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包括7个种,即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茅栗(Castanea seguinii Dode.)、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 Rehd.et Wils.]、日本板栗(Castanea crenata Sieb. & Zucc.)、美洲板栗(Castanea dentate Marsh.)、美洲榛果栗(Castanea pumila Mill.)和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 Mill.).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世界栗属植物的原始种,长江流域是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土耳其是欧洲板栗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
板栗保鲜贮藏概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特产的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香甜可口,涩皮易剥除,品质高居世界各食用栗——板栗、日本栗(C.crenata Sieb et Cuce)、欧洲栗(C.sativa Miuer)和美洲栗[C.dentata(Marsh)Borkh]之首,为世界各国一致称道,是我国  相似文献   

3.
板栗(C.Mollisimablume)为壳斗科栗属果树,原产我国,南北皆有分布。板栗营养丰富,种仁肥厚甘美,可生食、炒食或煮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果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甘栗”之美誉。板栗在贮藏过程中常因淀粉糖化、水分损失、病虫侵袭、发芽腐烂、自然消耗等,每年都要造成大量损失,为了减少损失。延长贮藏保鲜期,必须依据板栗的贮藏特性,进行科学贮藏。1.贮藏特性板栗属呼吸跃变型果实,特别是在采后的第1个月内,呼吸作用十分旺盛。贮藏中,板栗既怕热、怕干,又怕冻、怕水。一般北方品种的板栗耐藏性优于南方品种,中晚熟品种强于早熟品种,同一地…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板栗产量效应和养分分配等问题研究尚少,通过3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燕山花岗片麻岩区6年生板栗树产量对氮磷钾的响应及其树体、果实养分分配规律。研究得出氮磷钾对板栗生长影响为:与-N、-K处理比较,NPK处理板栗叶面积分别增加20.2%,27.4%,单叶片叶鲜质量分别增加6.7%,13.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P处理相比叶面积、鲜质量均无显著变化。氮磷钾对板栗产量的影响为:与-N、-P、-K处理比较,NPK处理单株栗蓬数分别增加23.3%,50.5%,50.2%,空蓬率分别降低4.8,6.7,3.5个百分点,单蓬粒数分别增加0.7,0.5,0.5个,板栗产量分别增加56.3%,42.2%,39.8%,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去向:地上部吸收氮磷钾按100%计算,枝干和叶片分别占70.2%,85.9%,70.2%,板栗果实(栗蓬和栗果)分别占29.8%,14.1%,29.8%。果实中栗果(栗仁、栗皮)氮、磷和钾吸收量分别占板栗果实吸收总量的41.2%,69.2%,67.7%。在未曾扰动片麻岩区板栗树施用氮、磷、钾肥均显著增加板栗产量,施用氮肥主要通过增加单株栗蓬数和单蓬粒数、降低空蓬率增产;施用磷肥通过降低空蓬率、钾肥通过增加单株栗蓬数增产,氮磷钾对板栗增产贡献率为N、KP。  相似文献   

5.
<正>板栗空苞又称空蓬、空壳,果农称之为"哑巴栗子"。据调查,板栗空苞率一般在15%左右,高的达60%~80%,更甚者几乎整株空苞,对板栗产量影响很大。怎样防止或减少板栗空苞呢?根据本县果农多年的实践经验,可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合理选配授粉树板栗异花授粉坐果率高,自花授粉往往不易结实。因此,栽植时首先要选用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其次是  相似文献   

6.
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板栗为中国栗属的代表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寒温带、温带和暖温带,其分布区地形复杂,由于条件各异,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板栗品种。采用AFLP技术对收集到的86个板栗品种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板栗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Dst)为0.072 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080 4,群体分化系数Gst为0.475 3,基因流Nm为0.452 9,供试板栗群体内分化比较严重。通过对AFLP分析的各个步骤进行反复试验,证明了以AFLP-荧光法来分析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板栗及其近缘种叶绿体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板栗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并分析栗属的遗传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4对呈现多态性的cp SSR引物,对板栗及其近缘种、野生种共6个种,56份材料进行遗传结构、遗传关系等分析。4个位点扩增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3.2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2.554,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606,群体Nei’s遗传多样性(Hs)为0.320,各遗传参数值均低于核基因组对群体研究的相应值。另外,各种之间有丰富的cp SSR多样性,尤以野生板栗多样性指数最高。结果表明,我国天然野生板栗群体内蕴含更丰富的遗传变异,为我国板栗野生种质保育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为验证5%噻螨酮乳油加10%浏阳霉素乳油搭配对板栗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板栗生长结实的影响,为高效防治板栗红蜘蛛提供依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泰安市韩家岭山地板栗园进行了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加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喷施1次、喷施2次、喷施3次)、清水等4个处理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了不同喷药次数下板栗红蜘蛛对板栗叶片、枝条生长、结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薄皮”ד垂枝”板栗RAPD遗传连锁图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20组共400条RAPD随机引物,在"薄皮"和"垂枝"两个板栗亲本无性系及其5个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共有187条引物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的多态性条带,占供试引物的46.75%.应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在两亲本及其60个杂交后代中进行扩增,获得的多态性条带在后代中的分离比用卡方测验(α=0.05)分析,结果共有143个标记符合1:1测交分离比,其中来源于母本"薄皮"板栗的有88个,来源于父本"垂枝"的有55个.采用作图软件Mapmaker和回交群体模型分别对符合测交分离比的标记进行亲本特异的标记分群和连锁分析,设定LOD值为3和最大重组值0为0.50作为可信统计度与最大连锁标记数量之间的最佳组合,其中母本的标记定位了10个连锁组,父本的标记定位了7个连锁组.母本"薄皮'板栗遗传连锁图共包含88个标记,覆盖了板栗基因组总长约823.1 cM(Kosambi,以下同),占基因组的66.7%;父本"垂枝"板栗遗传连锁图共包含55个标记,覆盖了板栗基因组总长约720.8 cM,占基因组的41.7%.母本"薄皮"板栗遗传连锁图上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1.6~26.5 cM,平均9.4 cM,连锁组的大小从15.5 cM到166.3 cM,平均为82.3 cM;父本"垂枝"板栗遗传连锁图上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2.1~39.9 cM,平均13.1 cM,连锁组的大小从53.5 cM到139.6 cM,平均为103.0 cM.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板栗雄花比例远远高于雌花,是限制板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板栗雌雄花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期后板栗的两种混合花芽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总计获得了3 7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173个基因上调,1 599个基因下调。这些差异基因经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分别归类于47个GO term和251条代谢途径。从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春化、光周期、赤霉素(GA)等途径的开花相关基因,还鉴定多个开花相关内源激素途径的基因。将基因VIN3,GAI,ELF3,GID1的qPCR检测结果与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发现虽然两种检测结果在差异倍数上存在差别,但4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有较高的可信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板栗雌雄花性别比例调控机制和花期人工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