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田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海沙地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木麻黄更新试验,结果认为:福建沿海农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迹地的沙壤都比较贫瘠且普遍存在P元素的缺乏;补充元素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更新林带的生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利用能提高更新林带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农田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配套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更新效果,防护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博采报刊录     
三北防护林建设14年来,共营造农田防护林1479万亩,保护农田1.65亿亩.目前,早期营造的防护林已经成熟,如何更新,才能既不降低防护功能,又使新林带生长迅速?河北张家口地区林业局经过七年的试验研究,采用半带嫁接更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小黑杨、樟子松的高、径、侧枝生长规律的分析,确定了林带造林密度和林带疏透度变化规律。编制了疏透度表,为农田防护林科学设计、营造和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省西部五十和六十年代初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已到了老熟令阶段。从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角度出发,必须对已成熟的老林带尽快更新利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仅对树木生长速度减退,出现病腐木,严重降低防护作用,同时也会使木材的经济价值大大降低,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现就我省西部老林带更新造林技术问题淡以下几点看法。一、林带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田防护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田防护林建设占用土地,与滨海平原区人多地少相矛盾。为达到占用最少土地而较快地获得最佳防护效果的目的,通过对木麻黄生长情况的对比分析和对林带降风效应的试验研究,提出营建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和林带宽度、走向、带间距、疏透度等设计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银中杨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银中杨生长特性研究表明 ,银中杨在生长方面超过当地推广树种小黑杨 ,其中材积生长超过小黑杨 73.4 %~ 2 6 9.2 % ;在本地区生长超过目前东北、内蒙及华北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探讨了银中杨生长规律及适宜栽植密度 ,并对银中杨生长划分 5个时期 ,为合理经营银中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杨树为主的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方式,采用萌芽更新比植苗更新效果好,不论是林网防护作用与经济效益方面都是比较合理的。试验表明:全林带皆伐萌芽更新以留三个萌株为最佳,群体材积最大,每公里经济纯收入是植苗更新的3.2倍。  相似文献   

9.
以小黑杨伐根为砧木,提纯小黑、小黑14、银中杨、山新杨、青山杨为接穗,采用韧皮部插接法嫁接更新小黑杨林带。结果表明:以小黑系列为接穗嫁接效果较好,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高生长量达90cm以上;青山杨与银中杨效果较差,尽管青山杨生长量较高,但其成活率最低,二者成活率都不到50%;山新杨嫁接效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成活率为70%左右,高生长量次于青山杨。  相似文献   

10.
为改进和完善防护林营造技术,提高防护林建设水平,对宁夏固原县清水河谷地18年生的小叶杨和白榆农田防护林的林木生长情况及水分作了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对林带宽度、造林营林措施及林带更新和胁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吉林省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生长情况。通过林带土壤与农田土壤的对比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大,盐碱地分布地区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2.
商都县西井子乡地处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部风蚀沙化地区,是“三北”风沙线的前沿地带.该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营造农田防护林,20年来共计造林60.74 hm^2.由于地处后山风蚀沙化地区,气候恶劣,立地条件差,20年后林带已进入成熟期,林木出现生长衰退及死亡现象,林木防护效益降低,为使之持续有效地发挥防护作用,开展了防护林更新技术研究,在以乡土粗枝青杨树种为主的林带采用半带萌芽更新(平茬更新、根蘖更新)、带外乔木更新,萌芽更新较带外乔木更新苗木生长快,发挥效益早.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赤峰市郊区太平地乡的农田防护林闻名遐迩。如今,这里的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又引起专业技术工作者们的巨大反响。太平地乡营造农田防护林,始于1966年,如今,已形成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网格井然、布局合理、自成体系的农田防护林工程,面积达500公顷。这一绿色工程到1977年前后,林木生长速度相应减慢,林带大多已到了成熟期。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的几项主要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风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小气候变化,对于农田防护林带的结构、带宽、全叶期、无叶期、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以及林带与主风交角等项因子专门报道甚少。本文对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带宽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构不合理或者林带过宽,不仅费工费时且占地多,防护效益并不明显,太窄又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探讨合适的结构与带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能,确保农田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持续不断连年稳产高产丰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是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营造中需要认真讨论的一个技术问题.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类型、林带结构、以及树种配置都要考虑植树密度,同时,它也是提高林带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常规造林条件下,植树过密,林木单株的营养面积小,降低了林木受光量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林木生长不良,抗性减弱,如果技  相似文献   

16.
三北防护林建设巳经开始14年了,目前早期营造的防护林巳经成熟,如何更新才能既不降低防护功能,又使新林带生长迅速?河北张家口地区林业局经过7年的试验研究,采用半带嫁接更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标尺法对杨树和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网内不同水平距离地表风蚀状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对于表层土壤具有保育作用。这2种农田防护林网在防护距离、防护效能上有一定差别,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网内表层土壤风蚀量小于杨树农田防护林网,杨树防护林网内风蚀最严重点出现在林带南侧20 m处,风蚀深度3.1m;樟子松防护林网内风蚀严重点出现在林带南侧100 m处,风蚀深度为4.17 m。  相似文献   

18.
平原地区杨树防护林带更新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农田防护林的目的在于通过林带的生物学作用和改变气流的物理作用,来改善自然环境,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和水文等生态条件,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并为人类提供多种效益。农田防护林的采伐更新不以获得木材为主要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确定合理的成熟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调整期与轮伐期条件下每个林带的生长过程及年采伐量,通过对调整期末及轮伐期末龄级状态的比较,确定了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的调整期为20 a、轮伐期为35 a。经过调整和轮伐后,使农田防护林的年龄结构和面积结构适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农田防护林更新模拟研究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巴林左旗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农田防护林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巴林左旗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巴林左旗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