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SSR分子标记构建9个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和3个父母本的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研究表明,所筛选出的12对引物共扩增出94条清晰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扩增条带为7.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90.4%;各杨树无性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4~0.80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2,并利用多态性条带构建出12个杨树无性系的分子指纹图谱。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发现,杂种无性系与母本美洲黑杨遗传差异性小,且在该指纹图谱中,每个无性系的谱带都不同,说明不同供试无性系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据此可将它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3个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出1 230条谱带,其中有1 218条为多态带,占总谱带的99.02%;特异性条带有203条,其中缺失带为11条,通过特异性条带可鉴别83%的刺槐无性系;聚类分析将刺槐种质分成5组,来源相同的无性系并未严格聚在一起,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4份垂乳银杏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在14份垂乳银杏种质扩增后检测出935条谱带,有920条多态带,多态带比例为98.40%,表明所试垂乳银杏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为0.4404~0.7299,平均值为0.4752,说明各种质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垂乳银杏分成5类,来源相同的种质并没有严格的聚在一起,表明垂乳银杏的变异与地理来源无严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SSR和SCoT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遗传差异性分析上的应用性。【方法】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9个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及3个亲本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94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90%,标记指数为3.19;筛选出的14条SCoT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2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75%,标记指数为2.72。聚类分析表明,SSR和SCoT分子标记得出12个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4~0.80和0.40~0.8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2和0.64;在相似系数平均值处,SSR和SCoT分子标记将12个杨树材料分别分为3大类和5大类。Mantel检测显示,2种分子标记在12个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性显著相关(r=0.501 3,P=0.003)。【结论】这2种分子标记均适合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但SSR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和标记效率均高于SCoT标记。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在探讨杨树叶片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和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18个引物对13个杨树无性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4个,共产生126条带,其中多态带53条,占4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带。结果表明:通过对126条谱带的聚类,分析了供试杨树无性系的系统发育,并通过比较各品种间的特异带或特征带的差异进行无性系鉴别和测定,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杨树无性系的分子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青海蚕豆品种改良、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对149份青海蚕豆资源进行AFLP标记分析,共扩增出大小为34~943 bp的片段17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占总数的46.07%,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8.1条多态性带;不同来源种质资源扩增出多态性带的数目和比例差异较大;将149份材料分为8个组群,品种并没有全部按来源地聚类,各来源地的品种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来源地相同的品种并不单独聚成一类。[结论]青海蚕豆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地方品种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将AFLP标记技术与蚕豆育种技术结合,可指导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河试验站的12个美洲黑杨无性系为材料,从国际杨树基因组委员会官方网站中提供的引物中选取25对引物对美洲黑杨进行指纹图谱构建,最终筛选出5对多态性丰富、扩增效率高、条带清晰的引物。5对引物共扩增条带2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3条,占95.8%,SSR引物多态性条带数4~8条,平均4.8条。对12份种质进行UPGMA聚类分析,品种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583~0.9583,平均相似系数为0.6660。研究利用5对引物(PMGC_2217、PMGC_2675、PMGC_2866、WPMS_14、WPMS_17)可将12份美洲黑杨种质完全区分开。研究结果可为美洲黑杨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47份菌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iPBS(Inter Primer Binding Site Amplification,引物结合位点间扩增)分子标记技术对47份菌草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从28个iPBS引物中共挑选出的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iPBS引物,对47份菌草种质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11个iPBS引物在47份菌草种质材料上共给出了208个多态片段,平均每个引物给扩增出18.9个多态片段,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SM)分布在0.58~0.99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67时可将47份菌草种质材料分成10大类群,所有47份材料被区分开来。[结论]iPBS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用于菌草种质资源材料的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为科学管理和利用菌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利用AFLP标记鉴定小豆栽培型种质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1对AFLP引物,对94份来自我国的小豆栽培型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689条清晰的谱带,其中324(47.0%)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9.5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0.285,变异幅度为0.009~0.836。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NeiandLi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可将94份种质相互区分开,并划分为4个明显不同的组群,表明我国栽培型小豆种质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生育特性和生长习性趋同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AFLP鉴定沙田柚新种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鉴定沙田柚新种质的遗传分类,为其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4对AFLP引物组合,对12份柚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类研究.[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AFLP引物组合,在12份柚类材料中扩增出399条清晰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25~49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33.25条;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比例为22.8%.供试材料相似系数在0.752~0.956,AFLP鉴定结果显示桂柚1号与沙田柚相似系数为0.956,早熟沙田柚与沙田柚相似系数为0.920;早熟酸柚和福建酸柚两个品种与其他柚类亲缘关系较远;以0.830为相似系数的阈值,可以将12份柚类材料分为5类.[结论]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将12份柚类材料区分开;早熟沙田柚与桂柚1号是不同于沙田柚的变异新种质,可以直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州鼎湖山和罗浮山药食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建立九香虫AFLP指纹图谱,分析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4个引物组合共揭示了362个位点,其中29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所占比例为80.94%。