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翘嘴鲌受精卵在不同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效果 2003 年和 2004 年,进行了翘嘴鲌鱼卵不同条件下的孵化对比试验,取得了不同的孵化效果。 2003 年,2 尾雌鱼全产,产卵 50 万粒,其中 8 万粒粘附于鱼巢上的卵,置于充气孵化池中微流水孵化。微流水充气孵化池面积为 5.6×1.4 m 。8 万粒卵 2分放于 8 个池,平均每 2 m 放卵 1 280 粒。沉于池底 2或粘附于池壁的 42 万粒鱼卵,在产卵池中就地静水孵化。产卵池直径 13 m ,面积 132.7 m ,每平方米孵 2卵 3 165 粒。充气微流水孵化出苗 4 万尾,孵化率50%。产卵池…  相似文献   

2.
<正>在自然条件下,泥鳅受精卵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的天然鱼巢上直至仔鱼出膜,这种孵化方法称为天然鱼巢附卵孵化法。在泥鳅人工繁殖生产中,人们模拟天然鱼巢附卵孵化法,在泥鳅产卵前在养殖池中预先放置人工鱼巢以替代天然鱼巢,形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鱼巢附卵孵化法。以上两种孵化方法统称为鱼巢附卵孵化法或鱼巢附卵静水孵化法。但在实践中发现,泥鳅受精卵黏性较弱,附巢鱼卵轻轻摇动即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全人工繁殖适宜亲鱼性比及孵化水流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雌雄鱼体质量分别为(121.65±3.85)和(145.35±5.78)g、雌雄比为3∶1时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83.1%和83.2%。沉淀外湖水的孵化效果极显著地好于曝气的深井水。前24h静水、增氧充气使卵漂浮,24 h后则采用流水孵化的方式效果最好,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83.6%和85.7%。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似刺鳊鮈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采用混合使用地欧酮和促黄体素释放素的方法,对在池塘驯养了1年的野生似刺鳊鮈亲本进行催产,收集鱼卵5.63万粒,获得受精卵1.89万粒,孵化鱼苗7 220尾。同时比较了充气法和微流水法对似刺鳊鮈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微流水孵化模式,其孵化率高于普通的流水充气法,并且孵化时间略有缩短。  相似文献   

5.
鲤鱼卵“干法”孵化1993年3月15日,笔者在沪县艾大桥水库进行了“干法”孵化鲤鱼卵的试验。本试验结合传统的孵化方法,但又不同于淋水孵化,故取名为“干法”孵比。试验用鲤卵40万粒,受精率为70%,孵化率76%,获得鲤鱼水花20万尾,畸形率0.5%。。...  相似文献   

6.
赵春光 《水产科学》1990,9(4):44-45
鲤鱼的人工孵化,是模拟自然生态人工控制水生环境以达到鲤鱼顺利孵出鱼苗的方法。我国人工孵化鲤鱼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可分为二大类。一是高密度水泥池,铁箱或家鱼孵化器流水孵化。二是池塘孵化。前者因设备投资大,孵化技术要求高,是一般养殖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7.
<正>1胚胎发育(孵化)孵化全部采用大池静水孵化方式。采用80目筛绢制作的长方形孵化网,规格80 cm×100cm×60 cm。由浮上卵进行生产,放卵密度为1003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和方法1.孵化工具:采用筛网式淋水孵化器进行孵化,该孵化器由尤先科孵化器经适当改装而成,共4台,孵化槽规格为380厘米×60厘米×30厘米,内设4个孵化箱,每个箱内有一筛网盛卵箱,箱内可收容受精卵10万粒,每个盛卵箱上面有一个淋蓬喷头。外箱低处有一进水口,另一侧高处为出水口,进排水量为每分钟50~60升,箱底部设有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拨卵一次,每台孵化器可一次孵化受精卵40万粒。2.受精卵包装:采用尼龙袋双层包装后置泡沫箱中,用胶带包扎封口。尼龙袋规格为口径15厘米×底径38厘米×长边7…  相似文献   

