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大穗结缕草为试材,研究了光照/黑暗、温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大穗结缕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为非需光种子,种子萌发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当NaCl浓度为100mmol·L~(-1)时,大穗结缕草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种子发芽势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有明显差异。当浓度为150~200mmol·L~(-1)时,显著抑制大穗结缕草种子的萌发。种子耐盐临界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144.12、244.12mmol·L~(-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萌发进程所用时间增长,最终萌发率也显著下降,50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的耐旱临界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90.95、155.05g·L~(-1)。综上所述,大穗结缕草种子在萌发期表现出一定的抗盐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大穗结缕草对盐胁迫响应及临界盐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长在盐城滩涂的大穗结缕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坪用质量、叶片相对生长率、叶片含水量、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结缕草在1.0%盐浓度胁迫下不受盐胁迫的影响,在1.5%盐浓度胁迫下开始时略受盐胁迫影响,并逐渐适应。在2.0%、2.5%、3.0%、3.5%和4.0%盐浓度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坪用质量、叶片相对生长率和相对含水量率逐渐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以坪用质量为6和叶片相对生长量下降50%作为确定具有景观价值和存活的临界值指标,求得大穗结缕草具有景观价值和致死临界盐浓度分别为2.08%和2.66%。  相似文献   

3.
结缕草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琪  郑丽屏  蔡平  姜茜 《北方园艺》2010,(13):135-140
以结缕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与壳聚糖的添加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愈伤组织的继代次数对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剥去外壳、划破种皮的结缕草种子在N6培养基中,2,4-D浓度为4 mg/L,添加4 g/L壳聚糖时,出愈率最高,达到100%,胚性愈伤的发生率也达到最高,为84.4%;用含0.1 mg/L 2,4-D的1/2MS分化培养基,经1次继代的浅黄色稍致密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到81.7%。  相似文献   

4.
王微 《北方园艺》2011,(23):57-60
通过对结缕草在土壤干旱及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TSC)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对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引起结缕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干旱天数的增加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和SOD酶活性先增后减.复水后各项生理指标除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外均随着复水时间的增加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干旱胁迫下,结缕草水分平衡的保持、SOD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是结缕草抗旱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称重式蒸渗仪法,在贵州省黔西南地区研究了不同修剪留茬高度对沟叶结缕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修剪留茬高度由3 cm增至不修剪,沟叶结缕草的耗水量由96.33 mm增至386.60 mm,水分利用效率8月份高于7月和9月,以留茬高度6cm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0.75 kg·mm-1·hm-2。因此对黔西南地区的7、8、9月的沟叶结缕草地区夏剪,留茬高度定在6 cm较为理想,既可以节水又能达到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种结缕草属草坪草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玻璃温室盆栽试验,以正常浇水为对照,测定土壤逐步干旱下4种结缕草属草坪草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干旱胁迫下4种草坪草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上升,脯氨酸含量剧增,但不同草种的变化幅度和进程不同.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较严重干旱下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不同草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干旱下草坪草的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4种草坪草抗旱能力强弱的顺序为:兰引3号>细叶结缕草>沟叶结缕草>日本结缕草.复水试验草坪外观观测结果与草种抗旱性强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从沟叶结缕草枯草层、土壤和腐烂木头上共分离到45 株真菌菌株, 经刚果红透明圈法初筛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后共选出6 株可用于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菌株。它们对沟叶结缕草植株无致病作用, 其中HU43 ( Aspergillus awamori) 生长速度最快, 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能力最强, 经3 d 固体发酵后纤维素酶活力达35.7 U·g-1 , 经25 ℃恒温保湿7 d 后对沟叶结缕草枯草的降解率达24.34 %。  相似文献   

8.
贺世红 《食用菌》2000,22(5):9-9
本文是广汉市食用菌研究所在进行人工栽培灵芝试验过程中,发现水分对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商品性。故持笔成文,仅供食用菌各界朋友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和培养料 种都红灵芝选育一号(广汉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培养料为棉子壳 2 3%,木屑 65%,麦麸 1 0 %,石膏 1 %,过磷酸钙 1 %。1 2 试验方案 培养料水分控制公式:含水量( % ) =加水重 培养料结合水重培养料干重 加水重量 × 1 0 0 %一般以风干培养料结合水含量 1 3%。试验设料水比为:a 1∶1 30、b 1∶1 35、c 1∶1 4 …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山杏为试材,人为控制土壤含水量,采用LI-1600稳态气孔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盆栽山杏生理指标进行观测,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山杏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山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差异显著。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7%以下时,山杏气孔导度很低,蒸腾速率日变化也不明显。当体积含水量为12%时,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而且日变化明显。土壤含水量越低,山杏叶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越差。通过对比,山杏光合作用适宜土壤体积含水量为17%左右,该状态下山杏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金桔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金桔嫁接苗为试材,通过采取控制土壤含水量设置不同水分梯度对金桔进行处理,探讨水分胁迫对金桔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金桔光合特性出现不同变化;轻度水分胁迫对金桔叶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其比叶重;而重度水分胁迫则显著降低了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以及比叶重;轻度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金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金桔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未造成显著影响;而重度水分胁迫则对上述指标中除胞间CO2浓度外,均有显著抑制效应。试验表明,轻度水分胁迫是金桔栽培中土壤水分控制的临界值,应在实践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不同超干方法与几种蔬菜种子储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晓鹰  李秀清  陈杭 《园艺学报》2001,28(2):123-127
 采用硅胶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低温低湿干燥以及加温干燥4 种方法将6 种蔬菜种子的含水量降到5 %以下, 在常温储存条件下保存10 年后进行的发芽试验表明其发芽率与10 年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 , 唯加温干燥的种子降低了萌发时抵抗逆境的活力, 种子生活力均未降低。  相似文献   

