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因子做青环境温湿度,萎凋程度、机械化、连续化做青工艺技术以及做青水分变化,做青叶含水率与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乌龙茶做青品质与做青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毛蟹品种(厚叶型)春、夏茶最佳做青温湿度为A_2℃一A_s℃与B_2%一B_3%组合为宜;暑茶以A_4℃与B_2%-B_3%组合为宜.黄恢品种(薄叶型)全年以A_3℃-A_4℃与B_4%-B_5%组合为宜.萎凋程度各季有所不同,但掌握在74-75.5%均较适宜;做青叶的水分变化首先要掌握好适度萎凋,四摇至堆青阶段是失水关键.最佳品质的做青叶含水率在70.5%左右.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茶是利用烘青茶坯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在窨制过程中,水分控制是窨好花茶的主要因素。因为茶坯吸收鲜花的香气是靠吸收鲜花水分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所以,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掌握水分动态是极其重要的。茶坯:从茶坯的吸香性能来看,茶坯的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水分效应与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以往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人们就已发现水分是一切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水参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一切生化反应.制茶过程中,叶内水分含量与内含物浓度相关,直接影响着成茶品质.但是影响制茶过程生叶水分含量变化的因素众多,水分含量与制茶环境、生化反应、制茶品质等关系错综复杂.这对于探讨水分效应,并为此建立理论模式指导生产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
科技简讯     
为了探求长炒青初制过程中各工序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订工艺技术标准打下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制茶研究室于1984年春,夏两季在该所试验车间,用控温燃油加热炉的120型烘干机、84型锅式(铁板)炒干机、瓶式炒干机对干燥阶段(二青、三青、辉干)的投叶量、温度、时间等因素进行了14个批次的试验。干燥采用目前较优的烘——炒——滚工艺流程,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杀青叶含水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有光 《茶叶》1989,(2):38-40
一、研究的必要性提高绿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寻求生产自动控制,是目前制茶工程急需解决的课题。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绿茶品质。因此,杀青工艺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花香型黄茶品质特征为基础,开展茶树品种适制性、花香型黄茶初制烘焙技术及配套加工技术等加工工艺研究,根据试验茶样品质鉴定与生化茶样检测结果,经系统分析可知,花香型黄茶以叶色偏黄类的高香型乌龙茶品种鲜叶原料为前提,配合适度的晒青、萎凋、摇青、堆青等做青技术,同时融入超干闷黄、精茶的控温控时烘焙等工艺为花香型黄茶加工标准加工规程。其最佳参数为:茶青减重达20%-25%时,进行5min摇青(15转/min),超干闷黄以空间温度35℃-40℃,相对湿度30%-40%,闷黄3-4h,黄茶初制烘焙以闷黄叶阴至8成干再烘足干,精茶烘焙以80℃、3-4 h或90℃、1-3 h为佳。  相似文献   

7.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8,(6):41-41
为探明不同气流条件对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的内在生理机制,以毛蟹品种鲜叶为研究对象,在春季和暑季均分别设计恒温、恒风(处理Ⅰ),恒温、无风(处理Ⅱ)和自然开放(处理Ⅲ)3种环境做青,观测做青过程中青叶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茶做青过程中3个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在三摇前均呈上升趋势,三摇后开始下降。暑茶做青过程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青叶呼吸速率均在每次摇前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乌龙茶加工中,由于控制手段落后,只得“看天做青”,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改善做青环境,使之尽可能接近最佳条件,但大多难于达到,致使一旦环境变化,再好的制茶师傅也难做出好茶。随着工业技术进步,用较低投资控制做青环境成为可能。采用空调等设备改善做青环境(主要是调控温度、湿度),符合制好茶的条件要求就容易达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调做青”。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加工处理对工夫红茶呈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碧香早为材料,对工夫红茶传统加工工艺进行鲜叶紫外光照射、做青处理、添加外源茶汁发酵等工艺改进。研究发现:经紫外光照射、做青处理、外源茶汁添加后,工夫红茶品质均较传统对照样有明显提高;经紫外光照射、做青处理的萎凋叶茶多酚含量上升,而干茶下降;水浸出物、茶多糖、氨基酸、生物碱、茶黄素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在干茶中增加。摇青120转能使水浸出物、多糖、茶黄素含量增加,多糖增加17%,茶黄素增加45%;紫外光照射2h能使生物碱的含量增加28%。添加外源茶汁,水浸出物、氨基酸、生物碱含量变化随着紫外光照射和摇青处理的程度不同而变化不明显,但提高了干茶中多糖、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茶类多种多样,制法各不相同。但是,各类茶叶制造中,大多需要使用炉灶。如初制中的加温萎凋、杀青、干燥;精制中的复火烘焙等。 (一)炉灶在制茶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类型 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初制中,都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以形成各自的品质特征。各类茶叶制造中都需要进行于燥(烘焙)作业,其作用不仅仅是单纯排除茶叶中的水分,把鲜叶(或不同工序的在制叶)变成干茶,更重要是在水分的参预下由于热化学作用,促使芽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化变化,因此,烘焙也是发展和形成茶叶品质的过程。这些需要高温作业的工序,就要依靠炉灶供给热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珠茶生产的发展,浙江嵊县有关部门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反复试验,已经研制出两套适合社队使用的珠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并已投入生产,现将两套机器设备综述如下。制茶工艺流程和主要机械设备嵊县珠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采用“高温杀青,匀火制茶”之茶叶加工工艺,全套设备共分七道工序,即贮青,杀青,揉捻,二青,  相似文献   

