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世界》2010,(3)
作为中国茶叶主产区的云南,正遭遇60年不遇的严重旱情,占全省茶产量20%-30%的春茶采摘推迟、大幅减产已成事实。据了解,云南全省目前的茶叶受灾面积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2.
温正军 《茶叶》1995,21(1):41-43
在春茶采摘前半个月喷施适量“茶叶四发肥”对春茶新梢生长和产量及品质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加速茶芽萌发,提早3-4天开采,发芽密度和百芽重增加,生长整齐,产量增加10.6%。并明显提高氨基酸内含物等含量,投入产出比达1:9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1991,(6):40-40
我国大多数茶区,春茶是一年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显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在稳定和提高全年茶叶产量的同时,提高春茶产量是增加名优茶和高档茶,减少中、低档茶的关键,因此,广大专业户应该重视春茶生产,千方百计提高春茶的产量。为了帮助广大茶叶专业户搞好春茶生产,有效地提高春茶产量,日前,本刊记者就与提高春茶产量关系最密切的栽培技术措施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姚国坤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05,27(4):13-13
受春雪晚霜和低温冻害影响,我国广大茶区春茶减产幅度较大,但由于各地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春茶产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9,(5):41-41
测定记录了春茶生产期间18个小气候因子及每天的茶叶产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春茶产量与小气候因子的同归模型,并对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以找出决定春茶产量的小气候因子及其组合。结果表明,春茶产量与大多数小气候因子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可以此对春茶产量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09,(4)
1、开采期延迟。今年以来,由于1-2月份的持续干旱天气和进入3月份近半个月的连续阴雨,加之近期天气忽热忽冷,将使今春我区茶  相似文献   

7.
1根据茶树的需肥特性进行科学施肥。提高春茶产量的施肥措施:(1)秋冬重施基肥加化肥: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进行施,也可结合冬深翻,667m2施农家土杂肥1500kg或饼肥100kg以上,外加施20kg的复合肥或10kg的尿素,在树冠边缘垂直下方开沟(深20cm)与基肥同时施用,并及时覆土。(2)早施催芽肥,讲究施肥法:春茶是上年的越冬芽萌发的第一轮新梢采制而成,当茶芽伸长到鱼叶初展时就施催芽肥效果好。一般在开采前20d施下,一定要沟施,边施肥边覆土。(3)喷施叶面肥与生长激素相结合:在茶树萌发初期(1月上、中旬),以1%尿素结合300倍液的茶叶催芽丰产素等…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1,(6)
2010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中国茶叶产业依旧保持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尽管遭受罕见的干旱、冻害极端恶劣气候影响,2010年全国春茶产区近70%的茶园受到影响,但是全行业在灾害面前积极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春茶生产虽然减产,但茶农收入仍实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茶叶打造成我省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意见,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带动下,今年我省茶叶生产和销售形势继续看好,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以长沙县金井茶园种植的白毫早、槠叶齐、湘波绿2号为实验材料,研究纽翠绿腐殖酸液肥对春茶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品种施用同一浓度纽翠绿腐殖酸液肥,春茶芽头密度、百芽鲜重和产量以及茶叶品质均有提升,且以白毫早效果最佳,春季茶芽密度、百芽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6.67%、11.94%和19.41%,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8.33%和34.93%。同一品种(槠叶齐)春季喷施不同浓度纽翠绿腐殖酸液肥以稀释比例1∶400增产效果最好(32.36%);稀释比例1∶300绿茶品质提升效果最佳,氨基酸增加(28.32%),酚氨比降低(2.61)。  相似文献   

