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 L.)为试材,研究了硼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硼酸、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和2,4-D均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高浓度时却不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适宜阿月浑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硼酸浓度为100 mg/L,赤霉素浓度为25mg/L,萘乙酸浓度为0.5 mg/L,吲哚乙酸和2,4-D浓度均为15 mg/L。  相似文献   

2.
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61-11962,11965
[目的]探讨几种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光合细菌增殖培养的促生长因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α-萘乙酸和赤霉素以及混合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混合植物激素。吲哚乙酸、α-萘乙酸和赤霉素促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1和0.5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殖培养基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来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体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同来源楸树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高浓度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浓度为300 mg/L;吲哚乙酸和2,4-D对花粉的作用效果与楸树的种源有关,总体上均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花粉萌发率均在吲哚乙酸为15 mg/L时达到最大值,只有2个种源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花粉萌发率在2,4-D为200 mg/L时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和2,4-D均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各个浓度的萘乙酸均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和多效唑等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旭日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采集花粉,配制成含不同浓度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多效唑的培养液,用花粉液体培养法培养花粉,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赤霉素、6-BA、2,4-D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赤霉素25-100mg/L、6-BA12.5mg/L、2,4-D0.5-5mg/L;奈乙酸和多效唑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管生长却有促进作用,最适宜花粉管生长的浓度为萘乙酸0.5mg/L、多效唑50-200mg/L,超过该浓度范围表现抑制作用;【结论】赤霉素、6-BA和2,4-D促进旭日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分别是25-100,12.5和0.5-5mg/L;奈乙酸和多效唑抑制旭日桃花粉萌发,但在0.5mg/L,50-200mg/L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体内存在一种称之为“激素”的特殊物质,虽然它的含量很少,但却能够控制发芽、生根、生长、开花和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为了能够控制植物生长,以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目的,人们模仿植物激素,制造了一些能够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制剂,称之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园林苗木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萘乙酸、吲哚乙酸、2,4-D、吲哚丁酸、赤霉素、A B T生根粉(1、2、3号)等。  相似文献   

6.
一、种类 1.生长促进剂.为人工合成的类似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新器官的分化和形成,防止果实脱落.包括:2,4-D、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5-T、2,4,5-TP、胺甲萘(西维因)、增产灵、GA3赤霉素、激动素、6-BA、PBA、玉米素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松科松属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其中,云南松属于常绿乔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要想保证云南松能够大量生长,就必须保证云南松种子的成熟率和成活率。我国在植物培育过程中常用的植物激素较多,如萘乙酸、金宝贝根苗状、吲哚丁酸、吲哚乙酸、乙酸以及赤霉素等,主要以NAA(萘乙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物激素萘乙酸对云南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浓度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GA,、2,4-D、NAA和6-BA4种植物激素对2种羊草种子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对天然生长的羊草幼苗进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植物激素GA,和6-BA对羊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并且均能促进羊草幼苗的生长,总体效果为GA3〉6-BA;而任意浓度的NAA和2,4-D对2种羊草种子的萌发和羊草幼苗的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不同植物激素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苦瓜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三十烷醇(TRIA)、赤霉素(GA3)、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花粉活力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也有不同的影响。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对苦瓜花粉萌发率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为IBAGA3IAA2,4-DNAATRIA;而对苦瓜花粉管生长速率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为GA3TRIANAA2,4-DIAAIBA。以GA3250 mg/L对苦瓜花粉活力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与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海玉13号玉米种子为供试材料,测定了5种不同浓度(0、10、20、30、35 mg/L)处理下吲哚乙酸和赤霉素(GA3)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活力指数等的影响.[结果]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30 mg/L的吲哚乙酸和20mg/L的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最显著,且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玉米种子的影响比较平缓,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差异比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吲哚乙酸与赤霉素在玉米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杏鲍菇液体茵种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杏鲍菇母种“农杏”为供试菌种,将不同浓度寡聚糖添加到培养基中,观察杏鲍菇液体茵种萌发时间,测定茵丝生长速度。[结果]浓度为0.001mg/ml的壳寡糖能明显缩短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萌发时间并促进其茵丝生长。[结论]壳寡糖作为天然生物物质的降解产物,对食用茵具有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有效指导杏鲍菇液体生产。[方法]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过程中菌丝量、CO2浓度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菌丝量与CO2浓度变化基本符合微生物增长的"S"型曲线。培养初期菌丝量增长缓慢,第4~8天快速增长,增长量维持在0.5 g/L以上;第9天后菌丝量增长速度趋于缓慢,菌丝量也逐渐趋于平稳,培养后期菌丝量略有下降。培养过程中pH变化较小,从培养初期到对数生长期,pH下降幅度不超过0.50。[结论]液体菌种发酵时间以8~9 d为宜。  相似文献   

