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茶属(Camellia)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类群。湖南省是油茶和茶叶的传统种植区,拥有丰富的山茶属植物资源。该文对湖南省山茶属植物的分类历史进行系统回顾,并分析和介绍湖南省山茶属植物资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按张宏达分类系统,贵州分布的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有4个亚属13组46种4变种。但《贵州植物志》出版较早,仅记载了42种3变种,且部分物种已在《中国植物志》第49卷3分册作异名处理。该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很相似,野外分类较为困难。为方便应用,本文结合《中国植物志》和近几年的野外分类实践,主要以分类检索的形式,分组、分种对贵州分布山茶属植物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攀西野生山茶属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西地区山荼属野生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调查结果为该地区目前有山荼属植物24种7变种(张宏达的分类系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2730m的阔叶林中或云南松林下;根据调查了解到该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资源面临严重的破坏,提出了山茶属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穗  李纪元 《江西林业科技》2007,49(3):41-43,55
山茶属是山茶科最大的也是最原始的属,是具有重大经济利用价值的一个植物类群。文章综述了花粉形态在山茶属植物的分类与种间鉴定、组间亲缘关系、系统学及起源与演化研究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以山茶属植物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品种花克瑞墨大牡丹以及茶(Camellia sinensis)的2个品种(白茶、乐茶)为材料,设置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了铝对山茶属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铝处理促进了山茶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净光合速率的升高,高浓度的铝处理抑制了山茶属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降低了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在不同铝浓度处理下变化不大,说明低浓度的铝能促进山茶属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浓度铝抑制了山茶属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供试的山茶属植物24个种,分类属于山茶亚属(Subgen camellia)的 18个种,占供试总样的75%;茶亚属(Subgen Thea)的 1个种,占 4.17%;后生山茶亚属(SubgenMetacamellia)的2个种,占8.33%。其它3个种,占12.5%。  相似文献   

7.
对隶属于山茶亚属、茶亚属、后生山茶亚属的27种山茶属植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山茶亚属的种仁含油率较高,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高(大多在85%以上),个别种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亚麻酸;后生山茶亚属种仁含油率相对较低,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亦较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还含有5.16—9.04%的芥酸。在山茶属植物中发现亚麻酸和芥酸,在国内乃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以山茶属5种油茶组植物和20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16种多态性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来的多态型谱带转化为0-1数据,利用0-1型数据聚类软件进行RAPD聚类分析,将5种油茶组植物分为3大类,20种金花茶组植物分为4大类,分类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大致相同,并对差异很小的一些物种提出了合并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古籍考证,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山茶属植物在《四库全书》10部古籍中的传统命名、资源分布状况、使用部位、炮制方法和护肤功效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山茶属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提供古代医学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山茶属植物有山茶、油茶、滇山茶、茶梅、茶和普洱茶共计6种;叶片是使用最多的部位;炮制方法以煎煮和捣制为主;护肤功效中以治疗痈疮、脓肿提及频率最高。山茶属植物多被古人用于治疗皮肤科的疑难杂症,研究结果为山茶属植物的绿色、天然、功效良好的护肤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里最大的属,有二百余种,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散见于中南半岛、印度东部、马来西亚、日本和菲律宾。山茶属植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茶叶是重要的饮料;茶油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食用油:茶花为名贵花卉。长期以来,山茶属植物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被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萝芙木属植物的物种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萝芙木属植物的物种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在于弄清国际上的分类命名现状.结果表明:目前萝芙木属植物的分类比较混乱,还没有一个为国际所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和命名系统,一些种类的分类地位和命名在国际上没有被认可.认为本属植物分类中世界公认的物种应予认可,一些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物种可以基本上认定.花和果实是这些植物最重要的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07-2008年调查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采集和鉴定真菌标本200余份,初步研究发现该地区共有大型真菌121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7科10属16种,担子菌门(Basid iomyco-ta)26科59属105种。依据K irk(2008)年分类系统编写了该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名录,并对其资源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国竹类病害记述及其病原物分类地位(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75至2006年的有关科技资料中,汇总到中国1竹亚科10属148竹种上的病原物208种,其中真菌183种、细菌1种、难培养原核生物2种、病毒1种、线虫3种、螨类18种.分别列出了病害名称、竹种、病原物和分布省份.根据最新分类系统确定了各类病原物(分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它们隶属于5纲、22目、2总科、47科、112属.