种群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467,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3687,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701,种群每代迁移数Nm为3.157。[结论]AFLP标记具有很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适合用于分析九香虫种群遗传多样性;九香虫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程度较高,种群具有丰富的DNA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油棕新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灿  林位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202-2203,2205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对油棕新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为这些新选育油棕种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ISSR技术对海南和云南的22份油棕新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23个引物共扩增得到201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41.8%。聚类分析可将22个品种明显的划分为2大类:采自海南的R1~R12新种质材料与采自云南的V20新种质材料聚为一类;采自云南的其余新种质材料聚为一类。[结论]海南与云南新选育的油棕种质材料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3.
王瑞玲  张兴  夏媛  郭春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414-4415
[目的]探讨辐射所得到的水蜡幼苗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梯度辐射所得的水蜡突变体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所得到的水蜡突变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18条RAPD引物能在5种水蜡间扩增出126条带,其中108条是多态条带,多态率高达85.7%,表现出了较高的多态性。从聚类树状图中可以看出,5种植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500~0.800,平均相似系数为0.65,对照植株和辐射植株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辐照样品与对照样品的遗传距离增大,相似系数减小,相应的变异系数增大。[结论]该研究为水蜡育种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的AFLP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AFLP标记技术采用MseⅠ+3/EcoRⅠ+2引物组合,对12个三倍体毛白杨和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进行了分析鉴定. 从38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2对扩增条带较多的引物组合,多态性比例最高的是M-CAT/E-TC,多态性水平达到32.4%,最低的M-CTT/E-TT只有15.7%,证明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的系谱关系以及形态鉴别结果一致,表明凡亲本相同或形态差异小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利用3个引物组合的8条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2个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可以作为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鉴别以及品种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林  高丽丽  潘一乐  刘利  赵卫国  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769-17772
[目的]分析来自珠江流域(广东省和广西省)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珠江流域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用13个ISSR引物从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5.15%,表明供试的广东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个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 0~0.929 7,相对偏高。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被分为2类,第Ⅱ类可进一步分为10个亚类。聚类结果显示,基于ISSR标记分析的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ISSR标记技术在评价珠江流域广东桑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为广东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ISSR标记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遗传关系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来自珠江流域(广东省和广西省)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珠江流域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用13个ISSR引物从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5.15%,表明供试的广东桑地方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个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 000 ~0.9 297,相对偏高。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被分为2类,第Ⅱ类可进一步分为10个亚类。聚类结果显示,基于ISSR标记分析的64个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ISSR标记技术在评价珠江流域广东桑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为广东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Study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main cultivars of safflower distributing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by means of RAPD makers.[Method] Genomic DNAs of 29 safflower accessions from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were extracted for PCR amplification using 20 RAPD primers.[Result] Totally 156 bands were amplified,among which 144 bands were polymorphic(accounting for 92.31%),indicating that safflower is endowed with plentiful genetic diversity.Based on the DNA fingerprint,the 29 safflower accession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populations,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may be not related with ecological regionality.[Conclusion] RAPD technique is an available tool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safflower germplasm at molecular level.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Study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main cultivars of safflower distributing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by means of RAPD makers.[Method] Genomic DNAs of 29 safflower accessions from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were extracted for PCR amplification using 20 RAPD primers.[Result] Totally 156 bands were amplified,among which 144 bands were polymorphic(accounting for 92.31%),indicating that safflower is endowed with plentiful genetic diversity.Based on the DNA fingerprint,the 29 safflower accession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populations,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may be not related with ecological regionality.[Conclusion] RAPD technique is an available tool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safflower germplasm at molecular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