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60~90日龄腾冲雪鸡肌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组织学方法,对16只60和90日龄的腾冲雪鸡的胸肌纤维直径、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体型指标和活体重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同日龄公母鸡的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日龄的肌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60日龄时公母鸡的纤维直径分别为31.40±7.36 μm和32.36±8.11 μm,90日龄时公母鸡的纤维直径分别为38.68±9.42 μm和37.67±9.14 μm;因而90日龄以前上市的肉用仔鸡公母性别间肉的细嫩度差异较小.不同日龄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且年龄越大,肌纤维直径变大,表明肌肉细嫩度越差.随着日龄的增长,肌纤维同步增长,但肌纤维生长变异不大(P>0.05).肌纤维直径与鸡的日龄和胸宽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关系(P<0.01),与龙骨长和活重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因而这为肌纤维细度的表型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不同日龄和性别间单位面积内的肌纤维密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表现出随年龄增加密度加大和公鸡的密度大于母鸡的密度的规律, 60和90日龄时公母鸡纤维密度分别为1 165.12±58.86根/mm2和1 111.11±192.45根/mm2,1 231.48±242.63根/mm2和1 194.45±134.72根/mm2;肌纤维密度与体型体重和肌纤维直径也没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关系(P>0.05),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小耳猪肌纤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云南西双版纳小耳猪眼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密度和肌束内肌纤维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眼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分别为54.49±19.34μm和56.96±20.68μm;肌纤维密度分别为212.35±20.68根/mm2和208.04±21.66根/mm2;肌束内肌纤维数分别为75.4±3.2根和71.9±4.06根。与杜洛克、长白猪相比,其肌纤维直径显著地小而肌束内肌纤维数又显著地比较大。这些特性与其肉质细嫩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鹅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MyoG基因mRNA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光学显微镜数字成像方法,选取吉林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两品种鹅各90只,分别测定了7,28,56日龄鹅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MyoG基因mRNA在鹅肌肉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日龄,相同品种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同一日龄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 0.05);MyoG基因mRNA表达量相同品种不同日龄胸、腿肌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腿肌28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肌7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学、电镜方法对云南主要地方牛种大额牛、云南瘤牛、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中甸犏牛的肌纤维特性作了系统研究.5个牛种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μm)分别为57.48±1.15,109.45±1.84,100.38±6.25,90.38±5.31和97.35±9.62;肌纤维密度(根/mm2)分别为201.54±2.66,115.45±4.04,106.30±10.10,90.38±5.31和92.35±9.62;肌束内纤维数(根)分别为73.23±8.90,34.32±8.77,36.32±8.30,47.62±8.90和40.40±8.79.肌节长度(μm)以大额牛公牛最长(1.706 5),云南瘤牛去势公牛居中(1.467 0),云南瘤牛公牛最短(1.205 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河田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为肉鸡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户外散养、室内平养、室内笼养3种饲养方式对不同日龄河田鸡腿肌和胸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户外散养鸡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大于笼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肌纤维的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增加,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下降。公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大于母鸡。相关性分析表明,胸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P〈0.05);腿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饲养方式对肉鸡肌纤维的组织学特性有显著影响,户外散养促进肉鸡肌纤维发育,相应增加了肌肉剪切力。  相似文献   

6.
太湖鹅组织学特性研究及其与肌肉品质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修君  高玉时  汤青萍  陆俊贤  顾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8-19529,19532
[目的]探讨太湖鹅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肌肉品质的相互关系。[方法]以70日龄太湖鹅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常规肌肉品质以及组织学特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论是公鹅还是母鹅,胸肌纤维密度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肌纤维密度与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间距和肌大束间距之间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540和-0.620;肌纤维直径与肌大束间距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6;肌肉肌纤维密度与肌肉pH值、系水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纤维直径以及肌纤维间距与肌肉pH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该研究为鹅肉品质选育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狮头鹅和乌鬃鹅在不同生长阶段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分别选取健康的1、40和120日龄乌鬃鹅和狮头鹅,屠宰并取其胸肌和腿肌做石蜡切片,观察并测定两种鹅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结果表明两种鹅1日龄胸肌肌纤维差异不明显,腿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差异显著(P<0.05);40日龄两种鹅胸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差异显著(P<0.05),但胸肌直径和腿肌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120日龄两种鹅胸肌肌纤维和腿肌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和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乌鬃鹅肌肉纤维在1至40日龄期间生长发育迅速,但40日龄后肌纤维生长潜力不如狮头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究杂合型伴性矮小基因对鸡脂肪沉积的影响,了解其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的规律,为优质肉鸡和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正常体型的固始公鸡和广西瑶鸡公鸡(ZDWZDW)分别与正常型母鸡(ZDWW)和矮小型母鸡(ZdwW)交配,将杂交后代在同一条件饲养。