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长沙气象站1910~2013年的历史气象数据为材料,统计了该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及稳定通过20/22℃的终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0/22℃的持续天数和活动积温,并计算了双季稻不同熟性搭配的生育期天数以及所需10~20/22℃的活动积温,以期确定适宜长沙地区的双季稻品种熟性搭配。结果表明:长沙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3月26日,稳定通过20和22℃的终日分别为9月16~20日和9月10日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0℃和10~22℃的持续天数分别为180~189 d和170~179 d,积温分别为4 300~4 400和4 100~4 200℃;双季稻品种搭配以早中熟配晚中熟组合最优,早稻早熟配晚迟熟组合为次优;水稻种植面积为200~266.7 hm2,拥有6~7台拖拉机或插秧机、4~5台收割机、1~2台烘干机的种植大户或合作社,其最适水稻种植面积为180 hm2左右,其余稻田适宜安排一季稻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2.
章竹青  邱庆栋  彭梦霜  陈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63-11764,11790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早稻播种气候条件及农业气象服务。[方法]利用长沙市1910~2011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沙地区早稻播种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早稻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确定该地区早稻播种期,揭示早稻播种育秧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长沙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出现时段以3月26~31日最多,其次为3月16~20日,再次为3月21~25日;该地区早稻播种期可分为3批进行:薄膜覆盖育秧和旱育秧可在春分边播种;水育秧大面积育秧可在春分后抢住冷尾暖头下泥;油菜田、草子留种田可在4月初抢住冷尾暖头播种。[结论]该研究为长沙地区早稻播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湘、鄂、赣3省14站1994~2006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以及因子间生物学关系,分析确定了我国南方早、晚稻孕穗期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孕穗期适宜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指标如下:早稻常规品种为25.7和22.3℃,杂交品种为26.5和23.3℃;晚稻常规品种为25.6和22.3℃,杂交品种为25.8和22.6℃。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如下:早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分别为2512.1、2528.4、2651.3℃;晚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分别为3126.2、3031.5、3335.2℃。上述指标均符合鉴定要求,可为南方地区水稻气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汪志辉  马君  吉莉  刘斌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4(6):870-874,898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庆市北碚地区的农业气候区划.[方法]根据北碚地区一年三熟之主要农作物小麦(春性小麦、半冬性小麦)、水稻(中熟早稻、迟熟早稻、迟熟晚稻、一季中稻)、油菜所需热量和不同耕作方式及品种搭配的耕作区,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不同耕作方式及品种搭配的耕作区所需积温;根据北碚地区近30年各地年平均温度和年积温资料,结合各区域地形、海拔高度、降水量和土壤性质等因素,利用统计归类分析方法,对北碚地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及品种搭配的4类耕作区所需积温分别为:第1类耕作区年积温≥6 530℃,第2类耕作区6 530℃>年积温≥6 350℃,第3类耕作区6 530℃>年积温≥5 990℃积温,第4类耕作区年积温≤5 990℃;将北碚地区划分为浅丘平坝温热区、高丘温热区、单斜低山与岩溶槽谷温和区、低山岭脊温凉区4类农业气候区.[结论]利用4类农业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和4类耕作区所需积温,对北碚地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可为合理安排作物种类、品种等提供指导,同时对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指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8.2栽培方式操作方式品种(组合)熟期选择品种(组合)代表搭配早稻成熟期育秧播种时间大田用种量(公斤/667平方米)基本苗(万苗/667平方米)特点难点与缺点操作重点早稻晚稻早稻晚稻早稻晚稻双季抛秧早稻软盘旱地耐寒育秧,晚稻软盘湿润育秧,双季抛秧栽培早、晚稻为中、迟熟品种早稻湘早籼24号配晚稻荆楚优1487月18日前后3月下旬6月中旬末下旬初4.5~52.58~107左右①稳产、增产,潜力大;②秧田面积小;③保护效率高;④回旋余地大;⑤轻型,除草成本低①不易齐苗;②不易控制株高①均匀播种;②精准化控;③控温保湿早抛晚撒早稻软盘旱地耐寒育秧,晚…  相似文献   

6.
