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目前在我国没有高度注重“资源、环保、持续”的能源价格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很难与常规能源在市场上竞争,必须通过特殊的政策手段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目前在我国没有高度注重“资源、环保、持续”的能源价格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很难与常规能源在市场上竞争,必须通过特殊的政策手段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当前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煤炭供大于求,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加剧,但当前我国各项能源发展战略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未来能源领域内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已经无法沿用传统的粗放经营的方式取得进一步的增长,面对这一现状中国政府积极进行了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由此经济增长改革成为了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重点,也逐步地成为了世界经济研究的焦点。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经济发展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能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深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芬  张建新  于文金  朱凤琴  胡景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59-16262,16278
[目的]初步探索我国能源消费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总结了1951~2009年我国的气候变化特征,从我国历年能源生产消费量、历年全国能源构成、万元GDP能耗等方面,分析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探讨了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近59年来,我国平均气温显著上升,且区域差异显著,35°N以北地区的增温趋势大于以南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地增温趋势达0.04℃/a;1981~2009年的平均气温比其前30年的最多高2.0℃以上;1985年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的突变年,全国平均温度在1989年发生了显著突变,气温突变滞后于能源生产消费突变。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1978年以来明显下降,但1998年以后,下降速度明显放缓,2003年还出现了反弹;我国新能源总量虽逐年上升,但由于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新能源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1/4左右。建立了考虑和未考虑能耗系数条件下的能源消费增长模型,在考虑了能耗系数后,原煤在能源消费中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而原油、天然气和水电的贡献率都有所上升。全国温度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相一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和有效能源消费量基本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最大相关系数为80%。[结论]该研究证实了发展清洁高效能源和低碳经济对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实施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对空间区域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均为各地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较高关联度的结论保持一致.北京、辽宁、吉林等16个省份碳排放变化与经济增长变化之间的的弹性系数为负值,而天津等其他14个省市碳排放总量还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这点隐含说明当区域经济水平较高时,该区域也将拥有更多优势条件来减低碳排放,实现碳减排最终还是需要依赖于发达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能源对当今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成为焦点问题。根据Tapio脱钩理论对1990年至今的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测算,发现河南省的脱钩状态整体处在弱脱钩,但在近30年中脱钩指数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最近两年处在绝对脱钩状态且初期,要想完全实现强脱钩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对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选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因果检验后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得出河南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这一结果也验证了二者处在相对脱钩这一脱钩状态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国防的命脉,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密切相关,能源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能源生产和消费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概述我国能源消费与未来能源供需预测的基础上,着重阐明包括能源安全与合作、能源产业与竞争力、能源技术与新能源、能源消费与"两型社会"建设等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能源问题,指出我国能源建设必须实行"节能环保、结构多元、市场推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的经济建立与巨大的能源消费基础之上,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一种经济。但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的接近枯竭,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市场经济。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能源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并演变成敏感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大为增加,一次性能源的产能与供需缺口扩大。在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该如何突破能源瓶颈问题,开创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的能源需求发展道路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能源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针对能源农业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的优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能源农业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构建了能源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能源作物种植业、能源林业、能源畜牧业和以沼气工程、酒精发酵工程、秸秆汽化技术及能源转换装置为主的能源农业加工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沼气发展逐渐进入了产业化阶段,沼气能源的开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沼气是新型清洁型能源,能够取代传统的煤气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损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也是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沼气能源的产业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效益,有利于协调沼气能源开发与养殖业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基于此,文章就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农村能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消费关系到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公平和中国能源发展的全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笔者主要是为了分析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消费其消费结构的变化.笔者主要是对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进行前后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找出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2000年到2005年商品性能源的消费有了较大的增长,比例从44.83%增长到46.05%.从2000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商品用能年均增长9.2%.其中,可再生能源成为了重要的增长点.结论表明: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优质化、商品化发展.能源普遍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再分配方式,它是缩小地区差距、保证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能源普遍服务和公平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利用结构是今后较长时期解决农村能源消费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今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态势,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是习近平同志首先提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亟须转变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相关措施,及时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推动企业的更大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科教司生态能源处处长 寇建平在“中荷项目总结会”上的讲话摘录 2008年,我国农村能源发展迎来了大好发展时机。一是政策环境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5.
受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影响,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再一次被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位置上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质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优先发展领域.规划中指出,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较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增设的4个约束性指标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能源植物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杜宁 《世界农业》2006,(4):57-58,60
能源危机是人类逐渐面临的巨大危机.按目前的水平开采世界已探明的能源,煤炭资源尚可开采100年,天然气50~60年,地球上石油的存量已不足2 000亿t,在100多年后将被耗尽.全球石化能源消耗量在1992-1999年间增加了10%,据预测,能源消费在未来20年内还将以平均2%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前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21世纪克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拟出了一个相应的能源发展构想,并对与之有关的7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按照这一构想,2050年的同比国内生产总值将为1980年的96倍,但同期能源消费的增长却仅是9.6倍;同时,主要能源经济指标将经发展中国家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80~2011年的样本数据,应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及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分析,同时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增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分析人口、经济产出、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980~2011年河北省碳排放经历了稳定增长(1980~1996年)、低速增长(1996~2000年)和快速增长(2000~2011年)3个阶段,且3个阶段的GDP增速明显大于碳排放增速,河北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的差距。LMDI模型分解结果显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是人口、经济产出和产业结构,贡献度分别为8.92%、292.39%和14.95%;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贡献度分别为-202.94%和-14.35%。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0~2011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演化规律,采用STIRPAT模型回归模拟了碳足迹与人口、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0.138 hm2/人增加到2011年的0.437 hm2/人,增长了2.18倍,煤炭的碳足迹在总足迹中占据绝对地位,比重保持在70%~80%左右。碳足迹产值呈现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1.24万元/hm2增加为2011年的6.88万元/hm2。碳足迹生态压力趋向于增大,从1990年的0.042上升至2011年的0.175。人均GDP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均GDP每增长1%,碳足迹将会增加0.982%。经济发展与碳足迹处于相对脱钩-复钩状态,但偏向于挂钩状态,新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02011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演化规律,采用STIRPAT模型回归模拟了碳足迹与人口、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0.138 hm2/人增加到2011年的0.437 hm2/人,增长了2.18倍,煤炭的碳足迹在总足迹中占据绝对地位,比重保持在70%2011年新疆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分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的演化规律,采用STIRPAT模型回归模拟了碳足迹与人口、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能源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0.138 hm2/人增加到2011年的0.437 hm2/人,增长了2.18倍,煤炭的碳足迹在总足迹中占据绝对地位,比重保持在70%80%左右。碳足迹产值呈现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1.24万元/hm2增加为2011年的6.88万元/hm2。碳足迹生态压力趋向于增大,从1990年的0.042上升至2011年的0.175。人均GDP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均GDP每增长1%,碳足迹将会增加0.982%。经济发展与碳足迹处于相对脱钩-复钩状态,但偏向于挂钩状态,新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