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杂交茎瘤芥(榨菜)"涪杂一号"关键制种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杂一号"是用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96118-3A与自交系92154杂交培育的新品种,虽产量高,品质好,但制种产量一直很低,严重制约该品种推广.经多年系统研究其杂一代制种关键技术得出最佳播栽期父母本相差5 d,行比13,密度12 000株/667 m2,母本显蕾和抽薹时喷施300 mg/kg多效唑液,能够使制种产量达20~25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涪杂一号”榨菜制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杂一号”为我所率先在国内育成的榨菜杂一代新品种 ,具有高产、优质、抗病 (TuMV)、加工性能好等优点 ,于 2 0 0 0年 1月通过重庆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提高制种产量 ,加快其推广种植 ,本研究对制种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以了解产量构成因素间互相依存关系 ,明确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 ,为制种增产技术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材为“1 1 8-3A”(母本 )和“1 54”(父本 )。试验于 1 999年秋至 2 0 0 0年春在云南省永仁县平地镇进行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前茬为水稻 ;1 999年 1 0月 2 8日播种 ,1 2月 3日移栽 ,株行距 0 …  相似文献   

3.
茎瘤芥新品种涪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涪杂1号茎瘤芥母本是胞质雄性不育系96118-3A,父本是优良的茎瘤芥自交系920154。该一代杂种从出苗至现蕾150~155 d(天),属中熟类型。瘤茎近圆球形,加工性能好,品质优,适于四川盆地茎瘤芥产区种植,一般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最高可达4 000 kg。  相似文献   

4.
涪杂7号是以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96145-1A为母本,自交系LF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茎瘤芥一代杂种。耐先期抽薹,播期长,适应性广,瘤茎近圆球形,皮色浅绿,无蜡粉,无刺毛,中瘤稍大于侧瘤,肉瘤钝圆,间沟浅。瘤茎前期膨大速度快,菜形好,鲜食加工兼用,能在8月20~25日〔比正常播期提早15~20 d(天)〕播种,11月下旬~12月上旬收获。适宜重庆市海拔600~800 m茎瘤芥产区作早熟鲜食蔬菜栽培,也可作加工原料栽培。作早熟鲜食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1 200~1 500 kg,作加工原料栽培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  相似文献   

5.
遂昌县是浙江省杂交稻制种基地县,常年杂交稻制种量800~1000t。为进一步巩固发展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合理轮作,改良土壤,近年来我们总结出蚕豆—杂交水稻制种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蚕豆667m2产量1750kg、产值5250元,杂交稻制种667m2产量278.3kg、产值3196.7元,全年667m2产值8446.7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6.
萝卜自交不亲合系杂交制种法与普通采种法相比,具有提高品种纯度;F1代产量大幅提高;可以有效保护育种者知识产权等优点.在制种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产量达到125~150 kg/667m2,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蓉杂丝瓜1号是由自交系3-6和14-5杂交选育出的肉丝瓜一代杂种。主蔓始瓜节位为第6~12节,果实圆柱形,纵径20~27 cm,横径3.0~4.2 cm,单果质量190~310 g。一般前期产量为1 267 kg?(667 m2)-1,总产量为2 000~3 500 kg?(667 m2)-1,适合四川省及长江流域早春大棚和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代聪和 《蔬菜》2021,(3):29-32
为了发挥山东19号大白菜制种所具有的早熟、高产的品种优势,以及授粉期提前、花粉耐高温、经济效益显著的种植优势,经过近5年的实践,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摸索出1套山东19号大白菜1代杂交种高产制种栽培经验,通过严格的空间隔离、合理选择制种田块、设置风障防风、苗期二次分苗、适当提早定植、移栽去杂去劣、采后堆垛后熟等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种子的产量、品质和纯度。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大白菜每667 m2制种产量由原来的75 kg增加到如今的120 kg,最高产量更达到245 kg,经济效益是小麦的3~5倍,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与否对单株坐瓜数、单瓜种粒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鲁黄瓜三号杂交制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能提高制种产量,667m2制种田产量达30.34kg。  相似文献   

10.
涪杂2号是以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96154-5A为母本,以自交系92014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茎瘤芥一代杂种。该品种最显著的特点是产量优势明显,耐先期抽薹,株型紧凑,瘤茎形状美观,皮薄筋少,加工品质好。特别是能在8月下旬〔比正常播期提早15 d(天)〕播种,翌年1月上中旬〔比正常收获提早45 d(天)〕收获。适宜四川盆地茎瘤芥产区种植,一般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高产可达3 5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浓香乳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浓香乳菇 Lactarius cumphoratus Fs.香气浓郁,是理想的食品风味剂和天然香料。本文对浓香乳菇的菌丝生长的生理特性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3~25℃;最适 pH 值是3~4;以葡萄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最适宜,其次是甘露糖、麦茅糖、棉籽糖、甘露醇、蔗糖、果糖、山梨醇、蜜二糖,而对羧甲基纤维素,纤维二糖和木糖利用较差。对十六种氮源的利用,中性大豆蛋白显著优于蛋白胨、(月示)蛋白胨、酪蛋白;较适宜的无机氮源是硝酸钾、硫酸铵,不能利用尿素;添加盐酸硫铵素、复合维生素B、反丁烯二酸、L-酪氨酸、DL-β-苯丙氨酸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浓香乳菇菌丝体能产生香味。  相似文献   

18.
②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田福发等(2004)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研究了红菜薹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Polima CMS)、红菜薹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Ogura CMS)及相应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观察结果表明,红菜薹Polima CMS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阶段,不形成花粉,属无花粉型,此不育系花药不形成绒毡层和中层;而红菜薹Ogura CMS花药败育发生于小孢子母细胞期或四分体时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挤压四分体,导致四分体和绒毡层同时解体而败育.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