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它的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其次是高粱、谷子、棉花、向日葵等作物。自推广抗虫棉以来,笔者时常接到棉农反映棉株茎秆、果枝被棉铃虫蛀死的问题,经深入田间查看的结果是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的。在冀、鲁、豫等省的不少地方,近年来都相继报道过玉米螟为害抗虫棉问题,而且玉米螟对抗虫棉的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提醒广大棉农种植抗虫棉时,要注意防治玉米螟。1为害特点玉米螟的卵孵化出幼虫后,便从植株的幼嫩分杈处或叶腋间钻入棉花的主茎和果枝,造成棉株枯枝、断茎,甚至死亡。其幼虫还能吐丝下垂,随风…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迅速发展。然而覆膜栽培条件下,膜内杂草发生了那些变化?为害怎么样?采用什么方法除草?对此笔者在日照市和长清县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郑丙占  吕楠  荣志刚 《中国棉花》2002,29(12):27-28
保铃棉是指美国孟山都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合作育成的所有含有保铃抗虫基因的系列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4.
控制玉米螟为害的有效途径王喜印齐永志(辽宁省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昌图112500)(辽宁省铁岭市植保站铁岭112000)玉米是辽宁省昌图县的主栽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14.67万ha以上,年产玉米约11亿kg,占全县粮食总产的70%以上,据近年的调...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唐海县地处唐山市东南侧渤海北岸,种植业以水稻为主:1994年因北部种植玉米等旱粮县区亚洲玉米螟大发生,致使其一代成虫在水稻扬花至灌浆期大量迁入我县稻田,并以近海稻田发生量较大。发现这一异常现象后,我们对该虫在稻田的发生为害进行了观察,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抗虫棉大面积种植 ,棉田施药量减少 ,其它害虫大量发生 ,造成棉田减产 ,其幅度每年都在增加 ,同时 ,品质降低。由于棉农对盲蝽发生规律及特点不了解 ,不知如何防治或错过防治最佳时机 ,给棉农造成损失。1棉盲蝽的发生种类、危害形态及方式在黄河流域棉区 ,为害棉花的盲蝽主要有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等 ,其中为害最重是三点盲蝽。这几种盲蝽都是杂食性昆虫 ,为害广 ,为害期长。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棉株养液 ,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破头破叶和枝叶丛生。棉株各生长时期被害后表现不同 ,如子叶期被害 ,顶芽焦枯变黑 ,长不出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普及 ,棉花单产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早衰现象十分普遍 ,早衰率呈上升之势。据邹平县良种棉加工厂调查 ,早衰棉铃重、衣分、绒长等产量、品质指标均有下降 ,限制了棉花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1选用良种随转育亲本的变化 ,近年育成的抗虫棉品种(系 ) ,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鲁棉研 1 8、2 2号 ,另外杂交棉普遍抗早衰。2轮作换茬尽量与禾本科作物或蔬菜等轮作 ,经调查前茬为蔬菜的无早衰现象。3配方施肥原则上增施有机肥、钾肥 ,适量增施氮肥、锌肥、硼肥 ,控制磷肥。按每公顷 45 0 0 kg子棉为目标产量 ,中等地力条件 ,公顷…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棉推广以来 ,年年有棉农反映其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弱 ,虫害重。经过调查表明 ,同一制种单位同一品种在某些地方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 ,这就否定了品种抗虫性弱的看法。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一些抗性较好的品种棉铃虫危害加重了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分析总结如下 :1原因1 .1棉田杂草多。棉田除草不及时 ,田间滋生的杂草为棉铃虫等害虫创造了生长的栖息地。在杂草中二龄以上的棉铃虫 ,再爬到转基因抗虫棉花上 ,对棉花造成危害。1 .2棉田间种其它作物。棉田间种其它作物后 ,其害虫种群会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对间种作物上的害虫防治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后棉红铃虫的发生变化,为该类棉田棉红铃虫的防治提供风险评估。2010~2015年于棉红铃虫二代、三代发生期对转基因抗虫棉进行青铃剥查,调查棉铃受棉红铃虫的为害情况,结果显示: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种植年限的增加,棉红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耐受性增强,为害棉花的各项指标加重,棉红铃虫发生与为害有加重的趋势,且三代的发生量及危害程度明显高于二代。  相似文献   

