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选取1981~2013年位于宝鸡各县区的11个地面气象台站人工观测的大气水平能见度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对能见度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结果表明:扶风县、凤翔县、陇县、岐山县和千阳县站点观测能见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他站点的整体呈上升趋势;能见度最大和最小变率分别出现在陈仓和凤翔站点,分别为2.46和0.085 km/10年。能见度增加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秦岭、渭河谷地和东北方向的麟游,年均能见度降低的县区形成了东南-西北走向的带状。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呈上升趋势,变率为5.11 km/10年,2011~2013年该市平均能见度为17.65 km。低能见度(2.0~9.9 km)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较好能见度(20.0~39.9 km)的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存在多时间尺度,其年、四季主中心周期在24~28年范围内波动,且都为两次准周期震荡,各次周期相差较大。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显著性检验的5个站点除陈仓区外,其余各站点均出现突变,且突变类型为多个类型叠加。  相似文献   

4.
选取19812013年位于宝鸡各县区的11个地面气象台站人工观测的大气水平能见度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对能见度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结果表明:扶风县、凤翔县、陇县、岐山县和千阳县站点观测能见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他站点的整体呈上升趋势;能见度最大和最小变率分别出现在陈仓和凤翔站点,分别为2.46和0.085 km/10年。能见度增加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秦岭、渭河谷地和东北方向的麟游,年均能见度降低的县区形成了东南-西北走向的带状。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呈上升趋势,变率为5.11 km/10年,20112013年位于宝鸡各县区的11个地面气象台站人工观测的大气水平能见度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对能见度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结果表明:扶风县、凤翔县、陇县、岐山县和千阳县站点观测能见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他站点的整体呈上升趋势;能见度最大和最小变率分别出现在陈仓和凤翔站点,分别为2.46和0.085 km/10年。能见度增加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秦岭、渭河谷地和东北方向的麟游,年均能见度降低的县区形成了东南-西北走向的带状。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呈上升趋势,变率为5.11 km/10年,20112013年该市平均能见度为17.65 km。低能见度(2.02013年该市平均能见度为17.65 km。低能见度(2.09.9 km)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较好能见度(20.09.9 km)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较好能见度(20.039.9 km)的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存在多时间尺度,其年、四季主中心周期在2439.9 km)的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存在多时间尺度,其年、四季主中心周期在2428年范围内波动,且都为两次准周期震荡,各次周期相差较大。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显著性检验的5个站点除陈仓区外,其余各站点均出现突变,且突变类型为多个类型叠加。  相似文献   

5.
利用巴彦淖尔市1961~2010年气温序列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年、季和月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巴彦淖尔市年和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各月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增温幅度为0.20~1.04℃/10a;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线性拟合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339和0.758℃/10a;近50年来共出现严重的冷冬13次(其中异常6次)、暖冬2次(其中异常1次),严重/异常冷冬多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严重暖冬均出现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宁省61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两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以及7月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上,3种气候区划指标总体呈缓慢上升(减小、上升)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弱(减弱、上升)趋势;但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辽南、辽西地区≥10℃积温日数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下降(减弱)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上升(加强)趋势。辽西、辽南地区干燥度(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小(减弱)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交错分布特征。7月平均气温全区呈缓慢增加趋势,南部地区波动强度呈缓慢增强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减弱趋势。参照郑景云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两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以及7月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上,3种气候区划指标总体呈缓慢上升(减小、上升)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弱(减弱、上升)趋势;但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辽南、辽西地区≥10℃积温日数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下降(减弱)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上升(加强)趋势。辽西、辽南地区干燥度(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小(减弱)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交错分布特征。7月平均气温全区呈缓慢增加趋势,南部地区波动强度呈缓慢增强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减弱趋势。参照郑景云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区划,将辽宁省分为2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10个气候区。辽宁中西部大部地区属暖温带,东部地区属中温带;西北部属半干旱区,中部属半湿润区,东部属湿润区。  相似文献   

7.
选取巴彦淖尔市1971~2010年的降水序列资料,运用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对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a巴彦淖尔市年降水量主要表现为微弱增长趋势,各年代降水量平均值呈递增趋势,且降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降水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冬、春季表现为增加趋势,夏、秋季表现为减少趋势;从异常特征分析,降水量均表现为异常偏多,且异常年份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就年平均而言,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0年临河地区5、10、15、20cm各浅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气候统计方法,分析各浅层地温年、月变化趋势及气候异常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669~1.922℃/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年代变化趋势存在共同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初期处于50年以来的低温期,8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各浅层平均地温在波动中上升,其中20世纪末期处于50年以来的高温期。临河地区近50年各浅层月平均地温4~10月异常年份较多,就月份而言,异常偏冷均出现在4、5和6月;7月无异常;异常偏暖均出现在8、9和10月,就年平均地温而言,无异常年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81—2015年福州及所辖7个县市其(福清、连江、罗源、闽侯、闽清、永泰、长乐)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共9个站点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分析近35年来9个站点雾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5年福州市9个站点除了福清站雾日数在2000年之前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在2000年后又略增加以外,其他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沈阳市浑南区气象观测站2014~2018年天气现象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霾日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 a沈阳市霾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多,夏季最少,10月~次年4月是霾的多发月份。  相似文献   

