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土壤微生物 ,土壤持水性、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探讨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质量状况 ,得出针阔混交林比针叶纯林土壤质量高。松杨混交林、松枫混交林下微生物细菌、真菌数量分别比樟子松纯林高 1~ 3倍 ,表层枯枝落叶量比纯林高 8.5 4%~ 10 .0 2 % ,0~ 2 0cm最大持水量提高了 4~ 5个百分点。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容重差异不大 ,混交林有降低趋势 ;养分状况表层有较明显差异 ,但深层土壤中除速效N之外 ,其它各项养分含量差异不明显 ,表明林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规律,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选择林龄为32 a、密度为404株/hm2的樟子松人工林,利用2 a(2010、2011)的观测结果,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降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内降水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422.7、0.8、28.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93.6%、0.2%、6.2%。樟子松蒸腾耗水量、枯落物+林下植被+土壤蒸散量、土壤贮水量变化量分别为116.1、287.3、20.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25.7%、63.6%、4.5%;樟子松蒸腾耗水量占林地内蒸散量的28.8%,枯落物+林下植被+土壤蒸散量占林地内蒸散量的71.2%。 相似文献
4.
5.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引种固沙情况作了概述,对樟子松在各引种地区的生长情况作了比较。指出了目前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存在着一些问题:生长出现了衰退现象.其自身的天然更新不能正常地进行以及遭到人为破坏严重等。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的战略:营造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育策略,以保证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樟子松天然更新苗龄分布、苗高分布、更新苗密度及更新分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以上的樟子松人工林更新幼苗(树)苗龄主要分布在1~10年;樟子松天然更新幼苗5年生以前生长较缓慢,6年生开始加快生长。在樟子松林墙外缘5~23m范围内,樟子松更新幼苗(树)密度每10m2为10~72株,并且生长较好;林窗更新每10m2为45~350株。在距樟子松母树9~34m杨树林内,樟子松更新稠密,小黑杨林内每10m2达27株,银中杨林内每10m2达到19株。在杨树林内樟子松更新密集区幼苗(树)密度每10m2为11~14株,稀疏区更新幼苗(树)密度每10m2为4~7株。银中杨、小黑杨林内樟子松更新苗密集区最远边界分别达58m、71m,稀疏区最远边界分别为99m、110m。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 ,是建国初期在东北西部与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营造的试验示范林。樟子松固沙林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 ,它改善了沙地土壤与小气候条件 ;樟子松林的生物产量比较高 ,为 2 .7~ 3.4t/ (hm2 ·a)。樟子松固沙林提早更新的原因 ,主要由于引种地区跨越的纬度大 ,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大 ,引起树木自身生育规律的变化 ,生育期提前且缩短。另外 ,由于营造单纯林 ,林分密度高 ,水分亏缺 ,以及感染枯梢病等 ,使生育期更加缩短 ,章古台樟子松更新的林龄为 4 0~ 4 5a。更新的目标是 ,营造结构合理且稳定性比较高的乔灌草型、利用与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林 相似文献
8.
9.
《防护林科技》2020,(2)
通过对生长季章古台290、855株·hm~(-2)2种密度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及对照草地内0~18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进行的监测,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土壤含水率及其与降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5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2个密度林分互有高低;100 cm层次以下,低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高于高密度林分;100~180 cm层次,草地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樟子松林分。湿润年份里,高密度樟子松人工林20~5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高于低密度林分;在半湿润半干旱的章古台,低密度林分对于土壤水分的调控要好于高密度林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经营要适时间伐才能应对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水量平衡的方法和原理研究了祁连山森林主要类型青海云杉林的降水、截留、干流、蒸发散的分配过程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降水为433.5mm、透流量287.37mm、干流0.294mm、截留量145.83mm,分别占降水量的66.29%、0.068%、33.64%;径流量为239.98mm,占全年降水的55.36%;蒸发散量为156.54mm,占降水量的36.11%;土壤储水量增量23.63mm,枯落层持水量7.92mm,分别占降水的5.45%和1.83%。 相似文献
11.
从水量平衡角度探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密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了可供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利用的有效水量;在保证土壤供水充足的条件下,估算出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年蒸腾水量,据此推算出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合理水分营养面积及合理密度,为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最后讨论了该结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的固沙造林树种,探讨其生长过程中对风沙土肥力变化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8年、15年、30年、36年、42年、49年和56年林龄的樟子松固沙林样地,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林龄下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长,土壤全钾、全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含量均逐渐提高,并在42年后缓慢下降;土壤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磷酸酶活性同样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总体特征为42年36年30年56年8年49年15年。此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樟子松固沙林土壤养分含量以及酶活性均下降。0~2 cm土层全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含量以及脱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最高,分别为0.30 g·kg~(-1)、1.10 g·kg~(-1)、36.50 g·kg~(-1)、165.00 mg·kg~(-1)、0.80 mg·kg~(-1)、85.00 mg·kg~(-1)、7.04μg·h~(-1)·g~(-1)和0.59 mg·2 h~(-1)·100 g~(-1)。不同林龄以及不同土层的樟子松固沙林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差异明显,浅层土壤肥力更高,造林42年对沙区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10个省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对风沙土、栗钙土(含淡栗钙土)、褐土(含淋溶褐土)、暗棕壤(含草旬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棕壤)黑土等土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按其生长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黑土>白浆土>暗棕壤>风沙土>栗钙土;对气候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其生长量随年均温递增而减少,与湿润度成正比关系;樟子松向高温、干旱地区发展,其树木到逐渐矮化,生长量减小。 相似文献
14.
15.
16.
采取环刀法和烘干法,对嫩江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防风固沙林的土壤容重、持水量和孔隙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防风固沙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并且集中在0~20cm土层中;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在0~40cm土层变化规律性较差,但总体表现出一直升高。 相似文献
17.
18.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红花尔基沙地引种到章古台,在中幼龄林阶段一直表现稳定,生长较快,但是,至35-40年生以后出现提早衰弱,生育周期缩短等问题,通过对17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引种地区纬度跨越大,水分,热量比原分布区充足,引起了樟子松自身生长规律的变化,高峰生长期提前,蜂值高,峰期短,旺盛生长期缩短等,另外,由于当地5,6月份降水量少,在干旱年使林分出现水分亏缺,7,8月份降水集中,又造成林分高温高温的环境条件,在这种水热条件作用下,当林分生长势降低时,便感染枯梢病,由于干旱和枯梢病的影响,林分进一步提早衰弱,但是,樟子松仍然是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在固沙造林中还没有其他树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超过樟子松,选育抗病型良种,营造混交林,实行集约化经营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延长樟子松的旺盛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揭示樟子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在科尔沁沙地南部章古台地区,对不同林龄(9a,19a,27a,38a,47a)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中养分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27年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最高,3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