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离获得与鉴定引发杂交水稻稻曲病的病原真菌。[方法]通过微生物培养方法及多相分类鉴定技术,对引发杂交水稻稻曲病害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该研究分离获得了引发稻曲病病害的绝对优势病原菌种,并鉴定为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防治水稻稻曲病病原真菌与减少稻曲病病害发生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修杰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7):1071-1074
【目的】深入了解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产品流通中采用的模式,为广东省乃至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剖析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主要有社员/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商/批发市场、社员/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社员/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口、社员/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超市或酒店等流通模式;主要存在市场信息获取不及时、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和流通环节的“经纪人”倾向导致利益冲突等问题。【建议】建立专门的市场信息流通渠道、建立必要的仓储设施、提高冷链运输、加强品牌建设、采用合理的销售结算方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自办超市等,以充分发挥广东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认死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蟒蛇致病病原,对死亡蟒蛇的肝、肺组织及心血进行病原分离培养,获得1株分离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测定及动物致病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是本病致病病原;对分离菌株进行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妥布霉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对红霉素、氟哌酸、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罗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且呈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荔浦芋疫病病原及制备原生质体,为荔浦芋病原检测、致病机理研究及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自广西荔浦县芋头种植区的芋疫病标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同时对获得的病原菌进行原生质体制备。【结果】通过对分离的芋疫病病原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将引起荔浦芋疫病的病原初步鉴定为芋疫霉菌(Phytophthora colocasiae);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NA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达99%,进一步确定所测菌株为芋疫霉菌。制备获得的芋疫霉菌原生质体呈透明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不一。【结论】引起荔浦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菌,制备的芋疫霉菌原生质体可用于芋疫霉病致病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荔浦芋疫病病原及制备原生质体,为荔浦芋病原检测、致病机理研究及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自广西荔浦县芋头种植区的芋疫病标样进行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同时对获得的病原菌进行原生质体制备。【结果】通过对分离的芋疫病病原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特征观察,将引起荔浦芋疫病的病原初步鉴定为芋疫霉菌(Phytophthora colocasiae);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NA序列与GenBank已发表的P. 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达99%,进一步确定所测菌株为芋疫霉菌。制备获得的芋疫霉菌原生质体呈透明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不一。【结论】引起荔浦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菌,制备的芋疫霉菌原生质体可用于芋疫霉病致病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海南省某猪场腹泻病死仔猪病原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与病理剖检,结合RT-PCR方法和病毒的分离培养进行病原鉴定。[结果]经过RT-PCR扩增,获得了PRV和TGEV阳性目的片段;应用MA-104细胞与PK-15细胞分别进行PRV与TGEV的分离培养后,可见典型的细胞病变,经过RT-PCR进一步鉴定最终确诊为PRV和TEGV混合感染。[结论]通过采用紧急接种和保守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获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荔枝酸腐病的病原,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新鲜发病的荔枝果实组织中分离并纯化出培养物,再经单孢分离获得3个菌株LCG-1、LCG-2和LCG-3;经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从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一致,综合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 Link...  相似文献   

8.
为确诊天峻县3头牦牛死亡的病原,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化鉴定和多重PCR鉴定.结果表明,从3头牦牛中分离出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根据设计的特异引物通过多重PCR扩增,获得大小为460 bp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特异性Kmt1基因和760 bp的血清型bcbD基因的特异性条带,这3株巴氏杆菌的血清型是荚膜B型;3株分离菌对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及部分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唑啉等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清新疆哈密地区瓜列当茎基腐病的主要种类,从哈密地区采集寄生在甜瓜上的瓜列当茎基腐病样品,对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物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130个样品上共计分离获得105个分离物,其中腐霉菌39个,占分离总数的37.14%;丝核菌34个,占32.38%;镰刀菌21个,占20%;其他11个,占10.48%。依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腐霉菌,得到2个种,分别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和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瓜果腐霉是引起哈密地区瓜列当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从德州市某些鸡场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病变的病鸡群中收集腺胃组织进行了病原分离。分离病原通过SPF鸡胚传代可见典型的胚胎病变特征 ,电镜观察 ,可见到直径为 80~ 1 4 0n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离子 ;经 1 %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 ;接种 1 0日龄SPF雏鸡可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征及病理变化 ,并从病变组织中再分离到病毒 ,从而确定该分离株为鸡腺胃型传支病毒。用其制成的油乳剂灭活疫苗 ,可使接种鸡获得坚强的免疫力 ,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福建省福州地区2个鸭场(M18肉鸭场及蛋鸭场)发生大量鸭死亡,初诊疑似鸭瘟。为明确其病原,分别采集病死鸭肝脏、食道样品进行鸭瘟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对获得的2株病毒分离株分别进行鸭已知病原的检测,确定均为鸭瘟病毒。对新分离鉴定的2株鸭瘟病毒株的UL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均具有强毒株的分子特征;经TK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2株新分离的鸭瘟病毒株与强毒代表株、弱毒疫苗株的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高达98.7%。  相似文献   

12.
