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叠叠沟小流域内的山桃幼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阳坡草地以及半阴坡草地等五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揭示生长季内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三十里铺小流域工程建设管理及社会效益情况,总结了主要做法与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择丘四区寺尔沟小流域典型植被,对其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了解该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利用情况,并通过水分平衡对各类植被生长适宜性进行分析,为该地区植被恢复、生态建设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播种前用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的种薯进行拌种处理,以及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处理均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明显的防控效果,其中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600 g/hm2叶面喷雾处理效果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多年的气候、土壤、水肥条件及刺槐的林学特性、用途进行调查分析,从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整地、苗木质量、造林时间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出原州区黄土丘陵区刺槐填沟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是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移民迁出区生态植被恢复治理措施,以期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固原市原州区马铃薯种植合理施肥进行研究。利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测定固原市原州区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结合马铃薯生长需肥规律和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法。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44 g/kg,全氮0.998 g/kg,碱解氮68.83 mg/kg,有效磷5.82mg/kg,速效钾151.98 mg/kg,有效锌0.768 mg/kg,有效铜0.989 mg/kg,有效铁5.017 mg/kg,有效硫11.719 mg/kg,有效锰11.601 mg/kg,全磷0.759 g/kg,全钾0.593 g/kg。基于土壤养分现状提出了马铃薯种植适宜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宁夏六盘山北侧的半干旱区,研究了华北落叶松林、沙棘灌丛、虎榛子灌丛、草地植被类型的冠层截留与再分配、枯落物持水及土壤蓄水等水文功能。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冠层截留能力相差较大,其中,沙棘灌丛的截留率最高(24.80%),华北落叶松林略低(21.40%),虎榛子灌丛最低(9.25%);与此相反,树干茎流率以虎榛子灌丛为最高(33.18%),超出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区灌木树干茎流范围(2%~10%)。从季节变化上看,不同植被群落的截留率均为6月份最大,7—9月份持续下降,10月份出现回升;但截留量均为7月份最大。枯落物持水性能以华北落叶松林样地为最高,其次为虎榛子灌丛、沙棘灌丛和草地,这与各植被类型枯落物层贮存量的大小排序一致。1 m土层的土壤容重以虎榛子样地为最小(1.03 g·cm-3),然后依华北落叶松(1.07 g·cm-3)、草地(1.08 g·cm-3)、沙棘(1.16 g·cm-3)的顺序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以华北落叶松林样地为最高,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以虎榛子样地为最高,非毛管孔隙度以草地为最高;这几项指标均以沙棘样地为最低。综上所述,从林冠截持、枯落物持水性、土壤物理性质等总体来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存蓄水、调水能力最强,其次为虎榛子灌丛和草地,沙棘灌丛最差。 相似文献
13.
覆膜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及运行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玉米为试材。在半干旱地区设置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膜栽培,在作物生长前期具有显著的保水效果。0~10cm、10~20cm和2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裸地增加13.77%、6.67%和8%;在玉米拔节以后,覆膜土壤表现为深层含水量低于裸地,lm土层覆膜土壤储水量平均比裸地减少36.5mm,减少了水分“库存”。分析认为,覆膜栽培条件下的耕层土壤水分主要补充源是自然降水、上升毛管水和汽态水,而在地下水位较深的旱地上汽态水似更为重要,地膜的保水作用,主要在于汽态水在土壤表层凝结、集聚,而使表层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通过露地西芹不同型号控释肥肥效试验,建立控释肥在西芹施用量等方面的施肥指标体系,从而达到提高肥效、减少肥料用量、降低成本、减少施肥次数、提高农户科学施肥水平的目的。结果表明:施用1#控释尿素加追施普通尿素处理在产量及经济效益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故建议在固原市原州区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寺大隆林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通过对祁连山寺大隆林区云杉林、圆柏林、灌丛林、放牧草地等4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的长期定位研究,揭示出生长季节内各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土壤水分的年变幅以云杉林为最小,各类型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均分为3个作用层。土壤0cm~80cm年平均持水量、多年平均持水量以灌丛林最高,分别为228mm、391.92mm,云杉林、圆柏林、放牧草地依次递减。雨季土壤水分的消退以表层最快,向下呈递减趋势,而且因土壤类型不同差异较大;评价土壤水分有效性认为云杉林土壤水分供应状况最好。雨季是本区最佳的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16.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方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雨季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合已经完成的旱季土样水分的研究,将雨季、旱季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其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结果]雨季土壤水分总体呈现含水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在根系层向下1.0 m以内含水率会下降;草地土壤含水率高于林地,稀树草地则高于林地而低于草地。此外,对比旱季土壤含水率可知,为了避免形成永久性的土壤干化,在元谋的土壤水文条件下,在恢复工程中栽种林木是不合适的,草本植物是更好的选择。[结论]该研究对在干热河谷中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进行生态恢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华北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冬小麦济麦20为材料,按平作、平作覆盖秸秆、起垄覆盖地膜3种种植方式,用中子水分仪测定冬小麦田不同土壤深度的水分变化。[结果]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下0~30cm土壤层田间水分变化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W型变化。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在灌溉后下降幅度是平作〉垄膜〉秸秆覆盖;冬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顺序是秸秆覆盖〉垄覆膜〉平作。在冬小麦的全生育期,30~60cm土壤水分含量均是秸秆覆盖〉平作〉起垄覆膜,60~9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秸秆、塑料薄膜覆盖均有良好的保持土壤表层水分作用,30~60cm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降水及灌溉对土层中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而降水及灌溉水不易影响下层土壤水分(60~90cm)。为华北地区的农业干旱监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玉米田土壤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田土壤水分低于裸地土壤,在玉米生育前期二者差异小,中后期差异加大;玉米田土壤水分随降水时间和强度波动,但在时间上有一滞后期,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3个变化层;栽培密度是影响作物耗水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田土壤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田土壤水分低于裸地土壤,在玉米生育前期二者差异小,中后期差异加大;玉米田土壤水分随降水时间和强度波动,但在时间上有一滞后期,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3个变化层;栽培密度是影响作物耗水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定甘肃省西市临洮县张石沟地区进行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对治理区域经过梯田建设、沙棘园建设和造林区域土壤的含水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0~120 cm的土层中,平均含水率分别提高1.055 5%、1.411 1%和1.581 1%;在0~200 cm的土层中,梯田建设区平均含水率分别提高0.876 9%、1.130 8%和1.107 7%,3类治理区域的土壤含水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表明该小流域的治理是有效的,可以起到保水作用,进而可以对该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