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不同基质对红花岩黄芪进行容器育苗,研究不同基质对红花岩黄芪出苗、根长、地径、株高、根系活力等的影响,从中筛选适合红花岩黄芪育苗的基质.结果表明,基质S2和基质S3适合红花岩黄芪的容器育苗,其中S3对红花岩黄芪根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S2不仅对根系生长有利,而且也显著促进其株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 Hook.f.)是优良野生乔木观赏花卉.选用8种基质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基质对红花荷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红花荷生长的盆栽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基质处理对红花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有一定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红花荷适合在土壤容重小、总孔隙度大pH呈极强酸性、交换性钾含量较低的土壤基质中生长.结合基质配置“适用、轻质、清洁、易配和廉价”原则,经综合评定,最优基质为处理M5(50%坭炭土+50%珍珠岩)和M6(50%坭炭土+50%蛭石).  相似文献   

3.
红花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等条件对红花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找出红花种子发芽的最佳基本条件,从而为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设置不同温度(10、15、20、25、30℃恒温和15/25、20/30℃变温)、不同发芽床(纸间、纸上、砂间、砂上)等处理对红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在25℃恒温和15/25℃变温条件下,红花种子发芽率为79.5%和80.0%;在10℃恒温条件下,红花种子发芽率最低,只有26.5%。发芽床以砂上和纸上为佳,发芽率分别达到79.5%和67.5%;砂中为最差,发芽率只有29.5%。[结论]在25℃恒温和15/25℃变温条件下进行砂上和纸上培养是红花种子萌发检验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4.
红花又称草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和优良的油料作物。它的花、种子、秸秆等均可综合利用,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其花可供药用,具有适血通络、祛瘀、清肿、止痛等功能;主治妇科病、冠心病以及跌打损伤等症。它还是一种天然色素和染料;红花子含油量为20%-30%,同其它食用植物油相比,是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红花     
红花红花株高0.6~15m,红花籽的形状类似于小向日葵籽.红花籽有一核,核外包有多纤维的厚壳,这种厚壳非常难去除,因此大多数红花籽粉是用未脱壳的红花籽制成的.未脱壳红花籽油粕也被叫作整压红花籽粉,而脱壳红花籽粉称作红花籽粉.红花籽含17%的粗蛋白质和...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广宁红花茶油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红花毛油和半精炼红花茶油来测定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比较不同精炼程度茶油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广宁红花茶油具有较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红花毛油和半精炼红花茶油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试验浓度为10g/L时,红花毛油和半精炼红花茶油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23.46%、10.98%,对ABTS+·清除率分别为17.39%、11.45%;而试验浓度为2.5g/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已分别达到26.39%、19.06%,结果表明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红花毛油强于半精炼红花茶油,其中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秋播红花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又名黄蓝,红蓝,红蓝花,草红花,怀红花,刺红花等,我国早在东汉《金匮要略》即有“红蓝花洒”、“治妇人六十种风”的记载,红花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我国栽培已有二千多年,同时红花也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从医疗角度看,红花油比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价值高。红花在永胜县虽然有多年零星种植的历史,但作为栽培技术的深入细致研究还是一个空白,为了摸清红花最佳播种期,在永胜县不同海拔地域进行了红花播期试验。  相似文献   

8.
新乡红花农家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河南新乡红花一号、红花二号、红花三号、黄花红花等4个红花农家品种,对4个农家品种的株高、主茎高、一级分枝数、有效果球数、果球直径、单果种子粒数、单株种子产量、千粒重等综合农艺性状进行品比试验,并对相应药用成分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一号有效果球数最多(30.35个)、单株种子产量最高(63.94 g)...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6,(5):15-15
一、概述红花(别名草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tinctorius L.)。以花入药为妇科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痛经闭经,子宫瘀血,跌打损伤等症。红花除药用外,还是一种天然色素和染料;种子中含有20%~30%的红花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及保健用油。红花主产于河南、浙江、四川、河北、新疆、安徽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二、植物特性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抱茎,长椭圆形或卵状针形,长4~9厘米,宽1~3.5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窄,边缘不规则的锐锯齿,齿端有刺;上部叶渐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  相似文献   

