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增加我省池塘养殖鱼类优良品种,提高鱼产量及种类构成,自1991年从南方引进革胡子鲶连续7年左右时间进行池塘成鱼养殖试验,证明革胡子鲶在北方寒冷地区不但可以养殖,而且产量高、效益好。1997年我们在大庆进行1000kg/亩的高产技术研究,经过一年来的试验,取得了省内目前池塘单养革胡子鲶产量较高和效益较好的成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革胡子鲶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面积1187m^2,主养革胡子鲶并配养鳖和其它鱼类,年产量44853kg/ha,投入产出比1:2.8。文章介绍了技术措施,并指出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池塘渔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次试验进行了革胡子鲶单养、革胡子鲶与鲢、鲤、草鱼混养、革胡子鲶庭院养殖等3种养殖模式的技术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易饲养、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于1998年在建平县哈拉道口镇进行池塘单养试验,10亩池塘总收入23万元,总支出18万元,总盈利5万元。亩产商品鱼4000斤,亩盈利5000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情况:池塘为新建鱼塘,面积10亩,油深2m,平均水深1m,水源为地下水,底质为粘砂土,池中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养机二台。2、鱼种投放:①合理密养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之一,本试验亩放大规格鱼种7000尾。②放养鱼种规格要一致。由于革胡子鲶具有互相残杀的习性,所以放养…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淡水分所试养革胡子鲶,取得初步成果,将为该省养殖生产提供一个高产品种。去年,该所在一口133平方米的池塘单养,产革胡子鲶1,075斤,折合亩产5,375斤,盈利2,272.9元;一口946平方米的池塘混养,总产鱼3,029.25斤,其中革胡子鲶2,155.2斤,占总产的71.45%,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池塘养殖鱼类名优品种,提高产鱼量,调整养殖方式,以套养改为单养革胡子鲶。在北方地区,不但可以单养,而且产量高、效益好。经过一年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平 《内陆水产》2002,27(9):16-16
为探索池塘养殖本地胡子鲶技术,笔者与他人合作于2001年5月10日至11月6日,在一口池塘中进行主养本地胡子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养殖试验塘及主要设施养殖试验塘为长方形,面积4329米2(约6.5亩),塘底略呈锅底形,淤泥厚约30厘米。在池塘底部安装一内径为25厘米的水管,管口一端伸至池塘最深处,另一端通至塘外,并装有阀门,以控制水位。在池塘内放置石棉瓦20块,瓦面离池底约20厘米。在池塘水中央,圈养水葫芦100米2,以供胡子鲶栖息和遮荫。进水…  相似文献   

8.
潘清玉 《科学养鱼》2000,(10):41-42
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闽西地区自 80年代引进后,推广范围遍及全区,高峰时养殖面积达 5000余亩。然而,早期养殖普遍采取混养方式,效果较差。为进一步提高革胡子鲶的养殖效益,我们曾采用膨化颗粒饵料进行单养革胡子鲶对照试验,纯养 60天,每平方米产鱼 1.33公斤,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池 永定县白土中学养殖场规格化苗种池,系土池,淤泥 5~ 8厘米,池深 1米。试验用水来自附近山湖塘水, pH 6.8。水深 40厘米,试验期间平均水温 30.2℃,极限温差 13℃。 …  相似文献   

9.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俗称塘虱鱼或塘角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且味道鲜美,并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广饶县自1997年引进革胡子鲶利用地下井水养殖试验成功,在不断改进养殖方法和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利用水泥池、土池实行精养、单养和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10690kg,  相似文献   

10.
我市自1991年开始养殖革胡子鲶,已有8年之久,在养殖生产中多采取池塘单养方式,突出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革胡子鲶在本地不能自然越冬,当自然水温降至20℃以下时,必须急于出塘销售,特别是大量养殖,又无越冬条件时,市场价格风险尤为突出。2.养成的规格不易控制。革胡子鲶的单养虽然可以放养较高密度产生较高产量,但出塘规格往往大小悬殊,例如出塘的最大个体在1kg以上时,总体出塘规格并不大,只在500g以上,特别是有许多个体尚在500g以下,甚至只有200~300g,因难以得到市场确认,使得养殖效益并不乐观。3.…  相似文献   