11.
李青 《农业灾害研究》2019,(5):88-89,98
利用青阳县1981—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年、季降水变化总体特征和趋势,以及3—8月降水特征。结果表明,30年间青阳县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季节变化规律不一致,春夏季干旱现象偶有发生,夏季洪涝发生概率偏大。  相似文献   

12.
黄丽超  陈国弟  胡丽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75-18176,18179
[目的]研究1971~2005年广西东兴0~20 cm地温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71~2005年东兴国家基本气象站0、5、10、15、20 c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35年来东兴浅层地温的变化趋势。[结果]1971~2005年东兴各层地温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均为升温趋势,其中秋、冬季升温幅度明显高于春、夏季。各浅层地温在90年代初期和末期、20世纪初均有异常增温现象发生,而在70年代中期均有异常降温现象。各浅层地温在突变前均处于降温趋势,而突变后地温均为增温趋势。0、10、15 cm的突变点在80年代初、中期,5 cm的突变点在70年代末期,而20 cm有2个突变点,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温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中的385个台站1965 ~ 2014年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OPTICS等方法,对近50a我国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整体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我国整体升温,华南以及华中地区南部、西南地区北部升温较弱;东北,华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升温较强,且最低气温升高程度普遍高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全国范围内降水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东北、华中地区降水变化区域性差异较大,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程度不大,以增加为主.近50 a来东北、华北地区在1985 ~ 1994年增温最快,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西南部在1995 ~2004年增温最快;而2005 ~ 2014年我国大部分台站呈现变冷趋势.降水方面,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降水明显变化主要发生在4~10月,对西南地区降水减少贡献最大的是6、8月;华北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7~8月;华东地区降水增加月份是1、3、7和8月,减少程度较大的月份是4、5和9月.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沧州市1971—2010年逐年、各季地温资料,采用差值法、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40年来沧州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沧州市近40年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年平均值分别为14.8、29.3、6.5℃;地面温度四季气候变率只有秋季是降温趋势,各月气候变率、年气候变率均为上升趋势,近40年年代际变化呈波状变化;地面最高温度四季气候变率只有春季是升温趋势,各月气候变率为上升趋势,年气候变率为下降趋势,近40年年代际变化呈线性变化,总体下降趋势;地面最低温度四季气候变率均为升温趋势,以秋季升温速度最快,各月气候变率、年气候变率均为上升趋势,近40年年代际变化呈线性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民勤县1953—2010年沙尘暴月发生日数,采用趋势分析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沙尘暴的年际、月际和季节性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勤县近58年的沙尘暴日数在年际和月、季变化中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春季、夏季减少最为明显,秋季减少趋势最为缓慢。  相似文献   

16.
利用凤翔县1960—2010年日照时数、降水、云量和雾日等气象要素资料,使用数理统计和线性气候倾向率等方法进行日照时数趋势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凤翔县51年来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46.8 h/10年。各季日照时数除春季增多外,夏季、秋季和冬季呈减少趋势,尤以夏季减少最强烈,秋季减少最不明显。各季的变化情况也不尽相同,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影响凤翔县日照时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云量和降水日数,但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与其关系不密切。雾日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只在秋冬季,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1-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拟合、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大新县多年降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近30 a,大新县的年降水量整体上呈下降的变化趋势,降水日数整体上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春、秋二个季节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冬则呈上升趋势。近30 a,大新县的极大日降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预测降水,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科学防灾减灾,本文选取1956—2010年辽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和山本法分析辽阳市降水量年、年际、月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辽阳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2 mm/10年;冬季、春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最多,平均为763.4 mm;21世纪00年代降水量最少,平均为411.1 mm。辽阳市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均无明显突变。  相似文献   

19.
西安雾日和霾日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0~2012年西安区域7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安地区雾日、轻雾日及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2年西安区域雾日分布呈近山区多、平原区少的特点;轻雾日的分布呈城区多发、郊区少发的特征;霾日在城区为高发区,近郊次之,远郊最少。西安地区年平均雾日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轻雾日数以9.0 d/10a的速率呈波动性显著增加趋势,霾日以-7.7 d/10a的速率呈波动性显著减少趋势。西安地区雾日数在年内呈单谷型分布,全年最低值出现在夏季6月(0.2 d),冬季12月出现最高值(3.8 d);轻雾日数在年内呈"V"型分布,全年轻雾日数最低值出现在6月(7.6 d),冬季12月份出现最多(17.4 d);霾日数在年内呈"U"型分布,春末(5月)~初秋(9月)霾日出现频率在年内变化曲线上表现为一个宽广的"U"型底部,在冬季1月份上升至最高值(6.1 d)。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71--2010年沧州市逐年及季平均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40年来沦州市浅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40年沧州市5、10、15、20cm地温的月变化、年变化均为上升趋势,年变化以15cm地温上升速度最为明显:春季5~20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5cm地温上升较为明显;夏季5~10cm地温呈降温趋势,10cm降温速率最快,15~20cm呈升温趋势,15cm地温升温速率最快;秋季5~20cm地温均呈降温趋势,以5cm地温降温速率最快;冬季5—20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5cm地温升温速率最快。该研究为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面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