分别于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从每个杂交后代中各选取鸡只10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尺指标的测定;分别于60日龄和90日龄从固始鸡的杂交群体中各选取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另于120日龄从固始和广西瑶鸡的杂交后代群体中各选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生化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结果】杂交后代个体体型均为正常型,固始鸡母本正常型群体的公、母鸡随日龄呈现了不同的脂肪沉积特性。母鸡的体脂指标包括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前期均保持在低水平,在120日龄得到显著提高,而公鸡的体脂水平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固始鸡母本矮小型群体公、母鸡随日龄表现了相似的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特性,120日龄公、母鸡的体脂沉积水平均显著高于60日龄/90日龄;母本矮小型群体公鸡(dw杂合子)表现了完全不同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DW纯合子)体脂变化的特性,其90日龄和120日龄的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均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进一步整合120日龄固始鸡杂交群体和广西瑶鸡杂交群体的体脂数据发现,群体因素对腹脂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的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母本矮小型公鸡(dw杂合子)的腹脂重、腹脂率、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公鸡(DW纯合子,P<0.01)。母本矮小型与母本正常型群体间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母本正常型和母本矮小型后代的肌纤维特性包括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杂合伴性矮小型基因改变了公鸡的脂肪沉积特性,显著提高了公鸡的腹部脂肪、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沉积;改善了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而对血脂指标无显著影响;对肌纤维特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3种冬青属植物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绿冬青Ilex viridis,浙江冬青I. zhejiangensis和构骨I. cornuta等3 种植物,对其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冬青、浙江冬青和构骨等的光补偿点分别为20.94,29.91和24.02 μmol·m-2·s-1,无显著差异(P>0.05);光饱和点分别为 1 204.29,1 305.10和 1 516.67 μmol·m-2·s-1,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构骨明显高于其他2个种;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3.33,5.53 和8.43 μmol·m-2·s-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构骨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为60.520,显著高于绿冬青(40.217)和浙江冬青(19.900)(P<0.05),分别是绿冬青和浙江冬青的1.51和3.04倍;构骨的非光化学猝灭(qN)为0.947,分别是绿冬青(0.859)和浙江冬青(0.733)的1.10和1.29倍,其差异性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构骨具有较高的电子传递活性和防御光抑制破坏的能力。图4表2参12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平板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了5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中分布的微生物以细菌占优势,占微生物总数量的80.19% ~ 96.83%;微生物的总数量是杜香Ledum palustre-兴安落叶松林(28.85 × 106个·g-1)>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0.67 × 106个·g-1)>柴桦 Betula fruticosa-兴安落叶松林(10.08 × 106个·g-1)>火烧迹地(2.95 × 106个·g-1)>皆伐兴安落叶松林(2.07 × 106个·g-1);细菌是杜香-兴安落叶松林(27.18 × 106个·g-1)>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9.80 × 106个·g-1)>柴桦-兴安落叶松林(9.76 × 106个·g-1)>火烧迹地(2.69 × 106个·g-1)>皆伐兴安落叶松林(1.66 × 106个·g-1);真菌是皆伐兴安落叶松林(28.05 × 104个·g-1)>柴桦-兴安落叶松林(20.86 × 104个·g-1)>杜香-兴安落叶松林(12.20×104个·g-1)>草类-兴安落叶松林(7.93 × 104个·g-1)>火烧迹地(7.32 × 104个·g-1);放线菌数量是杜香-兴安落叶松林(15.44 × 105个·g-1)>草类-兴安落叶松林(7.94 × 105个·g-1)>火烧迹地(1.86 × 105个·g-1)>皆伐兴安落叶松林(1.28 × 105个·g-1)>柴桦-兴安落叶松林(1.08 × 105个·g-1)。土壤中,微生物垂直分布除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的放线菌为10 ~ 20 cm高于0 ~ 10 cm,其他均是随着垂直深度的增加,各类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类型及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图4表1参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冰冻切片法,借助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南海麻黄鸡、江西鸡、黄鸡M系、黄鸡N系、黄鸡K系的胸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肌纤维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江西鸡(30.1±3.1μm)、南海麻黄鸡(35.3±7.8μm)、黄鸡N系(36.7±1.9μm)、黄鸡K系(37.2±0.7μm)、黄鸡M系(38.1±3.1μm),江西鸡与黄鸡N系、K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肌纤维密度(根/mm2)由小到大依次为黄鸡K系(424.5±39.3)、M系(465.5±91.9)、N系(471.5±63.0)、南海麻黄鸡(568.1±59.7)和江西鸡(655.5±182.6)。③优质肉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肌肉品质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氮素营养及磷钾比对白肋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P,K是烟草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对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要素对产量的影响作用N>K>P;上中等烟比例随施P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N以360 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高,其影响作用P>K>N;均价随施P量增加有下降趋势,施N以360 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最高;内外在品质以处理组合4最好。从优质、高效、低成本考虑,综合试验结果,以施N 300 kg/hm2,P2O5 150~300 kg/hm2,K2O 600 kg/hm2,N∶P2O5∶K2O =1∶0.5~1∶2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15N示踪技术探讨烟株对氮素肥料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的15N示踪技术研究得到:烟株各部位总氮含量以叶片>茎>根>顶杈,烟叶叶片总氮积累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不同施肥方法的氮肥利用率、总氮含量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氮肥利用率以栽后100 d左右较高。通过15N的原子百分超的测定结果得到烟株全氮中来源于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是随着叶位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施肥方法的肥料氮比例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14.