以大蜡螟末龄幼虫为材料,诱导后获得免疫血淋巴为抗菌粗提物,并分为新鲜,冷冻,加热3种不同的处理,进行了对2种常见细菌和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并进行了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分离.结果表明,大蜡螟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明显,抑菌活性单位在10左右;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的抑菌活性,其中对苹果树皮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5%以上;经过凝胶过滤分离,及对分离组分的抑菌活性测定,筛选出较合适的洗脱液为50 mM乙酸铵,各分离组分抑菌活性差异明显,粗提物被分成了两个差异显著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新疆籽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疆部分地区籽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分离物16S ~ 23S rRNA的ITS区序列,确定不同分离物该基因区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并分离来自阜康、额敏、沙湾等地的籽瓜以及五家渠甜瓜的病原细菌,应用细菌ITS区通用引物对各分离物16S~23S rRNA的ITS区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在GENEBANK数据库中作序列比对确定所分离病原种类,同时分析该ITS区序列差异.[结果]从四个地区籽瓜或甜瓜病组织上分离获得分离物均为噬酸菌属燕麦种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研究获得的7个果斑病菌分离物与国内外已报道7个分离物间ITS区序列同源性达99.5;~100;,该区遗传序列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疆阜康、额敏、沙湾等地籽瓜均有细菌性果斑病发生,参与比对的细菌性果斑菌分离物16S~23S rRNA的ITS区基因序列高度保守,该基因区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创业人才,在9个农科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依次推进实验能力培养→生产实际认知→专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培育→专业综合实践的“五阶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实验课程化改革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认识生产实际,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等改革塑造学生创新精神,通过增加毕业实习时间等改革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和缩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磨合期”。在5年实践中,提高了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师资综合水平,形成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导致北苍术根腐病的病原菌,本实验从承德市感病北苍术块茎中分离病原微生物,并对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进行回接验证。研究分离获得的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从健康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94株根际微生物,通过平板拮抗筛选获得2株生防菌,分别为菌株SFJ-27和菌株SFJ-41,平板对峙实验结果表明2株生防菌抑菌率均在50%以上。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2株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SFJ-27与菌株SFJ-41对北苍术根腐病具有明显的生防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52.27%和68.19%。研究表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可以导致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北苍术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州魔芋软腐病的致病病原,对取自贵州台江县的魔芋软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回接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16个菌株中发现1株病原菌能引起魔芋软腐病,通过16S rDNA 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通过化学转化法,成功获得了病原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工程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药源微生物,本实验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江苏大丰盐沼湿地土壤中分离微生物,并通过菌丝块法检测这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进而利用柱层析分析其活性成分;结果共分离得到235株细菌,其中好氧细菌92株,厌氧细菌143株;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有65株至少对1种测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好氧菌39株,厌氧菌26株。从好氧和厌氧菌株中分别选取3株和1株具有不同抗菌类型的菌株进行大批发酵,用不同的方法对发酵液吸附,分离和纯化,获得抗真菌活性组分。可见,海岸盐沼湿地土壤中蕴涵着大量的细菌种群,约有28%的细菌菌株能够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其中Y6、Y156和Y96的抗真菌活性物质极性较大,值得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构建简单高效的病原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首先制备了双金属磁性纳米粒子Au-Fe3O4,然后在Au组份的表面修饰了可特异性结合凝集素及病原微生物的的乳糖基(Lac),获得了糖基化磁性纳米粒子Lac-Au-Fe3O4,并进一步研究了Lac-Au-Fe3O4与蓖麻凝集素(RCA120)之间的反应及其对RCA120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Au-Fe3O4纳米粒子尺寸均一(8+14 nm),呈哑铃状,Au和Fe3O4组份分别位于哑铃的两端;2)Lac-Au-Fe3O4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磁学性质,在30 min之内可特异性地与RCA120充分结合;3)在外加磁场作用下,Lac-Au-Fe3O4对水溶液中RCA120的分离效率约为70%,可有效分离微量样品(1 nmol/L).通过本实验,笔者对糖基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与凝集素的反应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发展简单、快速的病原微生物分离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郑州番茄产区发现疑似番茄褪绿病毒(To CV)侵染引起的叶脉间褪绿症状,为了确定病原种类,采集典型症状的叶片,提取RNA,根据已知的To 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To CVCPF/To CVCPR,采用RT-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扩增得到约750 bp大小的目的条带,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后进行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郑州病样的病毒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由774 bp组成,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To CV其他分离物同源性均在96%以上;进化分析表明,郑州分离物与河北、天津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造成郑州番茄产区褪绿症状的病原为To CV。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原分析溶血曼氏杆菌血清Ⅰ型是从牛呼吸道疾病的肺中最常分离到的病原。虽然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常分离培养,但其是引起细菌性肺炎的一种重要病原。睡眠嗜组织菌也被公认为是牛呼吸道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这些细菌是牛鼻咽中的正常栖居细菌。当发生慢性肺炎并出现脓肿病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