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酶解法对地鳖虫多糖进行提取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提取条件,测定多糖含量,摸索地鳖虫多糖提取的最佳酶用量、提取时间和温度.结果表明:地鳖虫多糖提取的最佳酶用量为300μg?g‐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 ,多糖含量为14.326%.  相似文献   

2.
小麦麸皮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小麦麸皮为原料,以水为提取溶剂制备水溶多糖。对影响提取麸皮多糖的工艺参数如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麸皮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浸提温度100℃、料水比1∶25、浸提时间4 h。  相似文献   

3.
对热水浸提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金针菇多糖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热水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短(60秒),能耗小,提取剂用量少(1∶30),提取率高,为2.53%,比较适用于金针菇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刘青娥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92-93,104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袖珍菇多糖的热水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袖珍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h,醇沉时乙醇浓度60%、醇沉时间4h、醇沉温度25℃.  相似文献   

5.
盐提法提取美洲大蠊多糖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盐提法对美洲大蠊多糖进行提取试验,为进一步开发昆虫药物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取盐提法对美洲大蠊多糖进行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用苯酚-硫酸分光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实验因素对美洲大蠊多糖含量影响:盐浓度对美洲大蠊多糖影响最大,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影响最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盐浓度为0.05mo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结论:影响水溶性多糖提取条件为盐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盐提法提取时间越长,其细胞破碎越完全,多糖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对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当归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80℃,时间3h,料水比1:15,醇析浓度为60%。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浸提液两次合并,可使当归多糖的提取得率达6.13%。  相似文献   

7.
构树果实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恒温水浴法提取,乙醇沉淀纯化,苯酚-硫酸法测定构树果实多糖的含量,对影响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率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用正交试验法对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5℃,...  相似文献   

8.
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枸杞多糖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方案:固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3.0 h,在该工艺下多糖最高提取率为1.14%。  相似文献   

9.
超声高温热水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取香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得率.[方法]采用超声波高温热水法提取香菇多糖,基于Box-Behnken统计法分析了水料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提取工艺参数对香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超声时间>水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高温热水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料比30∶1、超声温度64℃、超声功率为580 W、超声时间60 min,提取得率为15.845 6%.[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提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绿茶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茶多糖(TPS)水法优化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茶多糖得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温度85℃,时间90 min,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11.
圆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圆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圆菇子实体为材料,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L9(34)研究浸提时间、料水比、浸提温度及乙醇浓度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料水比为1∶25时,粗多糖得率最大;浸提温度为70、90℃时粗多糖得率较高,分别为7.8%、8.5%;浸提时间为1.5 h时,粗多糖得率最高(8.1%);乙醇浓度为95%时,粗多糖得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水比>浸提时间。当料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浓度分别为1∶20、90℃、2 h、95%时,粗多糖得率最高,为8.76%。[结论]圆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1B3C3D3,即料水比1∶2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 h、乙醇浓度95%。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_2萃取芦荟多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俊玲  卢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94-5795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芦荟多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动、静萃取时间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萃取釜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芦荟多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用量2.5 ml/g,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5℃。静萃取最佳时间为60 min,动萃取时间为30 min,在最优条件下,芦荟多糖得率为85.10%。[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条件温和、环保、节能,适用于芦荟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不同蛋白质结合程度的山药多糖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结果]山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h,料液比为1∶8,pH值为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山药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5.1%;经蛋白酶水解脱蛋白后的山药多糖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Sevage法脱蛋白处理后的山药多糖,而未经处理的山药多糖液抗氧化活性最低。[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为山药多糖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水浸提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银耳总多糖的含量,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为4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计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佳工艺为40倍量水,90℃提取3h,共提取2次,此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结论]研究可为银耳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水为溶剂提取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叶多糖,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水料质量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设计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6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桂花叶多糖的提取率为11.35%。  相似文献   

16.
姚惠伶  蒋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57-8358,8361
[目的]优化紫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紫薯粗多糖,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紫薯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超声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紫薯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超声频率80 kHz,此条件下紫薯多糖的提取率为3.63%。[结论]利用超声技术提取紫薯多糖可以提高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采用较低温度提取、节省提取溶剂,降低提取成本。  相似文献   

17.
周增志  周斌星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17-5119
以普洱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醇沉次数、醇沉时间5个因素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0 m in,固液比1∶20,醇沉时间60 m in,醇沉1次。  相似文献   

18.
秦仲君  李兴暖  何巍  周裔春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10-8911,8934
[目的]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土鳖虫蛋白质进行酶解,制备土鳖虫多肽,并对获得的多肽进行抗凝血的作用研究。[方法]利用酶解法制备土鳖虫多肽,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确定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的多肽对小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土鳖虫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0,酶用量1.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5 h;获得的土鳖虫多肽显著延长了小鼠TT和APTT,对PT无明显影响。[结论]在最佳酶解条件下获得了土鳖虫多肽,且证明其具有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