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基于瑞安市27个乡镇34个主要农作物产地耕作层土壤中的全硒、水溶态硒、交换态硒和有机态硒含量分析数据,以及土壤基本性质的分析结果,对瑞安市农产地土壤硒含量、形态与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瑞安市主要农产地土壤全硒含量在0.22~1.21 mg/kg,平均含量0.48 mg/kg;水溶态硒含量在0.5~3.5μg/kg,占全硒含量的0.3%;交换态硒变化在2~8μg/kg,占全硒含量的0.8%;有机态硒分布范围为41~205μg/kg,占土壤全硒含量的23.8%。土壤硒含量、形态和分布与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秦艽花中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10个药材样品中的含量。[方法]分别以龙胆苦苷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的方法。[结果]10批小秦艽花样品中环烯醚萜含量为67.95~155.16 mg/g;总酚酸含量为9.54~17.04 mg/g。[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小秦艽花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紫山药酚酸类化合物鉴定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10个样本椴树蜜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总酚酸及总黄酮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椴树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0个样本椴树蜜总酚酸含量在377.7104~411.9472μg/g,总黄酮含量在0.0967~0.2064μg/g;各样本椴树蜜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呈现量效关系;总黄酮含量与总酚酸含量、抗氧化能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乔沙  伊晓云  阮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534-11538
[目的]评价茶园土壤氟的生物有效性。[方法]利用我国典型茶区21个土壤样品进行茶苗盆栽试验,探讨表征茶叶氟吸收的主要形态。[结果]不同土壤上生长的茶苗茶叶氟含量的差异叶较茎、主根和吸收根大。荼苗叶片氟含量和氟积累量随着土壤水溶性氟和稀盐浸提态氟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土壤全氟含量对茶苗各部分氟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鲒论]土壤水溶性氟和稀盐可浸提态氟是表征土壤氟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曲贵伟  依艳丽  郭德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11-6212,6215
[目的]为了给聚丙烯酸铵在治理长期重金属污染的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聚丙烯酸铵在外源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上修复的盆栽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酸铵对黑麦草生长、黑麦草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的影响。[结果]在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聚丙烯酸铵处理的黑麦草体内Cd、Cu、Zn含量比CK分别下降了63.2%、72.6%、78.1%,土壤水溶性Cd、Cu、Zn分别下降了93.1%、55.2%、59.2%;在复合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黑麦草体内Cd、Cu、Zn含量比CK分别下降了74.9%、69.0%、72.4%,土壤水溶性重金属下降了80.3%、38.8%、48.3%。[结论]聚丙烯酸铵的使用可以明显改善外源重金属污染土壤上黑麦草的生长,显著地降低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同时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方法]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CA+CaCl_2、CA+FeCl_3及CA+CaCl_2+FeCl_3组合试剂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几种试剂在组合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均要高于单一试剂淋洗的去除率,且CA+FeCl_3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6.31%~89.61%。从淋洗前后的镉有效态含量来看,CA+FeCl_3(3∶1)中镉有效态含量最高,达1.794μg/L。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经淋洗剂淋洗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镉大部分被淋洗出来,其所占比例大大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比例增加,土壤中活性态镉减少,生物毒性大大降低。[结论]CA+FeCl_3(3∶1)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9.61%。  相似文献   

8.
龚雪云  张磊  缪娟  石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78-5779,5781
[目的]研究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牛膝中痕量锑的适宜条件并测定锑的含量。[方法]考察了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和预还原剂等因素对分析灵敏度的影响。[结果]在最佳测定条件下,锑的检出限为0.05μg/L,线性范围为0.05~10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加标回收率为93.1%~106.5%,锑含量在0.059~0.772μg/g。[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基体干扰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不同品种紫薯中酚酸类组分及含量,为紫薯中酚酸类组分的提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紫薯中15种酚酸类组分的方法,分析8种不同品种紫薯中酚酸类组分的含量。样品经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后,使用Waters T3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v/v)甲酸-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负离子扫描方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15种酚酸类组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5 6~0.999 7,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5.8μg·L~(-1)(S/N≥3)和1.0~15.2μg·L~(-1)(S/N≥10);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73.3%~97.1%,相对标准偏差1.8%~8.9%。【结论】在所分析的紫薯样品中共检出5种酚酸类组分,含量0.102~1 698.490 mg·kg~(-1),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对香豆酸含量最低。该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紫薯中酚酸类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邬晓蒙  李伟  周冰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60+70-60,70
[目的]准确可靠地测定三江源地区土壤样中银、硼、锡的含量。[方法]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银、硼、锡的含量。[结果]在最佳测定条件下,该方法检出限Ag为0.02μg/g、B为0.92μg/g、Sn为0.84μ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n=12)。[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度、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等特点,可满足土壤样中银、硼、锡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陈梦棋  彭滔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07-11710
