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在大豆品种(系)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灰色综合评判的方法评价大豆品种生态鉴定试验中的8个中国品种。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大豆品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对品种单一性状评价的偏差。灰色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甜高粱区域试验的精确度,综合评判参试品种的优劣,分析了新疆2004-2005年甜高粱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甜高粱区域试验的整体水平较高,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数据可信。Z9、Z3、Z2、Z6、Z4五个品种灰色评判为1级,其综合表现最好,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范书华 《中国马铃薯》2001,15(5):299-302
采用模糊综含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对马铃薯早熟参试品种进行了多个性状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在产量、品质、成熟期、抗病性四者兼顾的情况下 ,两种综合评估方法的评判结果基本相同 ,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吻合 ,只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举林 《玉米科学》1994,2(3):022-024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1992~1993年度华北夏玉米区域试验的9个参试种的13个承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进行14个性状的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由于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各性状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杂交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种进行评判更具有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作为品种区域论验中对参试种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模糊综合评判在烤烟引种试验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谊寒  焦芳婵 《作物研究》2007,21(4):445-447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分别对7个新引美国烤烟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判,结果表明:品种NC 102和NC 297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NC 72和GL 26H,而品种NC 55,GL 350,NC 71和K 326(对照)综合表现一般。模糊综合评判的分析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对三亚市设施栽培的6个豇豆品种从产量、豆荚性状、抗病性和生育期等10个性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总和评判,结果表明:"杂交珍珠夏宝"和"悦宝油豆角"关联大,与参考品种最接近,综合性状表现优;同时表明,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排序结果符合各品种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综合评价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2015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南片B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15个主要性状指标,对10个参试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系)的综合评判等级次序,结果总趋势与实际产量表现基本一致,与联合方差分析的结果也基本一致,个别品种位次有变动。灰色综合评判法是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直观补充,简便易行,在育种材料的评价中可以广泛应用。该研究可为夏大豆新品种(系)的选育和合理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参加2012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15个品种中,驻豆03-16(Q12)、周04012-6(Q13)和濮豆1802(Q15)的灰色综合评判值最高,表明这3个品种在河南省不仅高产而且适应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在机采棉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辉  戴路  刘燕 《中国棉花》2015,42(6):27-29
为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垦区机采的棉花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分析了4个机采棉品种的10个性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其优劣排序分别为新陆中49、中棉所49、新陆中36、新陆中28。同时,对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判值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表明DTOPSIS法在筛选综合性状表现优的机采棉品种方面优于灰色关联度法。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大豆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参加1992-1994年湖南春大豆区域试验的6个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性状和特性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表明,这种综合评判,比单纯依靠产量综合方差分析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更准确、更全面。  相似文献   

11.
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的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方式的夏大豆品种(系),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来自黄淮海地区的12个夏大豆品种(系)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各参试品系的灰色综合评判等级排序。结果表明:商豆1201、冀豆12、菏豆14的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产量高,可作为推广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主要种植品种;郑7051、周豆22号、阜豆16及山宁19的农艺性状表现也较好,产量高于对照,可适当推广种植;皖豆21144、徐9302-A及皖宿01-15灰色综合评判值低于对照,中黄39的产量低于对照,但是相差很小。本研究表明所有参试品系均适宜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方式,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黄淮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皖棉10号的丰产,稳产及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皖棉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为全面综合评价皖棉10号新品种,采用灰色多层次评判。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性状三方面评判和综合评判,表明皖棉10号超过对照泗棉3号及其它参试品种,关联度为08384,最接近于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棉花脱叶剂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几种棉花脱叶剂品种进行多点实验 ,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 ,进行综合分析 ,为新疆机采棉的发展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新疆栽培的14个红花品种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判,评选籽仁率、含油率和产量都高的油用品种.  相似文献   

17.
模糊决策在棉花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模糊决策的方法,对棉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估。结呆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所得评估结果完全一致,是一种新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17个大豆区试品种进行了9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为:各性状在评价品种优劣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产量>单株粒重>生育日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为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在茶业科学上的应用,目的在于使实际工作中某些模糊性的事物得到数量化的描述。全文列举模糊数学在茶业科学上五个方面的应用实例。应用模糊隶属函数,评价了不同种植方式,密度以及施肥水平对茶树群体生长状况的不同影响的优劣次序,在茶树品种比较方面,利用模糊贴近度判别新选品种的生化成份和原有品种之间的近似程度。应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研究了茶树品种的引种区域及其优劣程度。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18个品种的形态分类作了初步的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模糊综合评判在茶叶审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对 1995~ 1996年新疆自治区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 6个供试品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大 94 3品系综合性状最好 (r1=0 7785) ,POLAND次之 (r2 =0 76 71) ,HARRINGTON综合性状最差 (r6 =0 6 90 1)。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 )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