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夏玉米、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分析积温变迁及其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年为一时间段进行考察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1967年以来套种夏玉米生育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逐渐增加,≥2700℃·d积温年份几率为100%,麦田套种夏玉米积温浪费现象严重。夏玉米早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最近20年来夏玉米早直播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保证率为100%。夏玉米晚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10年以来保证率为100%。夏直播完全可以满足夏玉米中晚熟品种正常生长发育对积温的要求。自1967年以来,冬小麦播种至越冬期每10年平均冬前0℃以上积温、0℃以上〉1700℃·d年份几率、≥750℃·d年份几率、≥800℃·d年份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以上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麦田适宜播种时间应推迟到10月5日至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年宜推迟至10月10日,偏春性、半冬性品种在上述各适宜播种时间的基础上再推迟5d,以便有效预防冬前旺长。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湘中地区双季早晚稻生长期内气候变化特征及对生产的影响,以该地区1960—2019年的双季早、晚稻生育期内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近60 a早晚稻生长期内各生育时期的温、光、水等气候资源变化趋势,探讨在区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双季早晚稻生产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气候变化以及避开不利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内的日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播种育秧期增幅最大,分别为0.433、0.808和0.428℃/10a;播种育秧期和移栽返青分蘖期的日照时数为增加;降水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晚稻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除孕穗期略有下降外,其余生育时期均呈上升趋势;播种育秧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3个时期平均日最高气温均表现出一定幅度的升高,增幅最大的是灌浆成熟期;平均日最低气温表现为持续上升,增幅最大的为灌浆成熟期,达0.226℃/10a;孕穗期的日照时数降幅最大,下降约11.02 h/10a,其次是移栽返青分蘖期,下降约6.656 h/10a.该区域气候变化对早稻而言是利大于弊,而对晚稻来说则制约了其高产潜力的发挥.因此,湘中地区早晚稻生产可采取早稻适当提前播种并搭配迟熟晚稻品种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 抚宁县是河北省水稻重点产区之一,栽植面积15万亩左右。从1980年开始,试验研究前茬如何利用,目前已摸索出了几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1994年已发展1.7万亩,年增加经济效益960万元。 抚宁县无霜期174天,气温≥0℃80%的积温保证率为3941~4117℃,≥10℃80%积温保证率为3653.3—3873.3℃。种植中熟、中晚熟水稻品种生  相似文献   

9.
1.把好品种搭配及播种时间关双晚塑盘抛秧要根据早稻品种生育特性决定双晚品种和播期.原则上早稻早熟品种与双晚中熟品种搭配;早稻中熟与双晚早熟品种搭配.双晚中熟品种在6月25日左右播种,早熟品种在6月30日左右播种.双晚秧龄控制在20~25天,最长不超过30天,以确保双晚安全齐穗、充分发挥双晚抛秧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10.
气温变化规律与小麦适宜播期、播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20年来衡水市的气温资料进行统计,从理论层面对衡水市适宜播期、播量进行分析探讨。小麦播期推迟到10月5日以后基本可以杜绝早播旺苗;10月6—10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16~14℃的保证率在70%以上,越冬前≥0℃积温495~570℃的保证率在50%以上,为最佳播期;10月11—20日播种,冬前积温不足,单株分蘖显著减少或难以分蘖,亩基本苗可掌握在35万~50万穗,即10月11日播种35万穗,每晚播一天增加基本苗1.5万穗。  相似文献   

11.
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温州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方法]根据2000~2004年温州6~9月温度曲线,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温度的适应性;根据2002~2009年6~9月台风发生情况,分析该地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光照和降水量的适应性。[结果]整个7月和8月上旬未出现日均温≤24.5℃的天气,整个8月中旬也仅在2002年出现过2d日均温≤24.5℃的异常天气,但也均〉23.0℃;但8月下旬偶遇扬花期白天最高气温≥35.0℃的天气,遇台风后连续3d以上的雨日也有可能发生。[结论]在温州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安全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但需注意8月下旬偶遇扬花期白天最高气温≥35.0℃的天气和遇台风后连续3d以上的雨日。考虑到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期间的气候特征,在制种过程中需注意制种基地的选择和制种父母本播种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早稻生长季≥10℃积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5年长沙市早稻生长季(3月中旬—7月中旬)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线性统计、M-K突变检验等统计方法,对近55年长沙市早稻生长季内≥10℃积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5年长沙市早稻生长季≥10℃活动积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呈波动弱下降趋势,21世纪呈明显上升趋势;突变年份出现在2002年。近55年早稻生长季≥10℃活动积温均值为2 696.4℃·d,最高出现在2008年,为3 147.5℃·d,最低出现在1987年,为2 437.3℃·d,极差为710.2℃·d。  相似文献   

13.