10.
诱虫灯防治玉米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诱虫灯防治玉米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研究了防治效果、特点,对其他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等。结果表明:①诱虫灯对螟蛾有强烈的诱杀作用,在越冬虫源集中地村屯内诱杀螟蛾,可使田间玉米螟蛾主要栖息地的蛾量减少66.4%,玉米上落卵量减少71.l%;秋季被害程度在一代区减少78%,二代区减少51.2%,平均减少73.5%。②除诱杀玉米螟外,对许多农林等害虫有强烈诱杀作用,尤其是线站、草地螟及大豆食心虫等。③应用诱虫打防治玉米螟经济、简便、不污染环境。④对自然界害虫天敌的种群数量没有影响。⑤在目前的发生程度预测水平上,应用诱虫灯防治玉米螟是非常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玉米螟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棉田比较,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种植,有效抑制了棉田玉米螟。使玉米螟的残虫量和被害率下降了80%以上;棉田捕食性天敌总量增加了25.63%-47.50%;有利于与多种作物间套作;省工节本可增加1476.93元/hm^2。增幅达30%左右、间套复种还可以增加产值1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滨州市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 1 3万公顷左右。目前该市种植的主要棉花品种为抗虫棉。近几年 ,棉田棉铃虫为害逐渐减轻 ,但一些次要害虫的为害呈上升趋势 ,病害、草害的发生也日趋加重 ,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控制棉田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 ,提出如下全程控制技术。首先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充分运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 ,发挥自然天敌在控制病虫害中的作用 ,减少农田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1播种期 -苗期主要病虫草害有苗病、苗蚜、杂草、地下害虫等。1 .1农业措施1 .1 .1选用抗…  相似文献   

13.
白志刚  张霞 《中国棉花》2010,37(1):30-31
近年,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在Bt抗虫棉田发生普遍,且数量大,通过2007—2008年系统调查表明,龟纹瓢虫占Bt抗虫棉田内天敌总量的53%~75%。为充分发挥龟纹瓢虫在Bt棉田内的控害作用,笔者对龟纹瓢虫在Bt抗虫棉田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就龟纹瓢虫对棉蚜、棉铃虫的控害作用作了试验研究,同时总结出龟纹瓢虫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et Grey系杂食性的一种害虫,寄主植物有记载的约60种,1980年浙江余杭等地普遍发现为害茶树。木檬尺蠖成虫翅底白色,上有灰色和橙色斑点,在前后翅外线处各有一串橙色和深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棉农种植抗虫棉可选择两种诱集田来战胜昆虫的抗性,这些选择与前两年没差别,但是必须执行。种植诱集田的目的是控制敏感昆虫对抗虫技术的抗性。选择1:每40公顷抗虫棉种植10公顷非转Bt基因棉,这10公顷棉田可用杀虫剂控制烟芽夜蛾、棉铃虫、红铃虫和...  相似文献   

16.
山西晋南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晋南棉花田间生长状况及管理水平进行了多年多点定点调查后发现,当地棉花普遍存在耕作措施不合理、有机肥缺乏、地力与棉田群体搭配失调、水肥调控不当等问题,从而人为导致棉花早衰.总结出抗虫棉早衰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防止抗虫棉早衰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抗虫棉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品种更换 ,其主要特点是以抗虫棉代替常规棉。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主要是美国 33B及其衍生品种和国产 GK系列品种 ,美国抗虫棉有别于我国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 ,其病害种类和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主要特点是前期和后期病害较常规棉发病重 ;国产 GK系列抗虫棉由于大部分具有南方品种背景 ,病害发生表现为前期病害少 ,后期病害重 ,尤其以红叶茎枯等与早衰相关的病害更为突出。防治上应采取包衣或药剂拌种等措施防治苗期病害 ,对中后期的早衰则可采取追施和喷施磷钾肥结合叶面喷杀菌剂防治。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  董礼华 《杂粮作物》2009,29(2):141-142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全球性大害虫,食性杂,为害植物达200种以上,尤以玉米为最重。一般为害较轻年份,产量损失5%~10%,为害较重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20%,玉米螟不仅为害严重,而且防治困难。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我们对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将玉米螟的危害和玉米产量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防治棉田玉米螟不能只靠化学农药,要保护天敌从综防角度入手。1、越冬期防治。玉米螟主要在秸秆内越冬,我县常年种植玉米23万多亩,据县植保站调查,百株有活虫43.4头,如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20.
陈显奇 《杂粮作物》2001,21(1):54-54
玉米螟是全球性大害虫,食性杂,为害植物达200种以上,尤以玉米为最重。一般为害较轻年份,产量损失5%~10%,为害较重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20%,玉米螟不仅为害严重,而且防治困难。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理想的防治方法,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来控制玉米螟的为害程度。玉米螟防治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消灭玉米越冬虫源;二是消灭玉米螟成虫;三是消灭玉米螟田间幼虫。1 消灭玉米螟越冬虫源把玉米螟越冬幼虫消灭在越冬寄主之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一头越冬幼虫羽化后雌蛾在田间可产卵10~20块,约300~600粒,故消灭越冬幼虫一对等于在田间消灭2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