较高,在目前还没有无性系品种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丰产高含油率类型试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郑州市11株广玉兰优树新采收的果实和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广玉兰果实和种子的表型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广玉兰果实和种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不同优树间果实和种子表型差异显著;果长、果宽分别与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果长、果宽与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呈正相关关系,果长、果宽、种长及种宽是果实和种子的关键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5.
在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5个性状在居群内F值介于0.39~1.97,居群间F值为38.54~73.18,差异程度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实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壳厚,最小的为果形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种子表型性状和淀粉含量的地理变异规律。[方法]以8个种源的辽东栎种子为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及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种源辽东栎种子在种长、种宽、种长/种宽、单粒重及淀粉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种源辽东栎种长、种宽变异幅度分别为14.38~18.72和11.10~12.82 mm,种长/种宽变异幅度为1.19~1.53,单粒重变异幅度为0.69~1.28 g,淀粉含量变异幅度为46.71%~52.56%;种子种长与种长/种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长与单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长/种宽与单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7月均温与种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宽与年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聚类分析表明,8个辽东栎种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群:大果高淀粉率类群和小果低淀粉含率类群,前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西部,后者主要分布于辽东栎天然分布区的东部;陕西黄陵、陕西陇县和内蒙古赤峰种源种子为优良种源。[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辽东栎良种选育、种子调运和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区野生花楸果实和种子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北地区6个野生花楸种源的新采收果实和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天然花楸果实和种子表型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楸果实和种子具有极丰富的表型变异,种源内的分化高于种源间;果长、果径、种长及种宽是果实和种子的关键表型性状;种子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纬度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8.
蜡梅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蜡梅野生群体的叶子与种子的表型多样性。[方法]以蜡梅的5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7个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蜡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7个性状在群体内的F值为6.612~102.148,果长、种宽在群体间达到显著差异,种长达到极显著差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29.57,群体内变异70.43%,大于群体间变异29.57%,说明群体内变异是蜡梅的主要变异来源。叶长、叶宽、千粒重与纬度,种宽与年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Dist平均分类距离系数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的地理距离关系一致。[结论]蜡梅的表型变异极其丰富;蜡梅的分布与表型性状呈多样性变异。  相似文献   

9.
桤木不同种源球果及种子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桤木自然分布区内的5个种源的球果长度、宽度、长宽比、果柄长和每粒质量等共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和模式。结果表明:球果宽、果长/果宽、果长×果宽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果柄长、果长、果柄长/果长种源间差异不显著,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显著;每粒质量种源间差异极显著。果柄长、果长、果宽、果长/果宽、果柄长/果长、果长×果宽和种子每粒质量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3278、0.3404、0.9411、0.8981、0.2637、0.8984和0.8071。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幅度较大的是果长×果宽和果柄长/果长,变异幅度最小的均是果柄长。除每粒质量外,金堂种源果实其它6个性状的变异幅度均较高,其次是珙县和泸定种源。果宽与种子每粒质量等性状遗传力最高,果柄长/果长、果长×果宽等性状变异幅度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小果油茶的自然变异情况,以贵州黎平和榕江的5个居群30个小果油茶优良单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果高、果形、高径比、果皮厚度、单个果重、单果中籽粒数、籽粒重和出籽率等8个种实性状,采用多重比较、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小果油茶种实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与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小果油茶不同种实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014~2.242,种实性状多样性高,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经相关分析,小果油茶的果皮厚度与出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果高与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单果籽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与居群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种引进栎类种实形态特征,丰富我国栎类资源,选育栎类良种。[方法]以从德国引进的猩红栎(Quercus coccinea Muench)、沼生栎(Quercus palustris Muench)、北美红栎(Quercus rubra L.)及辽宁地区乡土树种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y)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栎类种子的粒重存在显著差异,最小粒重为沼生栎(1.69 g),最大粒重为北美红栎(5.91 g),二者相差4.22 g;粒长最长的是北美红栎(2.25 cm),粒长最短的是沼生栎(1.33 cm),二者相差0.92 cm;直径最长的是北美红栎(2.07 cm),直径最短的是辽东栎(1.29 cm),二者相差0.78 cm。[结论]种子形态指标可作为栎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几个影响储良龙眼[Euphoria longan(Lour.)Steud.]