11.
肖菊香 《茶叶通讯》2005,32(3):25-27
1 茶叶产销形势分析。1.1 春茶产销基本情况。今年全省春茶总产量25257t,产值45681万元,与去年同比,产量减少6.3%,产值增长4.8%。全省14个市州中仅长沙、岳阳、怀化3个市增产、增值,且增幅较小,增幅最大的岳阳市,春茶产量、产值仅增长5.7%和6.8%,其次怀化市分别增长1.7%和1.6%。衡阳、益阳、张家界、永州4个市减产、减值,减幅较大的益阳市,分别减12.5%和8.9%。在减产、增值的7个市州中,自治州产量减幅最大,产值增幅也最大,产量减25.5%,产值增长134.4%。我省普遍反映今年春茶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往年,尤其是名优茶的销售更为可观。全省今年1~4月份出口茶叶5827t,创汇86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30.4%。  相似文献   

12.
茶园施用氮磷钾复混肥对春茶新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余正江  杨秀才 《茶叶》1997,23(4):16-18
在春茶开采前1个月内施用氮磷钾复混肥比单施氮肥明显促进春茶新俏生长和提高品质,妇芽密度百芽重,产量增加、其中产量较单施氮肥增加18.7%,较不施肥的对照增加29.6%。投入产出比为1.43,667m^2的茶青增加值为169.86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09,(4)
一、2008年茶叶产销回顾。2008年,我国茶叶虽然遭受了年初罕见的冰雪气候,但是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全年茶叶生产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公告,2008年我国茶叶产量达到124万吨,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11,(6)
2011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降雨不均,从年初到6月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湖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遭受不同程度旱灾,茶叶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6月3日以后,根据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较强降水过程,江西中北部、湖南中部、贵州东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湖北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大暴雨。6月中旬,前期大旱的省份旱情基本结束,部分地区防汛防洪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5.
在‘白叶一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等白化茶树品种的生产茶园中,茶树开花量过多的现象十分突出。本试验在贵州省内黔北茶区、黔西茶区和黔南茶区的6个试验茶园中分别调查了‘白叶一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的花蕾数量和茶花生物量,并探索秋冬季摘盛开花朵、摘露白花蕾、摘尽幼小花蕾等3个摘花处理对次年春茶产量和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白叶一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的花蕾数量分别为9.51×105~1.28×106个/667 m2、6.32×105个~9.06×105个/667 m2和1.11×105个/667 m2;以盛开花朵计,‘白叶一号’‘黄金芽’和‘黄金叶’的茶花生物量分别为41.0~129.3 kg/667 m2、50.4~63.6 kg/667 m2和72.8 kg/667 m2;秋冬季茶花生物量高达春季茶叶生物量的1.27~3.79倍。秋冬季摘幼蕾处理和摘花朵处理分别使春茶产量较对照(不摘花处理)增加13.8%~70.6%和2.4%~25.9%,摘露白处理也使部分试验茶园的春茶产量略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摘花处理促进春茶产量增加,主要由于单穴芽数增加,其次是由于百芽重增加。在3个...  相似文献   

16.
四川:受2008年1月份的大雪影响,四川各地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3月初开始不少地区已经开始生产新茶。3月3日,四川雅安的春茶已经开始进行交易,大概为150元/斤左右,一位茶商说,去年的茶价每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09,(4)
2009年,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我省春茶开采时间普遍提前,比上年提前15天以上。根据各产区反映情况预测,今年我省春茶大面积开采时间在3月中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我国茶叶虽然遭受了年初罕见的冰雪气候,但是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全年茶叶生产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国家发布的最新统计公告,2008年我国茶叶产量达到124万t,比上年增长6.4%,再创历史新高。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最近几年新增茶园较多,以及冻害后各地重视茶园的肥培管理,抵消了冻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截止5月底,全省春茶投产面积242万亩,比去年增加8万亩;产量5.3万吨,同比下降29%;产值37.1亿元,同比下降12%。受前期低温和持续干旱天气影响,绝大部分茶园受灾严重,导致春茶减产,但市场销售形势好,茶价上涨20%以上。预计如果夏秋茶不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降雨适量,有望实现全年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茶园科学施肥技术,2022年在酉阳自治县茶园开展了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春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模式在化肥减施78.6%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芽叶密度,春茶产量增加16.5%;提高了新梢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了酚氨比,特别是对中期春茶的增产提质作用明显;节本增收2.37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有机肥+茶树专用复合肥”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