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秋、冬季节,重庆市江津区的九叶青花椒发生异常落叶非常普遍,已成为影响花椒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气象分析、土壤调查、肥料调查、田间观察等方式,分析总结九叶青花椒异常落叶的原因。提出延迟花椒落叶时间是确保花椒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建议采用五个方面技术措施防止花椒树异常落叶:(1)加强锈病防治(加强田间排水沟的清理,合理密植,合理修剪,喷药防治);(2)加强螨类防治;(3)预防花椒树过早休眠(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叶面肥);(4)中耕松土;(5)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庆地区花椒生长特点,在不影响花椒生长和采摘的前提下,筛选出适宜花椒林下间作大豆-榨菜周年绿色种植模式.简述花椒林下间作的实施意义.从间作模式下大豆、榨菜田间配植,适宜茬口安排,整地施肥,播种方式,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花椒林下间作大豆-榨菜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唐宇翀  戴炜  喻娜 《南方农业》2021,(13):39-41
青花椒作为广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针对当前影响广安青花椒生长及产量的主要病害花椒锈病,通过对其预防和治疗药剂的筛选,发现广安青花椒锈病的预防可选用15%粉锈宁6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1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600~1000倍液;治疗可选用600~1000倍的25%粉锈宁和43%戊唑醇;...  相似文献   

4.
概述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极易发生的病虫害及防治手段,并介绍玉米科学管水,合理施肥、施药的技术措施,讨论了玉米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锈病和茎腐病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临夏地区花椒病虫害呈现出多发、突发、频发、局部暴发等特点,为明确临夏地区花椒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从而建立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期为临夏花椒病虫害诊断和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和科学指导,推进花椒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调研总结了临夏花椒黑胫病、干腐病、炭疽病、煤污病、黑斑病、木腐病、锈病、白粉病等8种主要病害的病原及症状、传播和发病条件,以及棉蚜、山楂叶螨、铜色跳甲、红胫跳甲、瘿蚊、蚱蝉等6种主要虫害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对枝梢、果实等的为害症状,提出了临夏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渐渐走上了与科技相结合的道路。无刺花椒品种的栽种是当下的热门开发项目,无刺花椒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与传统花椒相比更易于采摘和管理,有利于提高花椒生产水平。基于此,分析无刺花椒特性,阐述无刺花椒园的建立及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针对可能存在病虫、防寒、防旱类的问题提出观点,以使无刺花椒的产出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彭水县近十年来的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表现为水稻前期生长量不足,发病迟,中后期病情上升快,发生较严重.建议采取清除菌源,注重水稻健身栽培,选用高效、持效的防治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追求,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治逐渐成为苹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内容,高效安全、生态友好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为推进我国苹果种植过程中绿色植保理念的应用,确保苹果生产安全,改善果品品质,提高苹果产量,助力果农增收,介绍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使用化学药物等技术措施,并提出...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选用了6种除草剂进行玉米田间杂草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75 g·hm~(-2)、72%异丙甲草胺乳油1 620 g·hm~(-2)对玉米田间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建议在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植树造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选择兼具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云杉,并大面积种植,能为环保工作助力。然而云杉生长阶段易受锈病威胁,这无疑会减缓环境保护步伐,导致植树造林价值大幅降低。介绍云杉锈病发病规律及症状,总结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云杉锈病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提高无公害防治技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结合花椒实际生产,从花椒高产栽培与花椒病虫害防治2个方面介绍了具体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主粮化品种陇薯9号为材料,研究了覆膜、大垄、减N等栽培措施对植株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田间枯萎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其中减施N肥10%对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更加明显。在相同的施肥条件下,覆膜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120 cm覆膜大垄双行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90 cm覆膜单行,田间块茎产量最高。说明高寒阴湿旱作区适量减施N肥则更符合马铃薯经济、高效、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兰州地区栽植的观赏海棠植物的栽培管理和病害调查,初步明确了观赏海棠锈病在兰州地区的发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合理规划植物种类、选择抗病品种、栽培措施、药剂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津花椒是重庆市江津区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受到人为管理和气候环境因素影响,花椒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同时本文对江津花椒在农药、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科学、合理的提升花椒种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 黄花菜锈病(简称锈病)是一种发展快、危害大的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是造成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锈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影响,为防治锈病,夺取黄花菜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于1986年4月1日至7月31日在本县黄土铺区上升乡留余村进行了锈病农业气象观测,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酰胺防治土壤侵蚀的适宜品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治理田间水土流失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等,但都存在或投资大、或周期长、或见效慢等不足。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为给田间施用聚丙烯酰胺防治土壤侵蚀提供依据和指导,我们应用聚丙烯酰胺的3种不同剂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剂型的聚丙烯酰胺均具有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以阴离子型分子量300万~400万的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侵蚀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杀菌剂对白及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唑哃(20%乳剂)对白及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次70%甲基托布津、80%的代森锌、75%百菌清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4种杀菌剂型均可用于防治白及锈病,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药剂,以避免或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密  谢中才  胡康 《南方农业》2013,(4):36-38,47
通过对重庆市彭水县近十年来的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研究表明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表现为水稻前期生长量不足,发病迟,中后期病情上升快,发生较严重。建议采取清除菌源,注重水稻健身栽培,选用高效、持效的防治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贵州喀斯特峡谷水保经济植物花椒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测定了贵州喀斯特峡谷水保经济植物花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探讨了适宜花椒生长的土壤特性;提出了发展花椒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施氮和间作对蚕豆锈病发生及田间微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鹏  董坤  朱锦惠  董艳 《核农学报》2019,33(11):2294-2302
为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和间作对蚕豆锈病发生及田间微气候的影响,探讨间作系统氮肥调控下田间微气候变化与蚕豆锈病发生的关系,以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N0(0 kg·hm-2)、N1(45 kg·hm-2)、N2(90 kg·hm-2)、N3(135 kg·hm-2)4个氮水平,调查蚕豆锈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测定蚕豆不同冠层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无论单作还是间作,施氮对蚕豆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施氮增加了蚕豆锈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发病盛期,施氮(N1~N3)蚕豆锈病发病率较不施氮(N0)处理增加1.7~7个百分点,病情指数增加10.2%~143.8%,且病情指数受施氮水平的影响较发病率明显;与N0相比,施氮使蚕豆冠层温度降低0.1~1.8℃和风速降低7.2%~80.0%,冠层相对湿度增加0.2%~19.0%。与单作相比,间作蚕豆产量平均增加34.4%。发病盛期,间作蚕豆锈病发病率降低7.510.6个百分点、病情指数降低26.9%~51.0%;整个发病期,间作蚕豆的冠层温度和风速均高于单作蚕豆,相对湿度低于单作蚕豆。相关分析表明,发病盛期和发病末期,蚕豆锈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冠层温度、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施氮水平和间作模式对蚕豆产量、冠层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均有影响,且间作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综上,小麦与蚕豆间作及控制氮肥用量是改善农田小气候且有效控制蚕豆锈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为间作系统合理施用氮肥和发挥间作控病增产优势提供了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