果实大小的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单株小区,6次重复,对海南6年生储良龙眼的单果重、单穗果重、果枝粗度、叶蓬长度、叶蓬宽度、叶重、叶片数和果实个数等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并对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叶片数和果实个数对单果重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果实个数对单果重为负效应;果枝粗度、叶蓬长度、叶蓬宽度和叶重等对单果重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果实个数和单果重对每穗果重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果枝粗度等对每穗果重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储良龙眼生产中疏花疏果确定留果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几个树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方法]使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地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蒙椴(Tilia mongolica Maxim.)、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aisne)和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NPQ、ETR、Fv′/Fm′等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光响应曲线在高光时都具有类似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的临界点,当光强度小于临界点光强度时,随着光强度变化其变化较大,而当大于临界点光强度时其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NPQ光响应曲线临界点的光强度(QNPQ)能评价树木对高光的适应能力,根据QNPQ大小可以把被试树种分为3组,虎榛子[707μmol/(m^2·s)]最强,其次为蒙椴[680μmol/(m^2·s)]、辽东栎[654μmol/(m^2·s)],土庄绣线菊[591μmol/(m^2·s)]和白桦[405μmol/(m^2·s)]最弱。根据被试的5种树木光合速率光补偿点的大小排序发现,白桦最大,虎榛子最小。[结论]5种被试树木中虎榛子既有对低光的适应性,又有对高光的适应能力,为大青山地区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温室冬春茬番茄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以及株距对群体配置的影响,试验在相同的垄沟配置下通过改变株距,对番茄的植株生长、果实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幅宽、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均表现为,随着株距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对果穗数和果型没有影响,畸形果率随着株距的减小而明显增加,单产处理间没有较大差异,均在115500 kg/hm2左右;说明在相同的70+50垄行配置下,株距在25~40 cm之间部分性状虽表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变化,但均为比较合理的田间群体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凤梨释迦合理的栽培管理时期,建立该品种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凤梨释迦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纵径、横径、果柄长度和果柄粗度,建立凤梨释迦果实生长发育模型。[结果]授粉28 d后,凤梨释迦果实的纵径、横径存在一个迅速生长期,期间果实纵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横径,而果柄在此期间加粗生长和伸长生长也呈快速增长趋势;授粉56 d后果实发育和果柄生长均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与果柄发育存在同步性,且各指标相关系数达0.980 00以上,各指标与授粉后天数之间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0.970 00以上。[结论]台湾凤梨释迦果实横径、纵径、果柄长和果柄粗与授粉后发育天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回归关系,且其生长进程数学模型同为三次方程。该数学模型拟合良好,能够较好地反映果实和果柄的生长发育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徐淮地区春、秋季栽培种植的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新品种。[方法]进行多年多点鉴定。[结果]徐深绿1号植株长势中等,第1雌花节位12~15节,主侧蔓均可结果瓜;外观品质好,果实纺锤形,果色深绿,瓜瘤密生,肉质脆嫩,苦味轻;瓜纵径30.3 cm,瓜横径4.8 cm,瓜肉厚1.0 cm;单果重0.386 kg,单株结果数125.67个;春播约60 d始收。[结论]徐深绿1号苦瓜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徐淮地区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南疆核桃的品质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田腾飞  田贝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83-184,210
[目的]为高品质核桃果品的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南疆的阿克苏、和田及喀什采集25种核桃样品,测定并计算其坚果重、种仁重、出仁率和果实的长、宽、厚、平均直径及壳厚等。[结果]南疆核桃品种的平均果重、平均出仁率、平均壳厚分别为15.50g、55.18%和1.32mm,其中阿克苏、和田及喀什地区核桃的平均果重分别为13.11、17.58、17.78g,平均出仁率分别为58.89%、50.79%和52.17%,平均壳厚分别为1.06、1.71、1.51mm。和田、喀什地区核桃种质的形态指数较高,分别为2.796和2.667,阿克苏地区核桃种质的形态指数较低(1.527)。栽培品种和本土普通品种的果基部、果形指数、皱折差异不显著,果顶部、刻点、果缝线差异极显著。[结论]南疆核桃栽培品种和实生类型在果实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适宜南方早熟砂梨系统翠冠梨(Pyrus pyrifoli Nakai cv.Cuiguan)和黄金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Huangjin)果实的果袋。[方法]对翠冠梨和黄金梨进行了5种果袋套袋处理,分别为超亚光纸袋(外黄褐色内黑复合袋)、普亚光纸袋(外黄褐色内灰黑复合袋)、"膜+纸"纸袋(外黄内黑膜纸袋)、蜡纸袋(黄色单层袋)、报纸袋。果袋规格:长19.5㎝,宽15.0㎝。[结果]与未套袋果相比,套袋果果面光滑,皮色鲜艳,锈斑少,果点小,但果实重量有所减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风味稍有变淡。5种果袋中,普亚光纸袋对翠冠梨套袋效果最好,超亚光纸袋对黄金梨套袋效果最好,能改善果面色泽,使果皮着色均匀,果点小而不明显,显著降低锈斑级数;蜡纸袋和自制报纸袋对改善果面颜色和防止果锈效果不明显。[结论]对翠冠梨和黄金梨实施套袋栽培,可以十分显著地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不同梨品种适合不同的纸袋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不同的纸袋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栎属近缘种质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并分析其遗传结构,为栎属近缘种鉴定及分类提供了重要工具。方法以23份栎属近缘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4份种质进行SSR引物筛选,选出9对扩增条带清晰、具有多态性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PCR荧光产物进行检测,采用引物-分子量组合法构建23份种质的指纹图谱,利用NTsys和STRUCTUR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9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8个条带,每个位点的等位标记数4~14个,平均每对引物为8.67个,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58~0.82,平均为0.73。聚类分析显示辽东栎、蒙古栎分别聚为两个类群,猩红栎和北美红栎聚为一个类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23份种质为3个亚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23份栎属近缘种质可以划分为辽东栎组、蒙古栎组、猩红栎-北美红栎混合组,辽东栎与蒙古栎是两个独立的分类单位,上述结果为栎属分类、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