13.
陈欢  王伟功  刘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21-1322
[目的]筛选出既能抑制霉菌又不影响食用菌生长的杀菌剂及其适宜的使用浓度。[方法]通过食用菌菌丝和霉菌的培养及抑菌试验,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12种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克霉灵250倍液有效抑制青霉,对灵芝和黑木耳(29)没有抑制作用。克霉净400倍液有效抑制青霉,对灵芝没有抑制作用。多菌灵600倍液有效抑制曲霉和青霉,对杏鲍菇和黑木耳(29)没有抑制作用。菇宝对曲霉的有效浓度分别是1 500和2 500倍液,菇宝2 500倍液对白金针、香菇、黑木耳(29)、杏鲍菇、桑黄和冬虫夏草没有抑制作用。50%氯溴异氰尿酸对3种霉菌的有效浓度分别是800和1 2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1 200倍液对白灵菇、黑木耳(29)、灵芝和杏鲍菇没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杀菌剂在菇类种植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97-6398
[目的]研究利用芦苇末栽培杏鲍菇技术。[方法]利用9种含有芦苇配方的培养料培养杏鲍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生物转化率和营养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采用芦苇末与棉籽壳进行优化组合,辅以麸皮、玉米粉等配料作为杏鲍菇的培养料,能够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营养需求,且当培养料中芦苇末与棉籽壳之比在2∶1与1∶2之间时,栽培效果比对照组培养料配方的更具优势。[结论]芦苇末可以作为培养料原料用来栽培杏鲍菇。  相似文献   

15.
解春艳  秦静  韩爽  段秀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43-12645
[目的]比较4种子实体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总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从香菇子实体、杏鲍菇子实体、蟹味菇子实体和茶树菇子实体中提取多糖,经纯化、干燥后,获得4种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粉.对子实体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测定其总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试验表明,4种常用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总还原力大小依次为香菇>杏鲍菇>茶树菇>蟹味菇;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茶树菇>香菇>杏鲍菇>蟹味菇;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茶树菇>杏鲍菇>香菇>蟹味菇.[结论]研究可为对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价格低廉的物料代替棉籽壳栽培杏鲍菇,降低杏鲍菇培养料的成本。[方法]以杏鲍菇1218为试验材料,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采用一定比例的棉柴替代棉籽壳设置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处理,研究不同棉柴比例对菌丝生长速度和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饼粉3%、石膏粉1%、石灰粉1%为配方的培养料处理经济效益最高,产投比为2.28。[结论]该研究可为杏鲍菇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波处理后杏鲍菇品质指标的变化,为杏鲍菇的杀菌、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不同方法测定微波处理后杏鲍菇的失重率、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杏鲍菇品质的变化。[结果]微波功率为280W,微波处理时间为0.5 min,粉碎目数为60目处理条件下,杏鲍菇品质变化最小,最适宜杏鲍菇的保存。[结论]研究可为杏鲍菇生产及深加工工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士奎  黄荣华  王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65-1365,1452
[目的]探究马尾藻提取液对侧耳生长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马尾藻提取液对1株亚光1号侧耳菌丝生长及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稀释1 000倍的马尾藻提取液对亚光1号的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菌丝生长速率达10.49 mm/d;对亚光1号的产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产量提高16.0%。[结论]稀释1 000倍的马尾藻提取液对供试菌株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谢天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57-10758
[目的]研究杏鲍菇液体培养微量元素对其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杏鲍菇培养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杏鲍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微量元素,考察其菌丝生物量的变化,分析微量元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优化杏鲍菇培养条件。[结果]培养液中添加镁、钙以及少量的铁可以促进杏鲍菇生长,添加锌和过量的铁会导致杏鲍菇生长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杏鲍菇液体发酵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