[目的]为西南地区茶园的合理施肥和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四川省名山县茶园3种土壤的有机碳组成.[结果]名山县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为12.01 ~15.50g/kg.其中,腐殖酸总碳占有机质总碳的28.58%~34.30%,活性有机碳占总碳的41.67% ~51.86%.[结论]对比春、夏、秋三季有机碳和其他形态碳,特点为总量随着季节波动,但波动幅度小,季节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也是人们饮食中酚酸类营养成分的重要来源。建立稻米中酚酸类化合物鉴定与分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以深入了解和挖掘稻米的功能性营养。【方法】采用UPLC-MS/MS法对四川收集的白米、红米、紫米和黑米等14份材料中的19种酚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优化碱水解、酸水解和净化萃取方法等前处理条件,同时优化色谱柱、流动相条件和质谱条件,并采用电喷雾电离和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最后利用优化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糙米样品中的游离型、可溶性酯型、可溶性糖苷型、不溶性结合型和不溶性糖苷型酚酸的含量。【结果】通过对前处理条件的比对优化,获得的最优条件为:在含1%抗坏血酸和10 mmol·L -1 EDTA的2 mol·L -1 NaOH浓度下碱水解4 h,在1 mol·L -1 HCl溶液下酸水解1 h;所有净化萃取都使用含0.2% BHA的乙酸乙酯;采用HSS T3色谱柱,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除反式肉桂酸采用正离子模式,其余均为负离子模式,各化合物峰形好、分离度和灵敏度高。19种酚酸的线性范围良好(R 2≥0.9997),检出限在0.023—4.728 μg·L -1,定量限在0.076—15.759 μg·L -1。19种酚酸游离型酚酸提取回收率为55.3%—98.0%,18种酚酸(绿原酸除外)的碱水解和酸水解回收率分别为90.8%—103.1%、51.7%—100.3%。该方法测定的14份稻米中共鉴定出14种酚酸,定量的有12种,酚酸总含量范围为356.3—1 234.5 mg·kg -1,含量较高的有阿魏酸、原儿茶酸、香草酸、4-香豆酸、芥子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其中原儿茶酸和香草酸主要存在于紫米和黑米中,主要为不溶性结合型、可溶性酯型和可溶性糖苷型酚酸。【结论】该方法准确且灵敏度高。在提取和测定过程中保护剂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酚酸的降解,增加游离型和糖苷型酚酸的鉴定与定量分析,能更精确、全面地呈现出稻米中酚酸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李明  王程辉  徐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0-11822
[目的]研究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探寻滁菊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方法]采用LC-MS方法对滁菊中的黄酮和酚酸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滁菊提取物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滁菊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芹黄素、木犀草素、香叶木素、槲皮素及它们的糖苷,酚酸类物质主要是绿原酸、咖啡酸和咖啡酰奎宁酸。总多酚中,酚酸含量超过60%。滁菊提取物在卷烟中添加量0.4~0.6 g/kg时可显著改善余味,降低刺激性,增加香气量,是较为理想的卷烟香味前体物。[结论]该研究为滁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黄晓捷  赖鹤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19-19620
[目的]对潮州凤凰茶硒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凤凰茶样品经干燥粉碎后,用硝酸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硒浓度在0~40.0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If=130.801 0C+137.897 3,相关系数为R2=1.000 0,检出限为0.09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8%,回收率为102.4%~105.2%。[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合测定茶叶中的硒含量;凤凰茶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硒。  相似文献   

15.
黑豆皮茶中酚酸类物质组成分析及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黑豆皮茶加工前后总酚含量、酚类物质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本文采用福林酚法测定4种种壳原料的总酚含量,经自由基清除实验确定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并应用UPLC-MS技术研究了黑豆皮加工前后的酚酸组成差异。结果发现总酚含量与过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正相关,但是与1,1-二苯-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没有相关性。黑豆皮经焙炒加工后,总酚含量下降11.8%,清除过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与原料相比分别降低4.0%和8.6%,同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增加了13.2%。分离鉴定出8种酚酸,其中原儿茶酸等组分经烘炒后含量下降,阿魏酸含量升高。这些结果表明黑豆皮在加工前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可能与加工过程中酚酸物质的损失和部分抗氧化活性因子的暴露有关,为进一步开发应用黑豆皮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绿茶产品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并利用所得绿茶DNA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有效地区别不同的绿茶产品。[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绿茶分子鉴定技术提取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橄榄果实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研究橄榄果实中酚类化合物。[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HPLC色谱法分别对福建檀香橄榄果实中的酚类含量和酚类化合物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橄榄果实中的酚类成分主要集中在果肉中,其总酚含量约为1.5%,橄榄中的酚类成分以含苯甲酰结构的酚酸类为主,其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相对含量分别为38.8%和14.3%。[结论]为促进橄榄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南乐东3种不同森林类型样地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乐东县木麻黄纯林、大叶相思林和桉树林3个不同森林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的特征和变化。[方法]以海南乐东县3个不同森林类型土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层化学性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森林类型土壤p H为5.17~6.99,森林有机质含量为0.64~10.69 g/kg,全氮含量为0.03~0.70 g/kg,全磷含量为0.01~0.03 g/kg,全钾含量为0.88~4.29 g/kg,有效磷含量为1.29~12.38 mg/kg,速效钾含量为2.17~32.79 mg/kg,硝态氮含量为0.18~6.82 mg/kg,铵态氮含量为0.91~8.56 mg/kg。[结论]该研究为乐东县人工林经营的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FAAS法测定原生态茶叶中的微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原生态雷山绿茶、雷山清明茶、黎平绿茶、黎平清明茶中的微量元素铁含量。[方法]样品经烘干、研磨,湿法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微量元素铁。[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00μ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99 8,特征浓度为0.005 4μg/ml,检出限为0.037 0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3%、0.50%、0.55%、0.48%,加标回收率为98.5%~100.8%。[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方法简便,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不同含量外源有机质存在下(5%、10%和15%),钙铝交互作用(钙/铝摩尔浓度比为1∶2、1∶1和2∶1)对茶园土壤铝的吸附能力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铝交互作用显著增加了茶园土壤对铝的吸附量,外源有机质对钙铝交互作用下茶园土壤铝的吸附作用影响不明显;钙铝交互作用使茶园土壤水溶态铝含量增加,交换态铝含量下降,且随钙/铝比的增大交换态铝含量下降越显著;但外源有机质使钙铝交互作用下茶园土壤的水溶态铝含量下降,同时交换态铝含量显著增加。总的看,外源有机质使钙铝交互作用下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增加,且随外源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活性铝含量增加的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