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生物防治技术,每年依据测报信息,在玉米田一代玉米螟产卵百株达到1~1.5块时放蜂,每667m2放蜂量为10000头,隔7-10d再放一次,连续两次放蜂,玉米被害株率减少25.6%,每667m2增产43.83kg。通过放蜂,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提高了玉米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二代玉米螟卵始见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放蜂量、放蜂次数、放蜂点以及长效蜂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4个防治处理的玉米螟卵寄生率和玉米植株各剖秆指标与对照田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以3万头/667 m2分3次释放、每次分放3点/667 m2效果最好;其次为3万头/667 m2分2次释放、每次分放1点/667 m2和2万头/667 m2分3次释放、每次分放3点/667 m2;第三为长效蜂卡,3万头/667 m2只释放1次、放1点/667 m2和2万头/667 m2分3次释放、每次分放2点/667 m2。以上5种放蜂方法均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4.
黑龙江省二代区玉米螟发生一般较重,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19-2020年,基于二代区玉米螟为害特点,优化集成二代区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模式。结果表明,天敌昆虫赤眼蜂寄生一代玉米螟卵,施用微生物源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防治二代玉米螟低龄幼虫的生物防治技术模式对玉米螟的整体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6.08%~88.43%,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7.78%~7.83%,亩纯增效益66.00~149.60元,投入产出比为1:(6.37~11.84),有效地控制了玉米螟为害,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绿色环保、节本增效,对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玉米在彰武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每年播种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2以上。玉米螟则是玉米生育期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减产5%~10%,大发生年份减产20%~30%。应用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是近年来防治玉米螟的新措施,并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玉米螟发生二代...  相似文献   

7.
8.
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危害较大,严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25%~30%。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对环境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可有效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改产大田生态环境。该文通过2010~2011年两年的调查,对卵寄生率、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得出,每667m2可增加35.5kg产量,增加产值71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信息》2003,(2):38-38
1. 高压汞灯防治:采用此法防冶玉米螟主要是诱杀螟蛾。具体方法是在村屯周围设置高压汞灯,对刚羽化而尚未飞到田间产卵的成虫进行诱杀,从而减少田间虫源,减轻危害。主要方法是将400W制内镇高压汞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联防。设灯要选择开阔地方,灯距150m,将灯固定在木架  相似文献   

11.
12.
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危害较大,严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25%~30%.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对环境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可有效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改产大田生态环境.该文通过2010~2011年两年的调查,对卵寄生率、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得出,每667m2可增加35.5kg产量,增加产值71元.  相似文献   

13.
杨光安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2):40-40,50
为了控制玉米螟的危害,确保农业增产增收,2003年东辽县启用农业绿箱政策,大面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治面积达3.7万hm。,放蜂82.5亿头,放蜂范围达18个乡镇271个村,放蜂面积占玉米的80%。现将放蜂方法和效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点,包括选择放蜂防治玉米螟的世代;放蜂时间,放蜂方法和田间放蜂效果调查方法,向广大农民提供放蜂治螟技术。  相似文献   

15.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田间玉米螟百株1-2块卵时释放赤眼蜂,间隔6天再释放1次,第1次放蜂后6天的寄生倍数为10.07,第2次放蜂后6天的寄生倍数为7.44,蛀孔下降45.00%,平均虫口下降62.90%,较对照增产767.5kg/hm^2,保产率为8.62%。  相似文献   

16.
对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赤眼蜂的繁殖上由滚式繁蜂改为散卵繁蜂,改一般短效蜂卡为长效蜂卡,使放蜂次数由3次降为2次,减轻了劳动强度。1991~2003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为97.8hm2,均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6,(2):27-27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是一项生物防治害虫技术,是利用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寄生从而控制害虫数量、达到防治目的,防治效果可达到70%以上,是大面积防治玉米螟较为理想的措施。该技术包括赤眼蜂不同产品、放蜂量和最佳放蜂时期及方法等关键环节。增产增效情况:玉米螟是影响我国玉米  相似文献   

18.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害虫的有效措施,2000~2001年,灯塔市五星镇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约660hm2,取得了预期防治效果,一代螟危害株率防效62.9%~76.5%。二代螟危害株率防效56.5%~6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本研究分别在哈尔滨市双城区和肇东市黎明镇两个试验点玉米田,设置7个不同释放赤眼蜂次数和放蜂时间处理,分析赤眼蜂不同释放次数和时间对亚洲玉米螟的寄生率、田间防效和田间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1次、2次和3次赤眼蜂都对田间玉米螟有显著的防控作用,其中释放3次赤眼蜂的防效最好,两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