这对了解竹林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多样性、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以及竹病检疫和防治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葡萄座腔菌属及其相关真菌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真菌葡萄座腔菌属无论是在病理学研究还是系统学研究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收录了约20个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葡萄座腔菌属的系统学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国际上两个重要研究结果: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型是Fusicoccum aesculi,而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B.dothidea和B.ribis是截然不同的分类学种。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差距,讨论了今后我国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用水稻微卫星引物进行竹子分子系统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竹子和水稻在进化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本文利用水稻的微卫星引物对竹子的分子系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不同 ,研究发现巴山木竹属是与青篱竹属相关属分化较大的 1个竹种 ,同时也证实了巴山木竹属作为 1个单独的属是成立的。研究也明确了茶秆竹的分类学位置。本研究从 1个不同的层面对青篱竹属相关属及属下一些竹种的关系提供了 1个新的研究结果 ,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广义青篱竹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 1个借鉴。同时本研究对开展竹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 1个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栎属植物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栋属植物形态特征,木材解剖特征和脂肪酸特征,对栋属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其结果表明:栎属(Quercus L.)植物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是一个自然种群,应归为1属,建议栎属分为3个亚属,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onopsis)高山栎亚属(Subg.suber)和落叶栎亚属(Subg.Quercus).这3个类群无论是在主要特征,还是在次要特征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而高山栎亚属和青冈亚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落叶栎的分化程度较高,进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葡萄座腔菌属(B otryosphaeria)系统分类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论述了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Ces. & De Not.)及其无性型的系统分类现状.首先概述了Botryosphaeria真菌模式种的建立及无性型分类的演化过程,主要介绍了Botryosphaeria真菌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观点:即Botryosphaeria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系统发育单元的集合,其无性阶段可能分别对应于色二孢属(Diplodia)和壳梭孢属(Fusicoccum).同时介绍了真菌多无性型(pleoanamorphy)、同等无性型(synanamorphs)概念和Fusicoccum真菌座腔壳砖隔孢属(Dichomera)同等无性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一些重要有性型种,如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多主葡萄座腔菌(B. ribis),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 berengeriana),B. parva,B. lutea等之间的系统分类关系,介绍了近年发现的20多个有性与无性型新种.其次介绍了主要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并分析了其在Botryosphaeria真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状况.最后通过分析与国外研究水平的差距,讨论了今后我国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果子狸属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单型属)物种,其分布广泛、栖息地类型多样,是一种理想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资料,综述果子狸亚种分类、食性、行为生态、形态解剖、遗传与生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并提出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genus Nasutitermes is among the most abundant wood-feeding Termitidae and an extremely diverse and heterogeneous group in terms of its biogeography and morphology. Despite the major role of several Nasutitermes species as structural pests, the phylogenetic status of this genus is still unclear, along with a confused taxonomy 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remaining difficult. The first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hus to gather and discuss studies concerning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the genus Nasutitermes in order to clarify this crucial point. Then, our goal was to gain new insights into the management of N. corniger,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economically detrimental pest of this genus in South America and a Nasutitermes model species, while filtering availabl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its biology through the prism of termite control, as well as critically examine the existing methods. We indeed strongly believe that increasing our knowledge of this species’ biological strategies is the key to progress in the challenging question of thei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 Sacc.)(有性阶段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Cas.)、疡壳孢属(Dothichiza Lib.)、壳囊孢属(Cytospora Ehrenb.)、盾壳霉属(Coniothyrium Sacc.)等4属真菌是引起树木溃疡病的主要病原真菌类群,是我国现阶段森林的重大有害生物.本文报道了这4个属的真菌基于28S rDNA-PCR-RFLP和RAPD解析的分类学研究结果,15个供试菌株聚为4类,每一类即一属,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属的传统分类地位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