13.
由含水量75%左右的鲜叶,经一系列加工工序,最终成为含水量5%左右的干茶,其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以热量供应为基础,在热力作用下,散发水分,使内含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同时外形也发生了改变。无论是摊青、萎凋,还是杀青、炒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加工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相关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梅占和毛蟹品种新梢进行乌龙茶新工艺酶学机理研究,分别测定了鲜叶及做青不同阶段的青叶纤维素酶活性,同时结合相关生化成分的变化探讨了纤维素酶在新工艺中与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电磁内热制茶装置,有三种机型:DNS84—2型电磁内热锅式杀青机,台时产量鲜叶40—50公斤;DNC80—2型电磁内热瓶式炒茶机,台时产量二青叶50—70公斤;DNG84—2型电磁内热锅式炒干机,台时产量10—15公斤。分别用于杀青、炒二青、炒干和辉锅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级名茶"莫干黄芽"是在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张堂恒两位教授倡导下,于1978年春由张堂恒教授及德清地方相关部门一起试制而成。制茶工艺大体上分为"炙"、"挼"、"焙"、"汰"四个过程,即现代所说的杀青、揉捻、烘焙和抹剔等,与高级毛峰茶的制法极为相似。《莫干黄芽茶生产技术规程》(DB 33/T 304-2011)于2011年11月9日正式实施。其加工工艺定义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初烘-理条-足干-干茶整理工序的绿茶工艺和鲜叶摊青-杀青-揉捻-闷黄-初烘-理条-足干-干茶整理工序的黄茶工艺。具体加工参数并未给出。  相似文献   

17.
花茶窨制过程中,鲜花释放的芳香物质不断被茶坯所吸附,而茶坯对芳香物质的吸附是伴随着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水分的吸收就不会有芳香物质的吸附。所以,研究窨花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揭示茶坯对香气的吸附。同时,掌握水分的变化规律还能预测茶坯的含水状况,从而为确定起花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叶干燥过程水分变化的表格预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水分,是茶叶干燥作业中体现质量指标的一个主要物性参数,近年来,制茶工程技术人员为控制制茶品质,开展了对茶叶干燥过程水分变化规律的预测研究,以建立预测数学模型,为计算机自动控制茶叶加工机械提供理论依据,但是,至今所建立的水分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还不十分完善,模型中也包含了与环境因子和茶叶本身特性有显著关系的水分扩散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茶叶水分的测定,较多采用电热恒温烘箱烘干法,即把5克茶样在105℃的恒温箱内烘一小时,然后取出冷却称重,失水重量与5克茶样之比的百分数就为茶叶的含水量。这种方法误差虽小,但耗费时间太长,特别是精制厂,从毛茶付制到成品出厂的水分检验,批次多,工作量大,这种方法已不太适应需要。也有用电阻法水分仪测定茶叶含水量的,但这种方法受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误差较大。为确保测定的准确度,减少测定时间,笔者将SC69-02型红外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茶做青过程,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等内质的形成有极大影响。它是一个由物理变化到生化变化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深入研究其动态的变化机理,对大批量、自动化制茶,提高茶叶品质是必要的。兹根据已知的各方面研究成果,分述如下:一、做青与菜青水分散发的方向与速度的关系茶鲜叶(俗称茶青)采摘脱离母树后,其生理机能仍然旺盛,需要进行呼吸作用维持其生机。但这种呼吸作用只能不断消耗茶育本身的水分和养分,得不到补偿。呼吸主要是通过叶背面下表皮的气孔来完成。据严学成观察研究,各品种鲜叶每平方毫米具有气孔: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