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筛选出多态性ISSR引物。[方法]以油橄榄嫩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子试验针对反应体系主要因子Mg2+、dNTPs、引物浓度及模板用量进行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优化的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系20μl中含1×Taq Buffer,3.5 mmol/L Mg2+,0.4 mmol/L dNTPs,1.0μmol/L引物,1.0 U Taq DNA聚合酶,20 ng DNA模板。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2~55℃退火3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同时利用上述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筛选出了扩增稳定、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11条。[结论]为进一步油橄榄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和品种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台兰稳定可靠的ISSR-PC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方法]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的基因组DNA,并对影响台兰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台兰的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为:25μl PCR反应体积中,2.5μl 10×PCR buffer,2.0 mmol/L MgCl2,100 ng模板DNA,0.5 mmol/L dNTPs,0.22 U Taq 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15.78μl双蒸水。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40个循环:94℃变性30 s,复性温度根据各引物的TM值略低1~2℃,30 s,72℃延伸50 s,循环结束后72℃延伸7 min。[结论]台兰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台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龙眼ISSR-PCR扩增反应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合龙眼的ISSR反应体系:PCR反应体积为20μl,其中模板DNA 25ng,引物0.2μmol/L,dNTP 100μmol/L,Taq DNA聚合酶0.5U,MgCl2 2.5mmol/L,10×PCR缓冲液2.0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退火温度1min,72℃延伸90s,40个循环;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4.
吴波  高丹  潘超美  张寿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86-19688
[目的]建立吴茱萸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吴茱萸基因组DNA,研究模板DNA、dNTPs、Mg^2+、引物(U834)、Taq DNA聚合酶的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20μl反应体系中含2μl 10×PCR buffer,0.15 mmol/LdNTPs,1.6 mmol/L Mg^2+,0.4 mmol/L引物,20 ng模板DNA,1.2 U Taq DNA聚合酶。[结论]为研究吴茱萸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一个可用于温郁金ISSR-PCR的最适宜反应体系。[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同时利用PCR扩增技术和方法,对引物、模板DNA、Mg2+d、NTP、Taq聚合酶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是总体积为25μl,其中Mg2+浓度(25mmol/L)2.2μl,Taq聚合酶(5 U/μl)0.4μl,引物浓度(20μmol/L)1.5μl,模板DNA(5 ng/μl)1.5μl,dNTP(2.5 mmol/L)2.2μl,10×PCRbuffer2.5μl;PCR扩增程序为:1个循环的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5 s,相对应的引物退火温度退火1 min,72℃复性1.5 min,共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结论]该体系是适合温郁金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体系,具有省时、经济、简便以及扩增条带清晰而稳定等特点,为今后温郁金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53-6555
[目的]对麻栗坡兜兰ISSR引物进行筛选,并建立一个稳定性高、重现性好、适合麻栗坡兜兰ISSR反应体系。[方法]以麻栗坡兜兰DNA为模板,分别对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DNA等PCR反应成分进行优化,并用优化的体系对25条兰科中报道的I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确立了麻栗坡兜兰最适ISSR-PCR反应体系:在25μl反应体系中,Mg2+2 mmol/L、引物0.4 mmol/L、dNTP 0.20 mmol/L、DNA 1.5μl、Taq酶1.4 U。利用该体系,共筛选得到10条ISSR引物用于麻栗坡兜兰分析,并对21份麻栗坡兜兰材料进行扩增,获得了较好的扩增效果。[结论]该体系稳定可靠,为今后ISSR标记在兜兰属植物的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长春花ISSR-PCR 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顾志敏  陈析丰  金杨  马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61-2263,2267
[目的]筛选最适的长春花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长春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和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正交试验,建立适合长春花ISSR-PCR的反应体系。[结果]长春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引物浓度0.50μmol/L,dNTP浓度0.10 mmol/L,Mg2+浓度3.00 mmol/L,Taq酶浓度0.75U/25μl,DNA模板浓度350 ng/25μl。采用该反应体系筛选出12对适合于长春花ISSR-PCR反应的引物。[结论]利用优化系统进行长春花的ISSR-PCR反应,可获得稳定性高、重复性好、背景清晰的电泳结果。  相似文献   

8.
五节芒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琳  葛刚  陈少风  杨赛钢  章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41-14043
[目的]保护五节芒的种质资源并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五节芒DNA为材料,分析DNA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含量以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子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五节芒ISSR-PCR的最佳体系:25 μl反应体系中10×PCR Buffer 2.5 μl、0.2 mmol/L 4×dNTP、1.5 mmol/L Mg^2+、0.75 U Taq DNA聚合酶。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s;51-53 ℃退火30 s,72 ℃延伸50 s,40个循环;72 ℃再延伸7 min。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了11个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结论]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五节芒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冯俊姣  何苗  联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25-17527
[目的]建立贯叶连翘的ISSR-PCR反应体系,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贯叶连翘基因组DNA为模板,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系统分析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和模板DNA浓度5种因素对贯叶连翘ISSR-PCR反应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可以用于贯叶连翘1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经过优化得到贯叶连翘ISSR-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为:20μISSR-PCR反应体系中含10×PCR buffer,Mg2+浓度1.2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50 U/ml,DNA浓度20 ng/μl,dNTP浓度250 μmol/L,引物浓度0.75 μmol/L.[结论]试验建立的贯叶连翘的ISSR-PCR反应体系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适合雷公藤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雷公藤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影响雷公藤ISSR-PCR扩增效果的Taq DNA聚合酶、dNTPs、Mg2+、引物浓度和DNA模板含量及退火温度,并以32份雷公藤样品对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雷公藤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为:20.00μL反应液中含1.50 U Taq DNA聚合酶、0.30 mmol/L dNTPs、2.00 mmol/L Mg2+、0.40μmol/L引物、20 ng DNA模板和2.00μL 10×Buffer.ISSR-PCR扩增程序中最佳退火温度为54.7℃.[结论]建立优化的雷公藤ISSR-PCR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适用性,可应用于雷公藤不同地理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鉴定.  相似文献   

