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回县自2000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退耕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认真组织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圆满完成了各年度退耕还林任务。共计完成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造林9356公顷。经国家、省级检查验收,退耕还林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任务完成率均为100%,实现了连续两年创一流工程县的目标。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针。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山头调查…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建设成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自2000年启动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涉及河北省2个市24个县(区)及所属林场、牧场。该工程实施8a来,该区域生物资源迅速增加,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好转,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态移民实施效果显著,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实施黄河天保工程的重要性 实施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快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防治黄河水患的治本之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措施,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二、黄河天保工程实施的范围和概况 我区黄河流域天保工程涉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伊盟、乌盟、阿盟等7盟市所属的29个旗县(市),它们分别是:呼市赛罕区、托克托县、武川县…  相似文献   

4.
一主要成就“十五”期间,额济纳旗立足自身优势,不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先后实施了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旗县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把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退耕还林1.96万亩,荒山造林2万亩,育苗2300亩,为古老的积石山增添了一抹抹新绿。积石山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之历史原因,人为破坏等因素,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广大山区生存条件艰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大力植树造林,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师宗县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以来,强监管、抓管护,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的林业发展新路子,为建设绿色师宗筑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作为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县、省  相似文献   

8.
张再芳 《中国林业》2011,(24):58-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伊宁林场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通过13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天保一期的建设任务,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同步增长,森林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林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保障了伊宁林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会宁县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前提和根本切入点,把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列入“十五”期间全县实施的“五大工程”之首,全面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灌区农田防护林暨绿色通道工程、城区“三山”绿化工程三大工程项目,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今年我县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乡镇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艰苦奋战,突出抓了退耕还林、靖会灌区农田防护林、“三山”绿化三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丽江县地处长江上游与金沙江、澜沧江、恕江“三江并流”景区中心地带,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天然林停伐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是典型的木头财政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后,使现有58.43万hm^2林地得到了有效保护,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3.23万hm^2,天保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自治区政府召开这次全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旗县工作会议,目的在于总结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国家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旗县的生态建设工作。一、认清形势,总结经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发展1997年全区“两区”生态建设现场会以后,我区生态建设进展较好,进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其具体表现:一是认识提高了。近两年来,生态建设的地位明显提高,特别是经过去年特大洪水之后的反思,全社会的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呼盟红花尔基林业局自1999年启动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紧紧围绕培育保护樟子松森林资源、改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这一主题,举全局之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樟子松森林资源的发展。1999年,完成人工造林1906.6公顷,为计划的102%;封山育林3575公顷,达到全封状态;完成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200公顷;完成森林抚育2308公顷。在公益林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红花尔基林业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组织落实。成立了由局长、主管局长任正副组长的“天…  相似文献   

13.
为迅速改变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严峻形势,1998年国家作出重大决策,分两批各安排5亿元投资,启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范围包括16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县(市、区)。重庆是该工程重点项目区之一,去年首批启动了10个区县,揭开了重塑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4.
严云科 《中国林业》2013,(23):40-40
自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甘肃省甘谷县非常重视天保工程建设,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来抓。  相似文献   

15.
康茂金 《中国林业》2013,(13):36-36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深远。如何把迄今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的生态建设成果巩固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这不仅是加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国有林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加强“天保”工程管护,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工程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推广的管护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今后的三年中,内蒙古将使用36亿日元贷款,在黄河中游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盟、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11个旗县(市、区)启动实施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在9月22日召开的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政府傅守正副主席强调,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是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过改革开放加快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益尝试,希望各有关盟市、旗县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尽职尽责,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内蒙古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区受生态建设资金不足…  相似文献   

18.
灵台县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围绕营造"蓝天、碧水、绿地、静居"生活和生态环境这一目标,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等环节入手,强化领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立县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赢得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中国绿色名县"等多项殊荣。灵台县坚持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加快了荒山绿化,环城绿化,通道绿  相似文献   

19.
实施“天保”工程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为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本对“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有利于今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长防林工程是湘西自治州有史以来投资最多、实施时间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一项林业生态工程。经过11年的建设,共完成长防林重点工程12.96万公顷,保存率为98.79%;合格面积12.6万公顷,合格率为98.42%;完成工程投资5739.15万元。一、工程建设的主要成效一是推动了造林绿化进程。永顺、保靖、花垣、龙山、泸溪、凤凰6县以长防林工程建设为契机,狠抓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州1993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1997年实现全面绿化立下了功劳。二是优化了生态环境。全州有林地面积由治理前的59.29万公顷增加到60.39万公顷,增加了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