9.
山女鳟人工受精孵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以挤腹法采孵,取精,干导法人工受精,经30-60分钟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发展率25.2%,孵化稚鱼畸形率5.1%,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3%,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1-分钟内采用免膨法将卵将卵直接入桶孵化,发眼率59.4%,孵化稚鱼98%以上发育正常,畸形率3.6%,水质澄清孵化水温12℃试验组发眼率95.1%,孵化率94.0%,孵化稚鱼体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在最初的青海湖裸鲤人工孵化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平列槽流水孵化模式,该法占地面积大、耗能高,且因受精卵为沉性卵,具有微黏性的特征,在孵化过程中卵粒易粘连结块,造成死亡,孵化率很难进一步提升。2013年,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将孵化模式逐渐改进为立体式流水孵化与圆缸淋浴转动孵化联合使用的模式,在提升孵化率的基础上,实现了优化空间、节水增效的目的(俞录贤等,2016)。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立体式孵化器与圆缸配套使用的模式,程序较为繁琐,且人力需求和生产成本较高。为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真鲷工厂化育苗试验,采用低温自然产卵,控温静水微充气孵化,次低温阶段培育,后期自然流水培育的方法,历时3个多月,成功育成9~32mm真鲷鱼苗51万尾。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繁殖绝大多数为卵生,按照卵的比重及黏性强弱又可分为浮性卵、黏性卵、沉性卵和漂流性卵。其中,黏性卵在孵化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受精后结块过厚,很容易造成受精率低、培育过程中局部缺氧、坏死卵容易引发水霉病等病害。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每个地区都结合自身设施及自然条件,对黏性卵的孵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黏性卵孵化主要分为脱黏孵化和不脱黏孵化两种,在脱黏孵化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混合激素催产,人工采卵授精,利用溪水模仿江河微流水效果孵化的方法进行倒刺鲃人工繁殖。受精卵经62小时出膜孵出稚鱼,48小时后仔鱼开始平游,获鱼苗17.5万尾。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斑点叉尾孵化设备有:孵化槽、孵化环道、流水孵化池等,其孵化方式均是开放式流水孵化,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此类孵化方式用水量大,水体早晚温差变化大,病害较多,对受精率和孵化率有较大影响。鉴于此,2007-2010年期间,课题组连续4年开展了封闭式循环水孵化斑点叉尾的试验,并与常规水槽流水  相似文献   

15.
《淡水渔业》1973,(9):33-33
鲤鱼的卵具有粘性,利用鱼巢采卵孵化时,往往由于气候、水质、病害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孵化率很低,为此进行鲤鱼卵的去粘流水孵化试验,并已取得成功。其具体办法是:把1至1.5升人工采集的鱼卵放到体积约为10升的容器中,首先加入一汤匙精液,然后倒进含0.4%食盐和0.3%尿素的混合液1.5升,每隔2-3分钟搅拌一次,  相似文献   

16.
草、青、鲢.鳙鱼卵的人工孵化,目前多用孵化缸或孵化环道等方法进行。因需用大量水体而使孵化过程难于摆脱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每年由于低温袭击而造成的鱼卵损失和季节的延误,严重影响了苗种生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76年设想了便于完全人工控制条件的氧袋孵化法,并于1978年就草,鲢鱼卵进行了孵化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黄鳝人工孵化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孵化方式对黄鳝受精卵进行孵化。结果表明:流水孵化方式比静水孵化方式的孵化率高;在流水孵化方式中,第5组孵化方式(水深0.2~0.4cm、履盖湿纱布、光线较暗),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其它方式(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受精卵孵化效率,改进优化了1种受精卵流水孵化装置,可有效地进行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集约化高密度生产。流水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在1 000万~6 000万粒/m3,平均孵化率在85.0%~92.7%。流水孵化的孵化率与常规的产卵池孵化无显著差异,但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携菌量和损伤率、黏脏率明显低于产卵池孵化(P<0.05);同时,为筛选优质的无节幼体,采用光诱、流水清洗等方法处理无节幼体,结果表明,流水清洗可显著降低无节幼体的损伤率、黏脏率和细菌携带量(P<0.05),有效提高无节幼体的生物安全及育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有的养鳖专业户反映:在鳖卵孵化过程中,虽然管理认真,但孵化一段时间,卵壳变青了,有的卵内部发黑,只有痛心地剔除,以防影响好卵孵化,但剔除了还会有,严重影响了孵化率。以上情况说明,有些人对鳖卵孵化的经验不足,误将一部分正常发育的鳖卵,当病卵废弃,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安陆市养鳖专业户张家谋等人,每年鳖卵孵化率都在90%以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根据他们的实践、并参阅有关文献,将鳖卵孵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作如下介绍。刚产出的受精卵,新鲜而有光泽,呈粉红色或乳白色,一般为圆形,少数呈椭圆形。卵径1.5~2.3厘…  相似文献   

20.
粘性卵的脱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有很多养殖鱼类产粘性卵。实践证明,粘性卵脱粘流水孵化较自然产卵孵化具有许多优点,但鱼卵脱粘是一项很麻烦的工作,尤其是在大批鱼卵脱粘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国内外进行了鱼卵脱粘方法的研究,也摸索出一些方法。本文就有关粘性卵的一些脱粘方法作一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