11.
农家养殖革胡子鲶失败原由浅析1994年是本市推广养殖革胡子鲶的第二个年头,全市累计放种量达200余万尾。据各地反映,养殖结果是有喜有忧,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的养鲶经济核算是入不敷出。通过对各地养鲶农户的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导致农家养鲶经济效益低的主...  相似文献   

12.
光合 《齐鲁渔业》2001,18(4):22-23
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俗称八胡鲶鱼。原产于非洲,属热带性养殖鱼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堪称淡水产品中的美味佳肴。该鱼具有食性广,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技术简单,产量高,收益大等特点,既适合家庭小水体密养,又适宜池塘单养和混养,尤其适于日光温室夏季休闲养殖,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其养殖技术要点是:1 池塘建设 由于埃及胡子鲶具有食量大、耐低氧和难捕捞的特点,因此,鱼池面积宜小,底泥宜浅。每个鱼池面积小至十几平方米,大至2~3亩均可。水深一般要求1~1…  相似文献   

13.
养殖能手阎鸿飞自2001年以来充分利用肉鸡宰杀加工的鸡肠子、下脚料养殖革胡子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32.6亩池塘,年产革胡子鲶136吨,盈利30余万元,平均单产4.2吨/亩,纯利润0.9万元/亩。现将阎鸿飞的革胡子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郊区城东乡分路口村养鱼能手杨前虎1988年在一口水深1.3米、面积1.5亩的小池塘中主养革胡子鲶,获得高产高效益.1988年6月15日,杨前虎从省水产研究所购买5000尾革胡子鲶苗,经暂养后与2500尾罗非鱼夏花混养,经四个多月的养殖,于11月5日起捕,收获革胡子鲶895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进一步评价革胡子鲶养殖效益,探索养殖方式,1985年我们进行了一年两期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试验池:革胡子鲶两期单养高产试验,均在本所一口面积0.2亩的试验池里进行。池壁由石块砌成,水泥勾缝。泥底,淤泥厚15—25厘米。水深1米左右。水源靠潜水泵抽相邻成鱼池塘水。池水注满后可从水口流出。在试验池的一角约15平方米水面  相似文献   

16.
革胡子鲶,目前在我省池塘养殖业中已普遍推广,特别是池塘套养胡子鲶,收到良好效果。为了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我们在林甸县南岗渔场,利用当地盛产野杂鱼(麦穗鱼、川丁子、白漂子)的优势,进行了池塘主养革胡子鲶的高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野杂鱼做鲶鱼饲料,既广开了养鱼饲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达到了亩产487.2kg,盈利3144.85元,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利用原有的水泥孵化池三个,每个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革胡子鲶的生物学特性,就池塘单养该鱼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革胡子鲶是底栖性鱼类,性情温和,喜栖息于阴暗之处,夜间活动及摄食,对环境适应性强,能耐低溶氧,杂食性,主要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动物尸体及水生植物茎叶等,生长快,产量高,生产周期短,既适宜于池塘单养或混养,也是稻田中的优良养殖对象。革胡子鲶与水稻在生产上具有同步性,水稻插秧前后放养鱼种,水稻收获时,革胡子鲶  相似文献   

19.
黄福 《内陆水产》1997,22(5):11-11
池塘搭养革胡子鲶,这种养殖方式已被我省广大养鱼户及生产单位所接受。该养殖方式具有革胡子鲶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在不必单独投饵的情况下,靠天然饵料和争食争氧的野杂鱼便可获得产量,是池塘增产增收的好措施。但从我省各地养殖情况来后,成活率普遍很低。如果能把成活率提高上去,该养殖方式大有前途。如何提高成活率呢,本人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观点。l成活事低的原因1.1鱼苗入塘时数量不足我省的胡子鲶鱼苗大多数是从外省调运来的,由于鱼苗装袋时数量不足,以致于按此数放入池塘中的数量就不足,直接影响了成活率。1.2革…  相似文献   

20.
革胡子鲶,俗称埃及塘虱。1983年从广州引入我市茅坪乡饲养,经过三年时间的饲养观察,得知革胡子鲶与本地胡子鲶、泰国蟾胡子鲶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但革胡子鲶耐低温能力较强,体型较大。肉质鲜美,这些特点均优于蟾胡子鲶,乃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池塘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