10.
番茄、茄子的一代杂种,具有生长快、开花结果早、结果多、产量高、抗逆性较强和果形整齐等优良特性。产生杂交种子的方法也比较简便,所以可以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1972年,南京市红花公社茄子一代杂种的栽培面积已占茄子栽培面积的70%,番茄一代杂种的栽培面积也在10%以上,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中药材红花的质量,为红花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红花中6种重金属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161团的红花绒的Mg含量达5080.00mg/kg,红旗农场的红花绒的Mg含量为5.62mg/kg,相差902.9倍。161团的红花绒的Fe含量比红旗农场的高3.6倍。两个产地的红花绒的办含量很接近,仅相差0.30mg/kg。红旗农场的红花绒的Pb和As含量仅是161团的17.9%和61.4%。两个产地的红花绒的№含量仅相差0.0(303nee'kg。161团的红花绒样品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1.95%,红旗农场红花绒样品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2.02%。[结论]红旗农场和161团生产的红花的重金属含量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红花,又称红蓝花、草红花,为菊科红花属1~2年生草本植物,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于汉朝时期经丝绸之路由张骞引入[1],在我国已有2 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河南、四川、河北、内蒙古、浙江、江苏等地。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花丝可入药,有通经活血、祛瘀止痛等功效;花丝中所含的红色素与黄色素,可作为染料和天然食用色素;红花籽压榨的红花油因亚油酸含量高,可用作食用油。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开展红花人工栽培,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13.
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以花供药用.为中医妇科药.具有通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对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等病均有疗效.红花还是提取天然色素和染料的原料.种子含油率30%.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红花也称草红花、菊红花、怀红花、川红花和杜红花,为菊科1年~2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作物,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几千年来,红花却未获得多大的发展,直到本世纪50年代,由于推广新的、含油量高的优良品种,红花才成为一种新的油料作物得以发展。 中国栽培红花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本世纪30年代,甘肃省敦煌县就将红花作为油料作物栽培,其油用作烹调油。古时候,红花既用做染料,也用做化妆品,但在中国主要还是用做中药材,也用其油,在河南,将红花油称“二香油”。红花在我国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病害防治系列 ](6) 红花也叫草红花、蓝红花、杜红花,是菊科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具有破瘀活血、通经止痛功能。东北三省及其它大部分省区均有栽培。红花的病害种类很多,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红花锈病、红花菌核病和红花黑斑病等。   一、锈病防治   症状识别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散生黄绿色小疱斑。病部表皮破裂后露出棕褐色粉状夏孢子堆,后期出现黑褐色粉状冬孢子堆。当锈斑布满全叶时叶片枯死。幼苗期受害,子叶、下胚轴及根部可见黄色肿胀斑,有无数针头状性孢子器和杯状黄色锈孢子器,导致死苗。   发病规律 红花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冬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或粘附于种子上越冬。冬孢子萌发引起初侵染,夏孢子在温暖地区也可以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反复侵染危害。春末夏初湿度较高时有利发病。该病在东北地区 6月上中旬始发, 7~ 8月份高温、多雨病害迅速蔓延,严重时叶片枯死。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感病品种有新疆焉耆红花、伊犁红花、油酸李德和杂交红花;而 S- 208品种抗病性较强。从国外引入的 Ac- 1、 Uc- 1、 B- 54和吉拉等品种,发病均较轻。   防治方法 秋季注意清...  相似文献   

16.
正1特征特性红花又名红蓝花,菊科,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红花由根、茎、叶、花、果组成。为直根系,根系发达,主根入土可达200 cm;茎直立,上部有分枝,株高50~250 cm;叶互生,质硬,抱茎,长椭圆形,有刺或无刺;头状花序,花丝红色及黄色;红花籽出油率在17%左右,红花油中含有较高的亚油酸,有降低血脂及胆固醇、软化和扩张动脉血管的效果。红花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有利于其营养生长,长日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摘     
新的油料作物——红花 红花为联合国《统计年鉴》中的8大油料作物之一,它耐旱、耐瘠、耐寒、耐盐碱,栽培管理简单,目前已成为很多国家发展很快的新的油料作物。 油用红花籽含油42%以上,其亚油酸含量达70~84%,长期食用有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饼粕含粗蛋白甚高,可作畜禽饲料。其分离物“SPI”含粗蛋白可达95%,是人类食品中蛋白质的一个潜在来源。花冠可入药,还可提取食用天然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秸秆粉碎后可作家畜饲料。红花油为干性油,在工业上也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红花在新疆主产区塔城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优化当地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红花株高、单株有效果球数、每果球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单株有效果球数呈降低趋势;每果球粒数、千粒重在种植密度为2.1×104株/667 m2时最大;红花籽粒产量与千粒重达极显著正相关与每果球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种植密度与单株有效果球数达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达显著负相关;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显著.[结论]在新疆塔城地区,红花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667 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露地、覆膜和大棚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红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确定红花适宜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红花的产量、株高、分枝数、种子产量等均有影响。露地种植、覆膜种植、大棚种植的红花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露地种植与覆膜种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云南昆明地区覆膜种植的红花表现的性状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红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红花是菊科1-2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较强,抗旱、耐寒、耐盐碱。目前,新疆主栽品种为新疆无刺红花和新疆有刺红花两种。新疆无刺红花生育期140-150d,茎光滑,分枝4-6个,叶缘无刺,种子千粒重26g,含油率30%。新疆有刺红花生育期130-140d,分枝5-8个,全株叶缘有刺,种子千粒重30g,含油率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