11.
汪琛颖  赵建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90-16493
[目的]试图通过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为真藓科(Bryacae)植物的种类鉴定提供分子分析数据。[方法]为获得标准试验程序,首先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真藓科植物的ISSR-PCR反应的5因素(Mg2+、dNTPs、引物、DNA模板、Taq DNA聚合酶)4水平进行试验。[结果]最适扩增条件是:在20μl PCR反应体系中,5 ng模板DNA,0.2μmol/L引物,2.25 mmol/L MgCl2,0.6 U Taq 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带为86条,多态率达100%。根据扩增结果进行NJ聚类分析,得到的支序图呈星状。[结论]ISSR指纹能够在种级分类水平提供适度的多态性,利用引物UBC808、811以及826构建的ISSR指纹图谱能够区分所有供试植物,为利用ISSR指纹技术解决真藓科植物种级水平分类关系问题时提供了分子辅助证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和优化银缕梅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对影响PCR扩增体系中的Mg~(2+)浓度、dNTPs、模板DNA及引物浓度、Taq酶用量5个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银缕梅ISSR-PCR 25μL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最优水平:DNA模板(20 ng/μL)2.50μL,引物(10μmol/L)1.00μL,Taq酶(5 U/μL)0.10μL,Mg~(2+)(25 mmol/L)3.00μL,d NTPs(2.5 mmol/L)1.50μL。[结论]银缕梅ISSR-PCR反应最优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利用ISSR对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of Picea crassifolia kom. [Method] Picea crassifolia kom. was used as material to select and optimi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SSR-PCR such as Mg2+, dNTPs, Taq DNA polymerase, template DNA, primers, annealing temperature. [Result] The optimum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in 20 μl reaction system was consisted of 1 μl 10×buffer, 1.5 mmol/L Mg2+, 0.2 mmol/L dNTPs, 1.0 U Taq DNA polymerase, 40 ng template DNA, 0.6 μmol/L primers. According to gradient tes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 optimum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of Picea crassifolia kom,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um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UBC 818 was 54.2 ℃ and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primers.[Conclusion]The construction of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provided technical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 gene mapping of Picea crassifolia kom. through using ISSR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4.
龙牙百合DNA的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龙牙百合总DNA的提取方法,建立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程序,为种质资源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龙牙百合基因组DNA,并对影响ISSR扩增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了高质量的龙牙百合基因组DNA;优化的龙牙百合ISSR-PCR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中含60 ng模板DNA,0.4μmol/L ISSR引物,2.0 mmol/L Mg2+,1.5 UTaq酶,0.2 mmol/LdNTPs;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40个循环:94℃变性50 s,52℃复性45 s,72℃延伸75 s;循环结束后72℃延伸8 min。[结论]建立了适合于龙牙百合的ISSR-PCR反应体系及程序,为种质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材料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内的优良单株,基本能反映出祁连山青海云杉分布区的特点。1.2试剂所用TaqDNA聚合酶、dNTPs等均购于兰州佰澳生物公司;ISSR选择引物来自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Biotechnology Lab(UBCBL)primer set UBC9,由北京赛百盛公司合成。  相似文献   

16.
大果油茶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果油茶的ISSR-PCR适宜扩增反应体系和程序,为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果油茶嫩叶片为供试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对其ISSR反应体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DNA无降解现象,完全可以满足ISSR-PCR扩增要求。在25.0μL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适宜浓度配比为:40ng/μL模板DNA1.0μL、2.5mmol/LdNTPs2.0μL、5U/μLTaqDNA聚合酶0.2μL、10μmol/L引物1.0μL、10×PCR Buffer2.5μL(含有Mg2+),加ddH2O至25.0μ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52℃和53℃退火40s,72℃延伸90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由此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结论】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可用于研究大果油茶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利用引物UBC834对长序榆ISSR-PCR扩增的主要影响因子Buffer(含Mg2+)浓度、模板DNA、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延伸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5μL 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为2.5μLBuffer(含Mg2+),50 ng模板DNA,2.5 U Taq DNA聚合酶,1.2μmol.L-1引物,0.2 mmol.L-1dNTPs,引物UBC834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最佳循环次数和延伸时间分别为35个循环和1 min。此外,还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成功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并用筛选的引物对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物种水平上,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2.35%,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95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58 5。而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则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PB)、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9.07%、0.173 3和0.119 1。  相似文献   

18.
蕙兰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建立适合蕙兰的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蕙兰基因组DNA,并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了高质量的蕙兰基因组DNA并建立了最适的蕙兰ISSR-PCR体系(25μl),即2.5μl10×PCRbuffer,2.0mmol/LMgCl2,60ng模板DNA,160μmol/LdNTPs,1.25UTaq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双蒸水15.85μl;最佳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复性温度比引物的Tm值低2~3℃,30s,72℃延伸50s,40个循环;72℃延伸7min。[结论]该优化体系的建立可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蕙兰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35份香蕉品种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25(56)对PCR反应中的DNA质量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Mg2+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甲酰胺浓度等6个因素在5个水平上进行了优化试验.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香蕉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确定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质量浓度为0.8 ng/μL,Mg2+浓度为1.5 mmol/L,dNTPs浓度为0.3 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Taq酶为1.25 U,退火温度为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