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转向沉重的故障原因 农用运输车转向系统常因机体变形、损坏和修理装配后的调整不当以及缺乏润滑油等,而使转向产生沉重现象。其原因如下: 1.转向器上下轴承过紧或轴承损坏;滚轮与蜗杆啮合过紧。 2.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止推轴承润滑不良或锈蚀;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过紧,或衬套转动将油道堵死,润滑脂无法进入,使套与节销烧结。 3.转向轴、套管弯曲或管壁凹瘪,致使相互摩擦或卡住。 4.纵、横拉杆的球头销过紧或缺润滑油。  相似文献   

2.
一、造成农用汽车转向沉重的主要原因 1.蜗杆上下轴承过紧或轴承损坏。 2.蜗杆与滚轮啮合过紧或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过紧。 3.转向器、转向节销、横直拉杆等球销关节部位和轴承部位调整过紧或接头缺油。 4.转向节销和转向节止推轴承润滑不良或锈蚀。  相似文献   

3.
一、转向沉重的常见原因 (1)转向器上下轴承调得过紧或轴受损;蜗杆与滚轮(齿扇)啮合过紧。 (2)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止推轴承润滑不良或锈蚀;转向节主销与村套配合过紧;或衬套转动将油道堵塞,润滑脂不能进入,使套与节销烧结。  相似文献   

4.
1.转向沉重的常见原因  (1)转向器的上轴承与下轴承调得过紧或轴已磨损;蜗杆与滚轮(齿扇)啮合过紧。  (2)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止推轴承润滑不良或锈蚀;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过紧;衬套转动将油道堵塞,润滑脂不能进入,使衬套与转向节主销烧结。  (3)转向轴、套管弯曲或管柱凹陷,致使相互摩擦或卡死。  (4)纵拉杆和横拉杆的球头销部位调得过紧或缺润滑油。  (5)前束调整不当或前轮气压过低;前桥或车架弯曲变形。  2.转向沉重的诊断和排除  判断和排除转向沉重故障应按先转向器,再联动机构,后其他部位的顺序进行。具体…  相似文献   

5.
王强 《山东农机化》2002,(10):15-15
1.故障原因:转向器轴承装配过紧或损坏;转向器内钢球数量不够、破裂或滚道损伤;转向杆弯曲或管柱凹陷;转向垂臂与衬套配合过紧;转向器、转向节销、横直拉杆等球销关节部位和轴承部位调整过紧或接头缺油;转向节止推轴承润滑不良或进水锈蚀;前束调整不当;前桥或车架弯曲变形;前轮气压不足。  相似文献   

6.
一、方向不稳 1.现象 车辆在行驶中,方向盘抖动,前轮摇摆,严重时方向盘难以控制. 2.原因 横、直拉杆的球节磨损松旷;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前轮轴承松旷;转向器蜗杆与滚轮的啮合间隙过大;蜗杆上、下轴承间隙过大等.  相似文献   

7.
刘娇 《河北农机》2004,(1):13-14
<正> 转向系统是驾驶员操纵车辆行驶方向的枢纽,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当转向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排除。 现介绍一下农用车转向系的常见故障: 一、转向沉重 当农用运输车在行驶中转动方向盘感到费劲,转弯时尤其吃力时,这会给迅速避让障碍物和转弯后回正方向都带来困难,很容易使车辆失去控制而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8.
转向系统是驾驶员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枢纽,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尤其是高速行驶、山区行车和拖带挂车时,转向系统的工作状况尤为重要。因此当转向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现介绍一下农用车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一、转向沉重 汽车在行驶中转动方向感到费劲,转弯时尤其吃力,这对迅速避让障碍物和转弯后回正方向都带来困难,很容易使车辆失去控制而掉沟或撞击它物发生事故。转向沉重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9.
八、转向系的常见故障 1.转向困难 (1)故障征象 轮式拖拉机表现为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转向沉重、不灵活;链轨式拖拉机表现为将转向操纵杆拉到底,制动器踩到底,仍很难转小弯。 (2)分析原因 ①对于轮式拖拉机。因调整不当或使用中润滑不良,使转向器轴向间隙、蜗杆滚轮或螺杆螺母啮合间隙、纵拉杆和横拉杆上球头销及销座配合间隙变大,导致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转向困难。拖拉机经常在不平道路上高速行驶,或经常猛急转弯,或过沟、翻越田埂时未降速行驶,使转向节主销弯曲或推力轴承损坏,导致转向困难。转向系以外的因素,如  相似文献   

10.
<正>1.故障现象农用货车行驶中左右转弯时,操纵方向盘感到费力或转动阻力过大。倒车时,要使劲转动方向盘,才能调头。2.故障原因(1)前轮气压不足。(2)前轮定位失准,前束调整不当。(3)转向器里缺油或者机油不足,使蜗杆与滚轮、轴承处于干摩擦状态;或是转向器里的机油中有铁屑颗粒卡在蜗杆与滚轮之间。(4)蜗杆上下两个圆锥滚子轴承调整得过紧,使轴承的预紧度过大,或轴承损坏,使转动阻力增加。(5)蜗杆和滚轮(或齿条与齿扇)啮合间隙过小,或者是在装配时调整得过紧。  相似文献   