半细毛杂种羊不同毛丛类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集和制做了153个皮肤样品,采用纵切和横切连续切片法,分别研究了半细毛羊改良过程中出现的四种毛丛类型(大尖咀、小尖咀、辫形毛丛和毛丛毛辫形毛丛)羊只6月龄和周岁羊的皮肤毛囊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毛丛类型的皮肤毛囊性状之间在6月龄和周岁羊除S/P比外差异显着(P<0.01);6月龄和周岁的毛囊性状之间除皮肤厚度和真皮层厚度差异显着(P<0.05)外,其余差异都不显着(P<0.05).提示不同毛丛类型的皮肤毛囊性状不同;4种毛丛类型的皮肤毛囊性状在6月龄时都已基本稳定,因而6月龄时的毛囊性状即可代表周岁时的毛囊性状.大尖咀、小尖咀、辫形毛丛和毛丛毛辫形毛丛的总毛囊数在6月龄和周岁时分别为22.07±1.23和22.45±1.14,26.41±1.23和27.02±1.14,20.16±0.70和21.44±0.65,19.53±0.72和23.21±0.60;S/P值分别为5.46±0.27和5.81±0.42,5.53±0.27和6.55±0.42,4.45±0.90和6.41±0.42,4.88±0.13和5.49±0.21;真皮层厚度(mm)分别为1.93±0.08和1.46±0.08,1.98±0.08和1.50±0.08,1.92±0.04和1.85±0.04和1.32±0.04.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甲素SD大鼠睾丸毒性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L)对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和生精细胞(spermatogenic cells)增殖的影响及其广谱钙粘附蛋白(Pan-cadherin)的表达。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8种不同浓度(0,0.1,1,10,1.0×102,1.0×103,1.0×104,1.0×105 μg/L)对SD大鼠睾丸原代培养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在雷公藤甲素对单纯培养支持细胞的最小有毒浓度(0.1,1,10,1.0×102 μg/L)水平,培养细胞 pan -cadherin 的表达。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浓度≥10 μg/L时对混合培养细胞(主要为生精细胞),≥1.0×103 μg/L时对单纯培养支持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2 mg/L和28.15 mg/L。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混合培养细胞在雷公藤甲素低浓度时(0.1和1 μg/L )表达上调。雷公藤甲素低浓度即可抑制生精细胞增殖,而高浓度才能抑制支持细胞增殖,其细胞毒耐受性二者差异很大。睾丸毒性产生的原因可能与生精细胞的pan-cadherin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寄主大小模型认为寄生蜂后代性比与寄主大小相关,寄生蜂倾向于在大寄主上产出更多雌性后代,在小寄主上产出更多雄性后代。探讨了以家蝇蛹为寄主时,蝇蛹佣小蜂后代产量和性比变化;单次寄生情况下,寄主大小及寄生顺序对寄生蜂后代性比等影响。结果表明,蝇蛹佣小蜂的产卵期为(8.93±3.34) d,单头雌蜂能产雌性后代(34.11±16.34)头和雄性后代(11.04±8.87)头,且雄性百分比为0.24±0.11。随成蜂日龄的增大,寄生蜂产生雄性后代的比率显著增加。蝇蛹佣小蜂在寄生家蝇蛹时,会优先选择寄生个体较大的蛹;在单次寄生的情况下,蝇蛹佣小蜂倾向于在较大的家蝇蛹内产出更多的雌性后代。  相似文献   

17.
以矮小型优质肉鸡品系(S2系)为素材,采用RT-PCR技术分析dw基因在12周龄S2鸡肝脏、胸肌、腿肌和骨膜中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w基因在肝脏、胸肌、腿肌和骨膜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公母鸡在肝脏的mRNA水平(公鸡拷贝数为11.2±1.11,母鸡拷贝数为10.4±0.51)均显著高于胸肌、腿肌和骨膜(P<0.05);公母鸡在骨膜中的mRNA表达量(公鸡拷贝数1.8±0.37,母鸡拷贝数1.6±0.4)最低,且显著低于肝脏、胸肌和腿肌(P<0.05);母鸡在腿肌中的表达量(拷贝数为8.0±0.32)显著高于胸肌中的表达量(拷贝数为4.0±0.32)(P<0.05);公鸡在腿肌和胸肌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dw基因mRNA在肝脏和骨膜中的表达无性别效应,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性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