早稻结实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小曼  吴炫科  王超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63-3364,3367
[目的]科学地利用气候资源,以保证早稻高产稳产。[方法]应用1993~2008年柳州沙塘早稻生育状况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对早稻开花期、乳熟前期和乳熟后期的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与水稻空壳率、秕谷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早稻各生育期气象要素对早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早稻空壳率随着开花期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秕谷率随着乳熟前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乳熟后期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早稻结实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根据其变化适当地进行人工调节,可降低早稻空壳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丹东地区春播期低温冷害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丹东地区春播期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利用丹东地区4个测站1961~2010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资料以及亚洲极涡面积和太阳黑子等特征量,对春播期低温冷害的成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丹东地区4月下旬发生低温冷害的频率高于5月上旬,1980、1988和2010年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冷害。[结论]线性倾向趋势分析表明,1961~2010年丹东地区低温日数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高产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为促进广西高档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长粒型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力源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长粒型高档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并于2011~2016年分别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选育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桂北和高寒山区稻作区扩区试验,观察其综合表现.[结果]桂育9号的生育期早造123 d,晚造108 d,粒长7.1~7.3 mm,整精米率61.8%,千粒重23.5 g,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76.6%,综合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在品比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达8628.0和6978.0 kg/ha,比对照种柳沙油占202(对照,CK)分别增产11.50%和13.50%.在区域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为6426.0和7290.0 kg/ha,比CK增产5.75%和11.47%.在生产试验中,晚造平均产量6514.5 kg/ha,比CK增产10.08%.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时平均产量分别为9235.5和8433.0 kg/ha.在百色市和河池市百亩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分别为9836.1和10944.0 kg/ha.桂育9号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4039号,2017年9月获新品种权授权,授权号CNA20140926.1.[结论]桂育9号具有粒型长、产量高、整精米率高、米质优、耐肥、抗倒力强等优点,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北稻作区作为早、中稻种植,也可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的释放动态及影响因素,为水稻稻曲病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孢子捕捉仪对四川稻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进行监测,分析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的释放动态;2014~2016年连续3年收集水稻生育期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和平均湿度等,研究气象因子、孢子释放量与稻曲病的内在联系.[结果]在水稻生育期间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呈动态变化,5月中旬~7月上旬稻曲病菌分生孢子释放量逐渐上升,7月下旬空气中的分生孢子量骤然上升,7月末~8月上旬孢子量达到峰值,8月中旬后孢子量逐渐下降,9月下旬孢子量下降至接近5月的水平.自孢子释放达到高峰后10 d田间稻曲病开始显症.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与田间菌源及上年病害严重度呈一定的正相关,与温度和湿度亦具有一定相关性,当平均温度25.0~30.0℃、湿度大于85.0%时有利于稻曲菌孢子的释放,同时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气象因子与稻曲病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南中低产田区种植的耐早衰高产早、晚稻品种。[方法]在双季稻产量常年低于12 000 kg/hm2的中低产田区,于2011、2012年选择市场主推早、晚稻品种各8~10个,早稻以欣荣优2045、晚稻以天优998为对照,重复3次,研究各品种产量表现、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下降率和根系干重下降率及子粒灌浆充实度情况,筛选出高产稳产、后期耐早衰品种。[结果]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的2年产量表现较高且稳定,较对照分别增产3.0%、2.8%和6.3%、3.2%,其生育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率、上三叶SPAD值下降率、根系干重下降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子粒灌浆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可在赣南中低产田区推广种植,从中任选1个早稻品种和1个晚稻品种进行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可实现15 0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早春茬水果黄瓜品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烟台市及气候相似地区栽培的水果型黄瓜品种。[方法]对中农19号、夏之光(22-35)、戴多星、欧泽168、新星(NOVA)、伯金(BERGKAMP)6个水果型黄瓜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新星(NOVA)、夏之光(22-35)表现较为突出,不仅产量居前2位,而且抗病性强,果实商品性状也较好;戴多星、中农19号表现次之;欧泽168表现较差。[结论]新星(NOVA)、夏之光(22-35)水果型黄瓜品种适合在烟台市及气候相似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戴多星、中农19号可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南宁市稻飞虱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以南宁市武鸣县为例,用SPSS软件通过对1987~ 2009年武鸣灯下虫量与气象因子资料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并利用模式建立了各旬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果]通过拟合、预报精度检验,最终得到6个旬灯下虫量模拟模式,利用模式进一步建立了3月上旬、3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根据该指标可进行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结论]为稻飞虱的统防统治以及南宁市水稻增产稳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