11.
正一、农用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方向打不准1.故障原因方向打不准是转向机构或前轴有故障。其故障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转向机构蜗杆上下轴承磨损。(2)滚轮与蜗杆之间间隙过大。(3)转向节销与衬套磨损严重,配合松弛。(4)横、直拉杆球部磨损,紧固螺母松动。(5)前轮轴承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6)前轴弯曲,车架和前轮辋变形。(7)前钢板弹簧骑马螺母松动。(8)前束调整不当。(9)方向盘的自由行程(方向盘游动间隙)过大或  相似文献   

12.
<正>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传动系、转向系工作正常时,驾驶员手握转向盘感觉很轻松,甚至有时短暂松手,车辆仍能直线行驶。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操作转向盘有异常感觉,有可能是传动系统或转向系统发生了故障。因此,车辆在行驶中,驾驶员操作转向盘感觉不正常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常见的故障现象与原因如下:一、手握转向盘感到发麻农用运输车行驶在某一低速范围内或某高速范围内,有时会出现两前轮各自围绕主销进行角振动的现  相似文献   

13.
转向系统是驾驶员操纵汽车行驶方向的枢纽,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尤其是高速行驶、山区行车和拖带挂车时,转向系统的工作状况尤为重要。因此当转向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现介绍一下农用车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1转向沉重汽车...  相似文献   

14.
农用运输车转向沉重将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引起驾驶员疲劳,降低车辆的机动性能,使驾驶员难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因此,出现转向沉重时应及时找出原因,排除故障。 1.转向沉重的常见原因 (1)转向器上下轴承调得过紧或轴承损坏,蜗轮与蜗杆(或齿条与齿扇)啮合过  相似文献   

15.
(1)两侧轮胎气压相差很大,一侧轮胎气压过低,轮胎着地面积加大,滚动阻力增加,滚动直径变小,使两侧车轮滚动速度有快有慢,拖拉机偏跑。(2)摇摆轴支架松动,前轴倾斜,使拖拉机偏跑。(3)转向器传动副(齿轮副、蜗轮副、螺杆、螺母、滚珠、蜗杆、曲柄主销等)或轴承磨损,各杆件球头销及座磨损,转向节轴及衬套磨损,前轮轴承磨损等都使方向盘自由行程加大,转向不灵。拖拉机在路面行驶时,由于路面崎岖不平或石块等障碍,使前轮自动转向。此时,转动方向盘不能立刻控制方向,拖拉机突然跑偏。(4)前轴弯曲变形,转向节轴变形使拖拉机跑偏。(5)两侧后轮磨损不…  相似文献   

16.
当拖拉机(包括汽车)的转向、制动、传动系统及悬挂装置等工作正常时,驾驶员手握方向盘感觉很轻松,有时可以短暂松手,车辆仍能直线行驶。如果上述发生故障,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时将会感觉到异常。一、车辆行驶中手发麻。当车辆以中速以上行驶时,底盘出现周期性的响声或方向盘强烈振动,导致驾驶员手发麻。这是由于方向传动装置平衡被破坏,传动轴及其花键套磨损过度引起的。二、转向时沉重费力。产生原因有:(1)转向系统各部位的流动轴承及滑动轴承配合过紧,轴承润滑不良;(2)转向纵、横拉杆的球头销调得过紧或者缺油;(3)转向轴及套管弯曲造成卡滞;(…  相似文献   

17.
在轮式农用车辆上 ,通常前桥是转向桥 ,其作用是连接前轮与车架 ,在二者之间传递各种力和力矩 ,并通过操纵车轮偏转来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 ,其使用状况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笔者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对农用车辆前桥及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总结如下 :一、转向沉重1 转向沉重的原因( 1 )转向器本身的故障 ;( 2 )转向节及梯形机构的故障 ;( 3 )前桥或车架变形以及前轮定位不当的影响 ;( 4 )对于动力转向 ,多是液压助力系统的故障 ,常见有以下原因 :①油泵磨损 ,安全阀弹簧太软或漏油 ,滤清器堵塞等造成…  相似文献   

18.
一、转向沉重 (一)现象 车辆行驶左右转弯时,转动方向盘感到沉重费力。  相似文献   

19.
<正>1.拖拉机行驶时前轮摆动拖拉机行驶时,前轮偏摆抖动,使操纵转向很难掌握,尤其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摆动更为严重。这种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三点:(1)前轴和转向机构的有关零件磨损严重。如摆轴与衬套、摆轴套管端面与止推垫、转向节与衬套、拉杆接头球销与球销座、球销锥体与转向臂等。磨损后由于积累间隙增大,前轮的自由摆动范围随之增加。因此,拖拉机行驶中,两前轮稍遇颠簸或侧向冲击就摆动。上述情况多半是由于保养不当造成的。如果能够认真地进行保养,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前轮摆动  相似文献   

20.
一、故障原因   1.转向机蜗杆上下轴承,滚轮与蜗杆间隙过大.   2.转向垂直臂与摇摆轴的紧固螺栓、螺母松动.   3.横、直拉杆球节磨损松旷,紧固螺母松动.   4.转向节销与衬套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