12.
The Orchidacea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hreatened species that could benefit from seed banking. However, successful seed storage requires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igmatic seed biology of orchids. In particular, there is little documentation of the presence or timing of the maturation drying that has been shown to be critical for longevity of agricultural seeds in storage. The aims of this work were to document seed water content, germinability and desiccation tolerance as a function of maturation in developing capsules of hand-pollinated flowers of Phalaenopsis hybrids. Lengthening of capsules was complete by 50 DAP, but capsule diameter continued to increase up to a maximum at 70 DAP.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apidly declined from 75% moisture content (fresh weight basis) at 150 DAP to 50% moisture content at 165 DAP where it remained until dehiscence. Seed germinability remained high (75–99.5%) throughout the harvesting period (90–216 DAP), but desiccation tolerance only developed 165 days after pollination. Therefore, if Phalaenopsis seeds are to be stored, we propose that their harvest should be delayed until moisture content drops below 50%.  相似文献   

13.
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适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籽南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黑籽南瓜种子引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黑籽南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平均发芽天数;基质引发温度明显提高幼苗干鲜质量和根体积等,而基质湿度对幼苗生长性状影响不显著。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处理以5℃、基质湿度65%时激发种子活力的效果最好,在不同基质引发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改变引发持续时间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干热处理对心里美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基础含水量的心里美萝卜种子进行76℃干热处理,结果表明其发芽势、发芽率、苗长和活力指数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含水量高的种子受到的不利影响明显大于含水量低的种子,且这种影响随干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76℃干热处理心里美萝卜种子安全的含水量为6.9%(湿基,下同),安全的处理时间为12h(小时)。若含水量低到2.9%时,安全的处理时间可延长到48h(小时)。  相似文献   

15.
王发胜 《蔬菜》2020,(9):60-63
为了全面提高杂交油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种子产业发展,针对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各种因素,提出通过严格保证隔离安全、苗床选择、初花期田检去杂、末花期田检去杂、合理行比、花期调整等措施提高种子纯度;及时收获、脱粒等措施保证种子的净度;防病治虫、及时晾晒等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机械干燥设备、日光干燥措施控制种子含水量等建议。在对影响产量和质量限制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了1套提高杂交油菜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技术措施,使杂交种子产量达1 650 kg/hm~2,比历年平均增产34.6%左右,并且种子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纯度达到99.7%,发芽率提高到90%以上,水分不高于7%,净度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实葶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实葶葱种子成熟过程中物质含量变化和萌发能力。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均随发育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到8.28%。而种子的千粒重先增加后降低,种子成熟期的千粒重最高,达0.4406 g。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至4.44%,而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至55.18%,粗脂肪含量增加至32.62%,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到0.78 mg/g,蛋白质含量增加到13.43 mg/g,开花后的第68天种子成熟,是种子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紫柄籽银桂’桂花种子脱水耐性与抗氧化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文君  沈永宝 《园艺学报》2009,36(2):279-284
 通过测定‘紫柄籽银桂’桂花种子在自然脱水过程生理生化的变化,研究种子的脱水敏感性。结果表明:‘紫柄籽银桂’种子不耐脱水,种子生活力随着含水量的下降而降低,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1.6%时,生活力仅为6%;自然脱水过程中,种子细胞膜系统受到损伤,相对电导率不断上升;种子内SOD活性随着含水量下降而呈总体下降的趋势;POD先呈波动性上升,脱水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种子O2-含量在脱水12 h之前随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 12 h之后随含水量的下降而急剧上升;随着脱水的进行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加剧,MDA的含量增加,导致种子丧失生活力。  相似文献   

18.
种子处理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干燥与药剂相结合、引发与药剂相结合的种子采后处理方法对西瓜种子的除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应用PCR方法检测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幼苗生长方法检测人工接种和自然带菌(Ac)的西瓜种子,结果表明,未经人工接种的西瓜种子中,从没有发酵经室内阴干4h后热风烘干、以及不管是否发酵室内阴干的种子上均检测到Ac菌的特异性条带。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种子随着室内阴干时间的延长,幼苗细菌性果斑病(BFB)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由阴干3h的0.9%上升到阴干6h的20.4%。同时随着阴干时间的延长,种子的成苗率降低,由阴干3h的52.6%下降到阴干6h的23.9%。说明快速干燥能有效控制带菌种子幼苗BFB的发生,提高种子的健康质量。不同杀菌剂对自然带菌(Ac)西瓜种子杀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药剂处理种子还是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种子,其种子质量都没有显著的差别。药剂处理的种子平均每株幼苗的鲜质量均高于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种子幼苗的鲜质量。通过幼苗生长鉴定,含药固体基质引发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57.1%~78.6%之间,而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治效果在84.6%~100.0%之间。含药的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对降低幼苗BFB发病率的效果要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